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作品数:829 被引量:2,382 H指数:17 相关作者: 张红亚 韦雪华 牛权 刘怡心 田纪宇 更多>> 相关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对合肥夏季臭氧的数值模拟:太阳辐射及其关联机制的作用 2024年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臭氧(O_(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利用光谱辐射计MS-711对2018年7月份合肥市一处观测点的太阳辐射强度进行了连续观测,结合同时期的O_(3)监测浓度和数值模拟结果,对太阳辐射与O_(3)浓度的日变化关系以及O_(3)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夏季O_(3)浓度峰值出现时间平均晚于太阳辐射强度峰值出现时间2~3 h,这种关联性与O_(3)的形成机制有关。从地面往上至1 km高度的大气中,O_(3)浓度随高度逐渐增加,夏季副高控制下对流抑制使得垂直扩散的平均效应将上层高浓度O_(3)空气输入近地面层,使得地面O_(3)浓度升高;而伴随降雨过程的暖湿抬升气流在近地面发生辐合起到了稀释作用,可能使得地面O_(3)浓度下降。O_(3)浓度的日变化是由太阳辐射直接驱动的光化学反应、干湿沉降和扩散传输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晴天O_(3)的积累首先来自光化学过程,雨天O_(3)浓度主要受垂直传输的影响,阴天太阳辐射主导O_(3)增长阶段,但午后O_(3)下降阶段则是由干湿沉降和水平通量主导的。 易明建 黄雪梅 姜永清 赵强 李艺 邓淑梅关键词:大气光学 太阳辐射 臭氧 数值模拟 倒置A^2/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培养和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活性污泥性能是倒置A2/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研究了活性污泥培养和反应器启动阶段,考察了活性污泥性能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好氧池活性污泥MLSS由3 460 mg/L增加至6 100 mg/L,粒径d50由27.8μm增至59.8μm,活性污泥培养阶段,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5.7%,97%,87%;反应器启动阶段,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91.9%,99%,96.5%。 李晶 宋箭 伍昌年 凌琪 李祖成 曾麒峰 刘明亮 张贤芳关键词: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驯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积雪覆盖区山地冰川识别研究 2023年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急剧退缩,及时的冰川监测和制图至关重要,而积雪覆盖一直是冰川识别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喀喇昆仑区域为例,选择春季Landsat-8 OLI、Sentinel-1和DEM数据,结合其光谱反射率、SAR散射以及地形等特征,基于不同主干网络的U-Net和DeepLabv3+深度学习方法,使用不同样本尺寸,不同特征组合进行冰川识别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256×256、512×512和1024×1024像素样本尺寸,训练样本尺寸越大,空间上下文信息越丰富,识别精度越高,冰川末端范围更为精确。②基于MobileNet、VGGNet、ResNet以及EfficientNet主干提取网络的U-Net语义分割网络中,VGG19主干网络识别精度最好,且优于DeepLabv3+网络结果,其F1值(F1-Score)为0.8996,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为0.8754,总体精度可达0.9484,在山体阴影、冰雪融水、薄雾覆盖和冰冻湖泊区域识别效果均较好。③随着训练特征数量的减少,精度随之降低,地形特征对于提高冰川识别精确度作用显著,SAR特征则可提升召回率。研究证明了深度学习方法识别积雪覆盖的山地冰川的可行性,为山地冰川快速大面积识别的模型选择和参数设置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王晶晶 柯长青 陈军关键词:山地冰川 主干网络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半自动化更新 2023年 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的部分数据用第一次冰川编目替代,这些数据集中分布在藏东南地区。该地区地形陡峭、气候恶劣,常年多云层覆盖,无法获取有效的光学影像,缺乏系统性的冰川调查。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受噪声影响大、标准Unet计算量大导致运行缓慢等问题,对Unet模型进行压缩,通过修改样本尺寸、卷积核数量和优化器等模型参数,提升模型训练效率以及冰川提取精度。利用冰川的极化特性和地形特征,选用45景ENVISAT ASAR影像和NASA DEM,基于Unet及其压缩网络进行深度学习,参考光学影像和其它辅助数据对误分和漏分的冰川逐个进行人工目视判读,完成了未更新编目的冰川边界提取及修正,并对属性进行了更新。结果表明:基于SAR影像和地形特征的深度学习可以有效识别云层覆盖区域的冰川。