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89 被引量:516 H指数:11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1979—2019年大汶河流域湿地时空演变与分异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选取1979—2019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提取黄河下游大汶河流域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利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大汶河流域湿地时空演变、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79—2019年大汶河流域湿地面积具有增加的趋势,标准椭圆重心大幅向西北迁移;流域湿地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聚集特性,全局平均莫兰指数为0.67;湖泊、河流等自然湿地局部莫兰指数呈现“高-高”型空间聚集分布特点,在空间上更易聚集,而库塘人工湿地局部莫兰指数呈现“高-低”和“低-高”型空间聚集分布特点,具有空间分散规律,空间异质性较强;大汶河流域湿地在未受到强烈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状态下,湿地空间分布聚集程度越高,相关性越显著;1989年大汶河流域干旱事件、2019年东平湖南水北调工程启动等极端灾害与人类活动均导致流域湿地面积、标准椭圆重心、空间聚集性与异质性发生极大波动;东平湖湖泊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与修复对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质起着重要作用,是大汶河流域湿地生态功能保障的关键所在。 何振芳 牟婷婷 郭庆春 梁天全 雒新萍 段艺芳关键词:遥感 湿地 大汶河流域 华南新元古代花山洞钨矿地质与年代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华南地区经历了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及相关钨锡成矿作用,其中晚中生代钨锡成矿作用最为强烈。新元古代锡矿产出于江南造山带西段(如宝坛和九毛锡矿)和扬子板块西缘(如岔河和泸沽锡矿),然而,新元古代... 黄旭栋 黄迪 陆建军 章荣清 马东升 姜耀辉 陈浩文 刘进先文蛤MmASS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年 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文蛤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MmASS)的cDNA序列全长,该基因全长为1588 bp,共编码41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81 kD,理论等电点pI为5.51。预测蛋白序列包含6个保守区域,主要集中了ATP结合位点、天门冬氨酸L-Asp结合位点以及瓜氨酸L-Cit结合位点。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mASS蛋白序列的保守功能域与其他物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说明该基因高度保守,可能与其他物种的ASS基因具有相似的功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mASS的预测蛋白序列与缢蛏、贻贝、牡蛎等双壳贝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符合进化规律。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MmASS定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最大。MmASS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文蛤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肝胰腺组织,由此推测MmASS参与调节文蛤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可能在文蛤的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功能。 陈素华 陈爱华 吴杨平 张雨 曹奕 张志东 孙雪峰 朱艳青关键词:文蛤 ASS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双台子河口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4 2020年 潮间带是典型的陆海交互区,其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具有典型性特征。海洋小型底栖动物具有极高的群落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但是其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具有区域局限性。2017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于我国纬度最高的双台子河口潮间带,布设7个断面,21个站位,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和沉积环境的定量采样与分析。共检获7个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530±1474)ind./10cm^2和(1836.5±976.3)μgdwt/10cm^2,其中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占96.6%和72.1%,其次是双壳类和桡足类。丰度/生物量的季节波动小,自陆向海略呈降低趋势(高位≥中位>低位),统计分析表明其与中值粒径和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季节和潮位影响显著, Bio-env分析显示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沉积物中值粒径、叶绿素和脱镁叶绿酸含量。海洋线虫与桡足的比值(N/C)评估显示该区域存在有机污染,且研究区西部最严重,与同区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评价结果较为一致,说明其在生物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杨纯懿 张龙辉 杜永芬 吴亚平 张安国 袁秀堂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基于无人机数据的滨海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 2023年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快速入侵的关键在于其生长繁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互花米草生物量的大小正是它入侵能力的重要体现。以无人机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建立关于植被覆盖度和植株高度的模型对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条子泥研究区内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在0~9.13 kg·m^(-2)之间,地上生物量平均值为0.73 kg·m^(-2),75.13%的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小于0.73 kg·m^(-2),地上生物量为0.73~3.00 kg·m^(-2)以及>3.00 kg·m^(-2)的互花米草分别占18.47%和6.40%,地上生物量较高的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堤区域与近海一侧潮滩,中间区域地上生物量较低。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结果Kappa系数为0.85,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估算的均方根误差为0.76,反演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区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分布情况。