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41 被引量:521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栋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海底碎屑流运动特性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海底碎屑流运动特性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对海底沉积物重力搬运过程的正确理解,同时对于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及海洋工程设施的安全建设意义重大。海底碎屑流发生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及直接观测手段的不足制约了其运动特性研究的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海底碎屑流运动的影响因素、流动头部产生的滑水现象及碎屑流向浊流的转化机制,重点综述了现场观测、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最后,指出目前海底碎屑流运动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围绕现场观测技术体系的完善、海底碎屑流长距离搬运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及碎屑流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 余和雨刘晓磊陆杨
- 关键词:运动特性灾害评估
- 波浪作用下新型六角块体固沙效果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采用框格结构固土的生态护岸是护岸工程的新趋势,框格固土能力是生态护岸建设成败的关键一环。介绍多宫格块体这种新型的生态护岸六角块体,并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研究块体空腔内部泥沙在波浪作用后的侵蚀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斜坡堤上多宫格块体内部泥沙侵蚀深度符合沿堤从上到下先增后减的规律,同时泥沙侵蚀深度会随波高的增大而增大,斜坡堤不同位置以及单个块体不同部位泥沙侵蚀深度不同,改变块体空腔内填充的泥沙类型会影响侵蚀深度但不影响斜坡堤上侵蚀的整体规律。相比于框格栅栏板,多宫格块体具有更好的固沙效果,可以为植物护岸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张君张君洪波唐筱宁许国辉何冬哓郑建国
- 关键词:生态护岸水槽试验
- 波流作用下大直径单桩的局部冲刷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局部冲刷是水利和海洋工程中常见的现象,波流耦合和桩径效应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为了进一步研究波流作用下大直径单桩的局部冲刷特征,在CFD软件FLOW3D中建立波浪水槽的数值模型,并设计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对比局部冲刷的时空特征,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基于某海上风电场桩基工程,采用随机波描述波浪运动,大涡模拟计算湍流运动,分析了波流耦合作用下大直径单桩的局部冲刷特征。结果表明:局部冲刷的空间发展可以分为纵向切蚀、横向扩展和基本稳定3个阶段。最大冲刷深度出现在桩前,为4.9m,约为0.9倍的桩径。相对应地,局部冲刷的时间发展同样为3个阶段,即快速增长、缓慢增加和冲淤平衡。在20 h后,最大冲刷深度基本不变,冲刷达到稳定状态。
- 王兆耀刘红军杨奇赵真胡瑞庚
- 关键词:局部冲刷数值模拟
-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创新了基于海底实时监测数据驱动的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字孪生模型,建立了一套埕岛油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了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据库,实现了对海底监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更新及交互控制。该系统应用于埕岛海底地质灾害监测,在持续运行的40天监测周期内,累计警报了2次强海底侵蚀灾害,提示了4次高浊度事件,真实反映了研究区海底侵蚀变化。本文首次尝试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到海底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中,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参考。
- 李晓萌陈天徐玮铎孙志文薛凉朱宪明范智涵单红仙贾永刚
- 关键词:海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埕岛油田
- 非等温条件下潜水含水层坝后残留咸水淡化过程研究
- 2024年
- 本文采用场地尺度的二维地下水-盐-热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咸淡水温差对残留咸水淡化过程的影响,定量评价了建坝后残留咸水楔长度和总残留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温度升高,淡化过程时间显著缩短。相对于等温条件下的淡化过程,非等温条件下淡化过程的最大特点是热效应引起密度和低浓度混合区(LCMZ)渗透系数发生变化。LCMZ中流速对地下水淡化过程耗时至关重要。
- 王和郑天元刘涛杨辉瑜郑西来
- 关键词:海水入侵热效应
- 共存电子受体对微米铁-微生物耦合还原地下水中三氯乙烯过程的影响
- 2024年
- 近年来,对氯代烃类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是亟待开展的工作.微米铁(microscale zero-valent iron,mZVI)-微生物耦合技术可充分实现化学还原和微生物还原作用的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实际地下水成分复杂,共存电子受体(如NO_(3)^(-)和SO_(4)^(2-))可能与目标污染物竞争电子或影响ZVI和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体系对目标污染物的修复效果.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典型氯代烃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为目标污染物,以NO_(3)^(-)、SO_(4)^(2-)为代表性共存电子受体,依托批量实验探究不同水化学条件下耦合体系的TCE去除效率和电子效率.研究表明相比于TCE为唯一电子受体的对照组,各浓度水平的NO_(3)^(-)均降低TCE去除率和产物的完全脱氯率(CDR),有毒害作用的氯代中间产物(二氯乙烯cis-DCE、trans-DCE、1,1-DCE)占比较大;各浓度水平SO_(4)^(2-)均能提高TCE去除速率,低、中浓度SO_(4)^(2-)共存时TCE更倾向于生成清洁产物(乙烯C_(2)H_(4)、乙烷C_(2)H_(6)、乙炔C_(2)H_(2)和多碳产物C_(3)~C_(6)),而高浓度SO_(4)^(2-)共存组产物脱氯程度低.NO_(3)^(-)和SO_(4)^(2-)共同存在时,与各自单一存在时相比,TCE去除率和电子效率进一步下降,但CDR值较高.NO_(3)^(-)、SO_(4)^(2-)均占据还原当量使体系的电子效率下降,且共存电子受体浓度越高电子流失越严重.
