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556 被引量:4,371H指数:22
- 相关作者:张晓燕王继夏王涛雒少锋张双志更多>>
- 相关机构: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内容、方法、情感: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建设的3个维度被引量:5
- 2019年
-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思政课亲和力问题作出强调,这是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思政课的亲和力问题。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亲和力的塑造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内容是根本、方法是关键、教师是保证;因此,应当考虑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3个维度同时发力,真正做到"三亲",即"内容亲""方法亲""关系亲"。
- 殷一博
-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属性被引量:1
- 2019年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发展战略全局高度上,着眼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审视和深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性质而形成的一个重大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一系列的基本属性或本质规定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所创建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 任晓伟
- 关键词:本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根基广大人民群众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审视及转型发展
- 2020年
-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前途命运。由于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状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与时代发展不符、转型出现困难等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培养目标有所脱节、全方位全过程落实不够、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思想、价值、信仰等教育功能,转变“工具化”“理想化”“神秘化”的认识观念,注重人文关怀、道德品质、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 王亮徐鹏苏丹
-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建国70年来共同富裕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基于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角度被引量:6
- 2020年
-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其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这条主线,对共同富裕内涵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按照“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的时代划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相应表现为“政治敌对矛盾——经济供需矛盾——社会供需矛盾”,共同富裕的目标内涵也因此经历了从农民的同步富裕到先富带动后富的差别富裕;再由兼顾公平、统筹发展到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性变迁。可见,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影响共同富裕内涵的发展,决定共同富裕的实现及其程度。
- 郭瑞萍申佳芮
-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
- 核心素养视野下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探析——以云南师范大学思政专业的调研为例被引量:7
- 2019年
- 对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调查显示:在思想上,师范生对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身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对中学政治课教师应具备哪些学科素养看法不一;在培养环节上,教育实习、见习是影响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方式上,未能有效建构和实施"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事实上,师范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未能完全支持其在教学实践中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为此,高校要满足师范生的发展需求,推进适应核心素养培育的变革;加强教学实践,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完善师范生培养方案;抓实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树立师范生正确的育人观;构建和实施"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 李东航廖小明
- 关键词:师范生高师院校
-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能力建设被引量:13
- 2020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生能力建设就是以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发展为目标,把大规模的外部支持有效转化为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内在因素,形成高校思政课自我持续发展的内生能力,从而实现从外部支撑下的大规模扩展到依靠自身力量基础上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最终推动高校思政课在适应世界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实现自增长和自发展。加强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是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过程。目前,在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特殊性与一般性、学科建设和教学建设、守正与创新以及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成长规律新特点的矛盾。这些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在这些矛盾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意识、学科能力和适应现代大学教育变革的教学经验积累。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中,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则集中体现在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水平的能力建设上。
- 任晓伟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高等教育
- 论人民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价值定位与重要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在不懈奋斗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发展人民民主,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形态。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建构了人民政协这一重要制度安排。人民政协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民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人民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优势作用的着力点主要包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提高协商民主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明确协商民主专门机构定位以及强化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 李效武
- 关键词:人民政协
- 对科学社会主义学科逻辑起点的再思考
- 2015年
- 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逻辑起点问题。因此,要对科学社会主义学科逻辑起点进行讨论,就必须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容出发。同时,逻辑起点作为某一理论体系的起始范畴,具有自身的科学规定性。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基本定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逻辑起点的基本规定出发,社会化大生产应当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逻辑起点。
- 张帆
-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社会化大生产
- 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四重逻辑建构及启示
- 2020年
-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贫困群众的立场上,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将对贫困现象的感性认识作为逻辑出发点,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为逻辑内核,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的根源及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以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逻辑旨归,提出破解贫困的思路和方法,为消除无产阶级贫困问题指明了方向。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四重逻辑建构分析,启示我们在研究和解决我国贫困问题时,首先必须具备高度的共情能力,善于观察和感受贫困群众的实际生活;通过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结构,将对贫困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以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精神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消除贫困的他者建构,站在贫困群体的立场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开辟贫困理论研究的新境界,推动我国贫困治理人性化、高效化和持续化发展。
- 谢贤玲
- 关键词:逻辑建构自由全面发展
- 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构想、实践探索和现实启示被引量:2
- 2020年
- 官僚主义是阻碍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顽瘴痼疾,反对官僚主义始终是列宁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在借鉴巴黎公社经验和剖析资本主义国家官僚主义现象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构想,即无产阶级政权机关必须“站在社会之中”而不是“社会之上”,无产阶级必须用实干政府取代官僚政府,无产阶级政权的执政者必须具有公仆意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力求通过改善政权机关来治理官僚主义,主张通过加强民主监督来防范官僚主义,强调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来克服官僚主义。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探索蕴含着深刻的现实启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反对官僚主义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刘维刚杨平
- 关键词:列宁官僚主义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