在第二次冰川编目未完成的地区,共有冰川8374条,总面积5622.65±303.58 km2,误差占总冰川面积的5.4%,整体呈退缩状态,冰川碎片化现象居多。该数据集更新了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中的替代数据,可为探讨藏东南冰川变化和物质平衡等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王世豪 柯长青 陈军蒸汽供热管道运行安全与泄漏点定位 被引量:2 2020年 热源、供热管网以及热用户组成了集中供暖系统。我国蒸汽供热系统因自动化水平较低等缘故导致其运行损耗较大和事故频发。因此,城市蒸汽供热管道应从规范设计到运行操作再到事故处理等各方面都需进一步提高,同时快速准确的定位蒸汽供热管道泄漏点也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城市供热系统组成、蒸汽管道合理设计及事故防治和有关蒸汽管道漏点精准定位等方面的内容。 余本海 杨阳关键词:安全性 Fe对城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运用荧光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分析了加入不同价态下Fe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蛋白质类、辅酶NADH和辅酶F420共3类荧光物质;投加适量Fe^(2+)后,辅酶F420荧光强度较空白组明显增强,类蛋白和辅酶NADH也增强,表明适量Fe^(2+)对污泥发酵有促进作用。利用FT-IR表征,研究了其对该过程的促进机理。Fe^(2+)使污泥中羧基、醇和酚等官能团增强,这是由于适量Fe^(2+)有利于促进微生物细胞的溶胞释放,产生出更多的乙酸、氢等重要厌氧发酵产物。 汪琪 杨厚云 姚亮关键词:FE 厌氧发酵 三维荧光 类蛋白 F420 不同浓度磺胺甲恶唑对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对比研究抗生素对不同污泥系统的影响效果,考察了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对短程硝化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磺胺甲恶唑质量浓度为0.2 mg/L时,对2种工艺的影响较小;当磺胺甲恶唑质量浓度为2.0 mg/L时,短程硝化工艺氨氮去除率短暂上升,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受到冲击后氨氮去除率有短暂下降,后由于系统对低浓度磺胺甲恶唑的适应性整体脱氮性能恢复;当磺胺甲恶唑质量浓度为6.0 mg/L时,短程硝化工艺保持较好的脱氮性能,同时对磺胺甲恶唑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效能受到抑制,氨氮的去除效果变差。 许婧 李卫华关键词:磺胺甲恶唑 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生物脱氮 胞外聚合物 基于利用电解预处理微藻处理有机污水的耦合技术研究 2018年 研究一种有效处理有机污水的耦合技术方法,能有效提高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和污水有效排放,具备一定使用价值.针对当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有机污水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利用电解预处理微藻处理有机污水的耦合技术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反映时间、pH值和降解时间的影响下,COD去除率是97%、去色率82%,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和纤维素的总去除率是80.68%、97.55%、96.78%、80.44%,同时污水的排放标准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 朱志伟关键词:电解 微藻 去除率 分层渗流条件下地埋管群换热特性研究 2023年 使用三维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有地质分层和地下水渗流的竖直U型地埋管群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最终得到不同渗流速度、不同土壤孔隙率、不同管内流速和不同渗流方向下地埋管群的总换热量和土壤温度分布云图,并且分析了它们对地埋管群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群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影响显著,渗流速度越大地埋管群换热性能越好。但是随着渗流速度增加,管群的换热增幅会降低;土壤孔隙率越大,地埋管群换热性能越弱;管群换热量随着管内流速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垂直方向渗流,对角线方向渗流会加大地埋管群的换热性能,因此管群布置优化有利于提高地埋管群的换热性能。 成祖德 李铮 吕科锋 王海涛关键词:土壤源热泵 地下水渗流 数值模拟 基于定点旋转X-CT系统断层图像重建算法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针对X-CT系统断层图像重建问题建立模型,研究其设计优化问题。方法使用反投影、Iradon函数、傅里叶变换、Lambert定律、可视化等方法。结果分别建立投影质心模型、卷积反投影模型、TV约束迭代滤波反投影模型,运用MATLAB、Solidworks、LINGO等将数据类型可视化,从而更好寻找X-CT系统断层图像重建方法。结论确定CT系统相关参数,使得CT系统更加稳定、准确工作。 王晓佼 杨婉婷 贺海浪 王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