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 作品数:102 被引量:116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华付文涛李静伍毅志黄穗民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广播电台多元营收新模式的构建要点被引量:1
- 2019年
- 营收能力一直是判断广播电台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但随着媒体传播格局的变化,专家对于广播电台的营收能力和发展前景呈现出不同看法,虽然争论激烈,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三点:第一,以往单纯依靠广告实现创收的方式已逐渐被淘汰;第二,盲目布局的广播媒体正在内耗,错过了发展机遇;第三,那些布局明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起多元营收方式的广播媒体,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盈利能力,为我国广播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
- 李华
- 关键词:广播电台广播媒体媒体传播广播业
- 陈宇哲作品
- 2013年
- 陈宇哲
- 基于协同发展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被引量:2
- 2022年
- 专业群由多个专业组成,破除专业壁垒,实现专业群资源共享、群内协同发展是专业群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通过确立专业群与专业的定位、制定专业群与专业的建设目标、明确专业群与专业的责权利,建立信息公开、资源优化整合机制,探索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专业群建设路径,从而推动专业群建设稳步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 陈宇哲姜涛李华
- 关键词:专业群
- 超高清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被引量:2
- 2022年
- 近年来,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成为推动网络技术、先进制造和信息消费发展的有力支撑。广州城市职业学院5G8K超高清新场景应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面向超高清视频产业链的服务层和应用层,通过构建“双核多元”新模式助推超高清内容生产,创新教科研方式助力产业协同创新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创新推广方法服务超高清新场景应用等实践探索,使校企合作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同向而行。基于该平台建设实践,在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优化路径方面得到如下启示:理顺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延展平台功能,扩大辐射范围;集聚多方资源,激发新动能。
- 刘彦武吕米佳曾超
-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
- 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专业群人才培养“岗课赛证”融通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岗位素养发生很大变化。结合广播影视节目制作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实践,着重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下跨专业传媒人才培养与“岗课赛证”融通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孙晔杨惠黄建军
- 关键词:媒体融合
-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背景下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引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非遗文化传承有效途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融合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通过对乡村非遗文化的记录、文创产品的开发、新媒体短视频创作,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为手段,为乡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进而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和经济振兴。
- 索笑雯陈婧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
- 刍议我国传统民间剪纸中的造型思维
- 2015年
- 我国民间剪纸有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观念.从认知经验上的自由观看、受限于平面纸张的多维透视的视觉思维的表达、意象思维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民间剪纸的造型特征,以期能够了解其规律和特征,从而为艺术创作服务.
- 李静
- 关键词:民间剪纸思维
- 浅析品牌名称策略
- 2006年
- 品牌名称策略是企业确定品牌名称的创意题材,使用构成法则作骨架进而用文字来表现品牌名形象。为了使企业名信息有效传播,须从心理学的角度构筑公众对企业名信息的沟通过程;而保护品牌名可通过企业强调品牌预防及保护意识,利用法律手段来实施。
- 付文涛
- 关键词:结构形式
- 对《室内设计素描与构成》、《室内设计色彩与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 2009年
- 本文主要通过对《室内设计素描与构成》、《室内设计色彩与构成》这两门课程教学目的、专业对象与本课程功能等的分析,从而设计出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思路,从而让装潢专业这两门课程专业知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黄光烈
- 关键词:素描效果图设计
- 对音乐艺术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
- 2016年
- "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巨大工程。中国古代的"乐教",接近于现代美育的内涵。从以往音乐审美教育实验的案例来看,音乐的巨大教育功能与音乐审美的直接性、灵活性、持久性是其他形式的艺术不能比拟的。音乐课程作为美育的承载主体优势突出,应在体系构建中起主干作用。鉴于学校当前美育课程的贫乏、缺失,应开设音乐美育课程,发展音乐艺术审美教育。
- 杨昊
- 关键词:美育音乐艺术音乐公共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