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 作品数:64 被引量:141 H指数:6 相关作者: 夏品俭 杨蕾 许晶 曾静 肖菁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政治法律 更多>>
国际服务外包与我省外贸经济发展 2010年 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国际环境下,本文为我省经济如何复苏和崛起做出探讨。基于国内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现状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我省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有利支持条件出发,提出相应具体发展途径和措施,希望能为我省外贸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提出合理对策和贡献力量。 许晶 郑霞关键词:服务外包 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4 2009年 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和实操实训课程的必备基础。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国际贸易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为进一步的专业技能学习奠定必备的理论基础。 郑霞关键词:国际贸易 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办学模式的交易成本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同高职产学合作办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该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办学中的典型模式,如社会实践、公共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及企业办学等,接着分析了不同办学模式下资本专用性、保障机制与交易成本,最后提出我国应该在高职产学合作办学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制度及大力发展公共实训基地的发展思路。 周会青关键词:高职教育 交易成本 “钻石理论”视域下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之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关键性因素。希冀立于世界经济强者之林的中国产业界必须将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置于发展首位。文章在对"钻石理论"进行评鉴基础上,结合我国客观实际,将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大类,由此构成研究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理论分析基础,为切实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作者一孔之见。 肖利秋关键词:产业国际竞争力 钻石理论 市场营销中“文化”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文化在市场营销研究中的演变过程,并展望了未来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渗透式"营销的概念,为未来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吴兆春关键词:文化 文化营销 基于STC理念对当前高职国贸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被引量:6 2012年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已逐步形成就业岗位较为清晰、能力培养目标相对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高职国贸专业人才供给质量与外贸行业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文章认真分析其症结所在,基于"学校到职业生涯"(STC)理念重新审视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课程整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肖利秋 宋翎关键词:STC理念 保险企业“伪文化”浅议 被引量:1 2009年 保险营销培训的不规范暴露出了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潜在问题。企业"伪文化"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软肋"之一,它的表现令人警惕。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于发展战略、行业环境、从业人员和企业培训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一现象,监管层必须高度重视,保险企业应精耕细作;另外,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培训。 阳大胜关键词:企业 文化营销 零售商自有品牌对其企业品牌的稀释作用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零售商自有品牌开发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开发可以为零售企业创造效益,而开发失败则会导致零售商企业品牌稀释。自有品牌的产品属性是零售商能够控制的品牌属性,本文从消费者角度,探讨自有品牌产品属性与零售企业品牌稀释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自有品牌产品属性是可能导致零售企业品牌稀释的因素。 苏欣 燕艳关键词:零售商 自有品牌 关于互联网上C to C市场监管的几点建议 2008年 工商和税务登记的作用是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和保证国家的税收不会流失,但对于亟需扶植的网上C to C行业来说,其复杂的程序和相关税费却可能堵死本来就短缺的创业途径,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孵化环境。而且,这种监管在目前也是行不通的。从各个方面考虑,我国各级政府都应对网络缴税问题先研究,缓推行,再出台可操作性的政策。 徐兆畅关键词:工商执照 税收 电子商务 “经济人”假说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2008年 自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说,至今已历时二百余年,期间"经济人"假说不断发展,逐渐由"传统经济人"演变为"新经济人"。"经济人"假说和"看不见的手"理论共同支撑着经济学大厦的发展。本文在对"经济人"假说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其演变,进一步阐明"经济人"假说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潘小珍关键词: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