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创新基地

作品数:24 被引量:241H指数:11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伦理
  • 4篇儒学
  • 3篇儒家
  • 2篇中国学术
  • 2篇私人
  • 2篇文化
  • 2篇交往
  • 2篇公共性
  • 2篇共通
  • 1篇当代境遇
  • 1篇当代语境
  • 1篇道风
  • 1篇道家
  • 1篇多德
  • 1篇心性
  • 1篇心性本体
  • 1篇性命
  • 1篇性情
  • 1篇性情论
  • 1篇学术定位

机构

  • 2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李景林
  • 8篇廖申白
  • 2篇朱志敏
  • 1篇田智忠
  • 1篇晏辉
  • 1篇吴向东

传媒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齐鲁学刊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被引量:22
2006年
郭简《六德》篇讲“仁内义外”,孟子则批评告子“仁内义外说”,而主仁义内在。学者疑之,至有据此否定郭简思想属思孟学派者。本文指出:《六德》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名词相同,但内涵迥异。郭简《六德》篇的“仁内义外说”,讲家族内、外治理方法的区别;告子所持“仁内义外说”,则是由人的情感生活与道德普遍性之割裂,而引生一人性“白板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言治道,表达了儒家的一贯思想,亦为孟子所肯定。但告子“仁内义外说”所表述的人性论,则与儒家尤其思孟一系的核心思想相抵触,故为孟子所驳斥。孟子与告子有关“仁内义外说”的论辩,凸显了孟子人性论的根本特色和精神实质。孟子仁义内在于人的实存和情感生活的性善论,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表达的儒家治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者本无矛盾,不能据此而将《六德》乃至郭店儒简排拒于思孟学派之外。
李景林
关键词:仁义内在仁义
百家争鸣的来龙去脉被引量:1
2006年
朱志敏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代双百方针《汉书》文化学术
文化的“无用之用”与儒学未来发展的契机和天命被引量:3
2007年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李景林
关键词:人文化成功利性儒学无用之用文化意识
“做事”:日常语言中朦胧的公共交往伦理观念被引量:8
2005年
Along with the notion of ‘making yourself a person’ (‘zuo ren’), the notion of ’managing your own affairs’ (‘zuo shi’) in ordinary Chinese is basically a notion of the norms of practical affairs in communications, carrying typically obscure meanings and denoting affairs in some ‘outside’ would. Ordinary Chinese language not only distinguishes these two notions from each other, but also defines a dictionary order with affairs of ‘inside’ world prior to those of ‘outside’ world. The reference to‘affairs’ (‘shi’) instead of‘person’ (‘ren’) of this no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actical affairs of‘outside’ world are regarded not as so close to the person itself as those of‘inside’ world. Because of these qualities, although including no definite rules, the notion of‘managing your own affairs’still holds some normative meanings. These meanings are in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otion of‘person’formed in private communications, out of the latter some obscure requirements like‘to do things according to your good sense’ and‘to do things seriously’ arising, and emerge as some mixture with an opportunist attitude out of the need of earning a life. The core world of family is marginalized in the public transition of communications. There are reasons to anticipate that in this process the notion of‘managing your own affairs’ will undergo more radical changes than that of‘making yourself a person’.
廖申白
关键词:日常语言伦理观念朦胧技艺性交往性
共通性与共同性——从中国哲学看人的超越性存在被引量:17
2006年
普遍性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哲学与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哲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通”,可以用“共通性”这个概念来表征它;科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同”,可以用“共同性”这个概念来表征它。“通”的意义是,成就差异以达成沟通,经由充分的个性化而构成一“共通性”的境域。这个“通”的精神,表现了人类存在原初的生命情态。这人类存在原初生命情态的“共通性”之概念哲理表现,为哲学;形象表现,为艺术;由仪式、功夫、仪轨而引向精神修炼,达到存在转变中的生命实现,为宗教。中国传统哲学始终一贯地坚持了此一“通”的精神,这使它能够代替宗教构成中国文化的超越性价值基础。关注和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这种“通以显体”的精神,对未来世界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李景林
关键词:共同性个性化儒家道家
论公民伦理——兼谈梁启超的“公德”、“私德”问题被引量:26
2005年
公民伦理是人们在公共生活或公共交往中可以相互地提出的那些有效性要求,即诉诸于对于他人的恰当的尊重的态度和出于这种态度的恰当的行为习惯。公民关系的自然基础是由兄弟关系引申的同邦人关系。公民伦理只在同陌生人的关系对人们成为重要的生活关系,人们对陌生人的排斥心理已经基本消除,并且把他(们)当做与自身地位同等的公民而相互对待时才是生活的伦理。梁启超曾试图用“私德”、“公德”概念分析私人生活、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生活的不同准则含义,但由于没有引入对交往的分析,使得这两个概念一个变得过于宽泛,一个变得过于褊狭,都不具有分析的意义。
廖申白
关键词:公民伦理私德公德
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被引量:15
2007年
在宋明儒学中,朱子之心论,实最为完备。但现代学者往往既囿于理学心学分系和对峙之前见,又受到西方哲学诠释模式的影响,常倾向以“认知心”来理解朱子之心说,或以理性主义来诠解其心性哲学的精神。而实际上朱子心论是以“情”为心的主体内容,以仁为“心之德”,在“爱”或情的实存活动上来把握心的整体义涵。心的“知觉”内在于情,构成人的生命存在之内在的主宰和定向作用。由此,其在形上学上,立足于以个体实存一系列自我转化的工夫历程展开和实现性体、道体的超越性意义。故朱子心论可以说是创造性地接续和再建了先秦儒学性情论和形上学的精神传统。剖析朱子心论这个典型的思想案例,对于我们了解儒学作为一种“哲学”的独特思想内涵,建构儒家哲学的现代形态,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李景林田智忠
关键词:儒学
儒学之“魂”的附“体”与新生被引量:1
2007年
李景林
关键词:儒学研究当代语境
保合太和与差异原则--儒学"和"、"太和"观念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色
李景林
论“可欲之谓善”被引量:16
2006年
“可欲之谓善”是孟子性命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流行旧注未规定这“可欲”的思想内涵;今人则往往把“可欲”理解为人的各种情欲和功利性的“欲求”,与孟子意旨不相切合。宋儒张以“四端”及“仁义礼智”四德规定“可欲之谓善”的内容是正确的。孔子从人的道德抉择的角度发现,行仁义是人心唯一可以不凭外力而“可欲”、“可求”者,是人之最本己的可能性。孟子循此思理,以“求在我”和“求在外”为据区分性、命,将这“可欲之谓善”建立为人性的内容;并进而揭示了人性之善所具有的先天内容及其实在性的意义。“可欲之谓善”这一命题揭示出,人的意志自由是一个存在性的事实,而非像康德那样的一种理论悬设。这为孔子所开辟的思想和文化方向确立了内在的价值本原和形上学基础。
李景林
关键词:性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