互花米草分布多呈斑块状,部分呈丛分布,处于互花米草快速扩张阶段。研究所采用的无人机遥感能够同步获取采样时间点研究区的影像数据,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时效性较强的生物量遥感反演。该研究为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的定量化反演提供了新的方法。 苏孟园 吴涵 何柯欣 李昕阳 李玉凤关键词:无人机 地上生物量 植株高度 互花米草 网络分析法的洪水风险图符号可用性评价 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防洪减灾的思路由“防御洪水”转向“洪水管理”,基于地图的洪水风险信息沟通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洪水风险图符号是洪水风险信息表达和传输的最佳载体。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地图可用性研究成为地图研究的热点,从用户认知过程与认知影响因素出发,对洪水风险图符号可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地图阅读任务评价法,按照定性到定量、由简到繁的思路客观、科学地评价洪水风险图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并使用网络分析法计算洪水风险图可用性各因子的权重,进而对洪水风险图符号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基于React框架和Node.js构建Web端地图符号测试平台,实现对洪水风险图符号的可用性评价实验,以分析案例洪水风险图符号的可用性。 钟琳颖 吴欣倩 沈婕 周卫关键词:洪水风险图 地图符号 用户认知 可用性 网络分析法 滨海湿地生境质量演变与互花米草扩张的关系——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6 2020年 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境质量是栖息地功能的重要反映,而互花米草扩张已经严重威胁栖息地生境。因此,本文以1983—2017年10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InVEST模型,分析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互花米草扩张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983—2017年,互花米草扩张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面积百分比从1.693%增加到24.930%。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扩张表现出多方向、多变的特征;②受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扩张的影响,生境质量表现出明显波动变化:1983—1988年,生境质量指数从0.863上升至0.878,2014年下降至0.740,2017年又上升至0.775。③互花米草湿地面积变化与生境退化指数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与生境质量指数变化之间呈负相关。互花米草扩张致使区域适宜性生境——碱蓬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成为区域生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因素,控制互花米草扩张也将是区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可从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关系的视角为滨海湿地栖息地功能提升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张华兵 甄艳 吴菲儿 李玉凤 张亚楠关键词:互花米草 景观结构 滨海湿地 海洋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海洋环境学”为例 被引量:2 2024年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为高校培养高质量海洋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并深化海洋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等学校涉海专业人才全方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性实践的重要途径。海洋环境学课程是海洋科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开设背景及专业定位决定了对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本文以“海洋环境学”为例,挖掘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与探索,并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以期不断推进润物细无声式“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为新形势下高校涉海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思路和方法。 李宵慧关键词:立德树人 教学改革 低氧胁迫和螺原体感染对中华绒螯蟹存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低氧胁迫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感染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影响,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低氧胁迫后,取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鳃组织加入组织固定液,进行HE染色。在低氧条件下使螺原体感染中华绒螯蟹,计算螺原体拷贝数,并对血淋巴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于长时间低氧胁迫状态下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疏松,出现大量小空泡,鳃轴结构弥散,组织结构被破坏。此外,低氧组的中华绒螯蟹感染螺原体后的死亡速度相对于常氧组明显加快,血细胞内的螺原体数量、线粒体膜电位、血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相较于常氧组均显著升高。以上研究说明低氧胁迫可以加速螺原体的感染,使河蟹死亡速度变快,使血淋巴细胞凋亡和坏死更显著,不利于河蟹的生理生化。 汪雅琴 黄晨 耿超 缪艳阳 陆银月 顾伟 王文 孟庆国关键词:螺原体 低氧胁迫 血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中华绒螯蟹 苏北盆地晚更新世晚期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被引量:3 2021年 通过对苏北盆地周奋剖面沉积物进行粒度、地球化学元素比值、磁化率等指标的分析,结合年代数据,重建了苏北盆地晚更新世晚期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序列。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苏北盆地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经历了2个阶段:阶段Ⅰ:39.6~30.3 cal ka BP期间,气候整体相对湿润,同时也存在冷干波动;阶段Ⅱ:30.3~18.6 cal ka BP,气候相对比较稳定,以冷干为基本特征。苏北盆地湖相沉积物记录的晚更新世晚期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在大趋势上与三宝/葫芦洞石笋、GISP2冰芯等记录有着很好的对应,千年尺度气候事件也能较好的响应H3、H2等冷干事件,表明苏北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古气候环境演化具有全球性特征,同时受太阳辐射驱动下的东亚夏季风系统影响明显。 刘玉 杨佩佩 舒强关键词:苏北盆地 晚更新世晚期 湖泊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