- 陈丽君王晓慧袁梦姣赵芳王丽涛辛佳
- 关键词:微生物电子效率
-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和生物炭调节黑麦草碳氮代谢的路径
- 2023年
- 丛枝菌根真菌(AMF)和生物炭能够促进盐渍化土壤中的植物生长,但是对植物碳氮代谢的影响路径还不清晰,且缺乏对该路径的量化。本文通过水培实验,探究了不同盐胁迫(NaCl浓度0、10、20)下AMF和生物炭对黑麦草碳氮代谢关键酶和中间产物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AMF、生物炭分别显著提高了10‰盐胁迫下植物的株高(31.8%、19.6%)和鲜重(59.9%、21.6%),且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对20‰盐胁迫下的促生效果不明显。10‰盐胁迫下,AMF接种增强了植物碳代谢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3.9%和37.3%,积累可溶性糖含量达36.9%;生物炭添加使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4.4%和48.3%,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氮代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6.9%和31.2%,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达59.8%。使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PLS-PM)揭示并量化了AMF和生物炭调节植物碳氮代谢的不同路径:AMF主要调节植物的碳代谢,直接上调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来影响碳代谢产物的积累;生物炭不仅调控碳代谢过程,还显著影响氮代谢,通过提高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氮代谢产物合成与分解来实现光合作用增强。这将为盐碱地中合理施用AMF菌剂和生物炭以提高植物产量提供理论指导。
- 赵新月孙萍陈友媛刘佳鑫王秀海
- 关键词:盐胁迫生物炭碳氮代谢
- 不同曝气参数下间歇增氧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分层效应被引量:6
- 2022年
- 以新型间歇增氧垂直流人工湿地(IA-VFCW)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不同工况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的分层效应及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曝气参数对细砾石层、煤渣层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较小;对曝气区、湿地植物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较大。当进水NH_(4)^(+)-N质量浓度为25 mg·L^(-1)、COD为200 mg·L^(-1)时,细砾石层、煤渣层对NH_(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8%、9.3%和13.3%、11.6%,两区域中均无NO_(2)^(-)-N、NO_(3)^(-)-N的积累;细砾石层对COD去除的贡献较大,COD平均去除率为67.2%。曝气区对NH_(4)^(+)-N、TN去除贡献较大,NH_(4)^(+)-N、T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69.3%、40.9%,COD平均去除率为25.4%。在低曝停比下,曝气量的增加将提高IA-VFCW对TN的去除性能;在高曝停比下,曝气量的增加会降低IA-VFCW对TN的去除效果,且会造成NO^(-)-N积累。在曝气量2 m^(3)·h^(-1)、曝停比1/3、曝停周期6 h工况下IA-VFCW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NH_(4)^(+)-N去除率为94.9%、TN去除率为77.0%、COD去除率为90.0%。IA-VFCW脱氮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垂直流人工湿地。
- 栾亚萍宋利国林久淑季军远
-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
- 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敏感环境变形控制材料研发及控制参数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为解决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敏感环境时引起的地层变形问题,以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施工控制参数下建筑物的剩余变形能力,选取变形曲率作为基本控制参数,制定盾构穿越前的变形控制标准;从泥浆膨润土改性剂、壳体土体损失控制惰性浆液、同步注浆浆液三个方面开展地层变形控制材料研发及控制参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研发配置的膨润土改性剂配比为渗透剂∶分散剂∶稳定剂∶水=15∶0.1∶0.1∶84.8,最优掺量为20%;研发的惰性填充材料具有凝胶时间短、黏度高、抗冲刷性能好、抗沉陷效果好等优势;配置的专用塑化剂最优添加范围为0.4%~1.2%,壁后注浆浆液最优配比为:水胶比1.13、胶砂比0.21、膨水比0.23、粉灰比5.16、添胶比0.03。基于现场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变形控制材料的实用性,有效保障了武汉地铁8号线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棚户区建(构)筑物的沉降控制,其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 陈健苏秀婷黄习习刘涛
- 关键词:大直径泥水盾构
- 南海北部陆坡软黏土全流动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鉴于海底软黏土强度测试困难和精度不足的现状,研发了一种适用于低强度、高含水率土体强度测试的新型全流动贯入仪,并进行了有效性校验。在此基础上,针对南海北部陆坡区典型软黏土,开展了多组原状试样的全流动强度试验,分析了试验中初始阻力系数N与重塑阻力系数Nrem的取值范围,给出了软黏土扰动前后不排水剪切强度沿深度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结合微观孔隙面积比和宏观构造灵敏度,探究了研究区土体的强结构特征。最后,基于重塑不排水剪切强度与含水率/液限间的关联性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区土体的不排水剪切强度归一化模型,为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能源开发、海洋工程基础设计与地质灾害预测提供参考。
- 年廷凯范宁范宁贾永刚
-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土体结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