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作品数:69 被引量:528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艳刘志新更多>>
相关机构:常州工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赣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期刊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9篇高校
  • 15篇学术
  • 9篇媒体
  • 9篇媒体融合
  • 8篇数字出版
  • 7篇高校学报
  • 7篇出版
  • 5篇学术不端
  • 5篇学术期刊编辑
  • 5篇体育
  • 5篇文科
  • 5篇教育
  • 5篇科技期刊
  • 5篇教学
  • 4篇学科
  • 4篇高校文科
  • 4篇高校文科学报
  • 4篇出版专业
  • 3篇信息传播
  • 3篇休闲体育

机构

  • 68篇常州大学
  • 4篇常州工学院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赣南医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常州信息职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14篇沈秀
  • 13篇李艳
  • 7篇刘志新
  • 3篇王卫星
  • 3篇王文华
  • 2篇朱世龙
  • 1篇张春芳
  • 1篇张小远
  • 1篇李娟
  • 1篇徐晶
  • 1篇沈永福
  • 1篇张黎
  • 1篇沈纲
  • 1篇张菊芳
  • 1篇邓桂英
  • 1篇眭荣方
  • 1篇刘育猛
  • 1篇黄谷香
  • 1篇陶小军
  • 1篇赵青

传媒

  • 9篇中国科技期刊...
  • 6篇常州大学学报...
  • 4篇科技与出版
  • 3篇实验室研究与...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3篇四川理工学院...
  • 3篇出版与印刷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江苏技术师范...
  • 2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出版广角
  • 1篇商业会计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中国出版
  • 1篇陕西广播电视...
  • 1篇西北成人教育...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智能与期刊发展融合的机遇、挑战和实践路径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与期刊发展融合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构建二者融合的实践路径。【方法】在问题导向下,打破学科壁垒,从信息学、系统学、伦理学、法学角度,以综合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人工智能与期刊发展的融合。【结果】人工智能与期刊发展融合的机遇主要表现在政治支持、技术支持、观念支持和行为支持4个方面,而挑战则来自技术和伦理。为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与期刊发展的深度融合,应正确理解人工智能在期刊发展中的"双刃剑"属性,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坚持"问题意识—占有数据—制定算法"的问题解决进路,构建"系统平衡、伦理平衡、干预平衡"的规约保障机制。【结论】人工智能技术与期刊发展融合涉及技术与伦理的双重共振与重构,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陈鸿刘育猛裴孟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大数据
论道德意志教育的基本原则
2013年
良善的道德意志品质是个体德性养成和持守的关键要素,是个体人格健全和境界水平的重要标尺,亦是生活实践中个体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根据个体道德意志品质养成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道德意志教育应遵循道德灌输机制和自主选择机制相结合、道德激励与道德约束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磨练相结合、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朱世龙沈永福
关键词:道德意志道德教育原则
科技期刊传播模式演变与传播能力提升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文章分析科技期刊传播模式演变的过程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提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策略。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过程,指出科技期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多种传播媒介简单相加、内容生产与表达形式不匹配、多媒介传播互动性差等问题。提出进入智能互联及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应直面变革与挑战,转变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全媒体融合传播,精准满足用户需求,推进增强出版、智慧出版模式,构建智能、立体、交融的学术期刊传播体系。
李艳敖慧斌
关键词:科技期刊信息传播媒体融合
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借鉴与启示被引量:11
2013年
发达国家学术期刊在期刊出版、期刊经营及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他们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读者第一的办刊理念,在栏目设计和版式设计方面坚持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坚持科学规范的编辑流程,严格的审查制度,编校工作认真细致,审稿周期短,出刊及时,并善于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期刊的竞争力。编辑的素质和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期刊的内容质量。学术期刊要想取得成功,需重视对期刊编辑的培养。编辑不仅需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在工作实践中始终把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同时还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李艳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
高校学报的教育功能探析被引量:4
2015年
学报作为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与生俱来具有教育功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报的学术性、本土性和资料集聚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教学科研培养功能;学报在学术规范、学术语言等方面的行家身份决定了其具有提升师生学术规范和辅导学术论文写作的功能;学报的思想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思想教育功能。高校应该在坚持学报学术性和质量第一的原则下,努力发挥学报的各项教育功能,让学报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沈秀
关键词:高校学报学术规范思想教育
学术期刊社会影响力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如何打造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是学报同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术期刊社会影响力的打造在目前激烈竞争的期刊市场中尤为重要。传统的中国期刊业正进入调整期,许多期刊经营遭遇增长极限,只有认清期刊产品的"影响力经济"本质,并珍惜期刊产业中最珍贵的资源——注意力资源,才能有效建构期刊的竞争力。要打造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必须占领专业的制高点,拓展专业的延伸点,多头并重,积极塑造期刊品牌,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李艳刘志新
关键词:社会影响力注意力资源多元化经营
行业需求视域下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思考被引量:6
2019年
行业快速扩张和产业链升级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多年时间内,数字出版专业"本-硕-博"层次培养体系初步形成,"政校企行"多主体联合培养格局基本形成,但人才培养仍存在多元性和层次性被忽视,融合性特性不突出,与"近亲"专业区分度低,核心竞争优势不足等问题。高校应该直面市场需求,"因校制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兼顾专业核心与特色优势;摒弃叠床架屋的课程模式,构架能力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探索包括培养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多元融合培养模式。
沈秀赵青王文华
关键词:数字出版核心课程
数智时代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
2024年
学术影响力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和精度发生深刻变化,期刊个性化与碎片化的特征已露端倪,催生学术期刊发展新业态。在用户需求驱动下,期刊出版机构可以通过动态挖掘用户行为数据,面向不同偏好的学术期刊用户群体,精确提炼用户需求和关注的焦点、热点,从而提供高度匹配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精准推送给目标用户,实现由“用户找内容”向“内容找用户”的转变。数智时代,在期刊出版机构难以把握用户偏好、缺乏个性化推送、以及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动力不足而流于形式等现状下,学术期刊机构应树立“用户思维”,以用户需求驱动、平台个性化推送以及传播路径层面来设计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框架体系,构建数智时代学术期刊传播生态视图,探究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以期实现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晏小敏黄谷香
重识与重构: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的军旅影视
2018年
军旅题材影视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题材的大热门类。而这种大热,与当代社会迷茫与困惑的情绪焦虑、自省与重构的精神诉求密不可分。在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重识军旅影视,发现其具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战争艺术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战争奇迹美和"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战争暴力美,而这种美学意义背后所彰显的精神力量坚定抚慰了当代社会的情绪焦虑,有力回应了当代社会的精神诉求。这对于凝聚时代精神、重塑民族性格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意义与精神价值,是当代中国重构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
陈鸿刘育猛
体育锻炼、社会资本与城市女性幸福感被引量:1
2023年
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城市女性的幸福感受到一定影响。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城市女性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增加城市女性的社会资本,进而增强其幸福感。运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资料,探讨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频率与社会资本对城市女性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体育锻炼,且体育锻炼频率高,有助于增强城市女性幸福感;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能够增强城市女性幸福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城市女性而言,社会交往越频繁、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幸福感越强,即社会交往、社会信任在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锻炼频率与城市女性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调动城市女性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增强城市女性群体的幸福感。
沈秀沈秀沈纲
关键词:体育锻炼社会资本城市女性幸福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