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作品数:7 被引量:30 H指数:4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细胞外囊泡在牙周炎中的双重作用 2024年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指来源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旁分泌脂质双层亚细胞颗粒,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生物体液中。EVs通过传递各种信号分子,介导牙周组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传递。多项研究报道了来自牙周致病菌的EVs可引发牙周炎,加重对牙周组织的破坏,甚至传播到远隔器官引起全身性疾病。然而,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EVs已被证实可以调节牙周局部免疫微环境,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可被用于牙周炎的“无细胞”治疗。该文阐述了EVs在牙周炎中的双重作用机制,并对EVs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综述。 李晓彤 张玲 张斌 蓝菁关键词:牙周炎 不同表面处理技术影响纤维桩与树脂核粘结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树脂核两者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石英纤维桩与树脂核粘结前分别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处理,然后制备成粘结强度检测试件用以检测粘结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均提高了桩-核粘结强度并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明显(P<0.01);所有组别断裂模式无差别(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均有改善桩-核粘结强度的作用。 吴峻岭 张强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 喷砂 纤维桩 等离子喷涂技术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工程学真空镀膜技术-等离子喷涂技术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用DA9-4钴铬合金制成金属棒以及金属片,并在金属试件上瓷前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Al2O3陶瓷薄膜,对其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棒与VMK95瓷粉烧结生成金瓷棒盘试件用于测定金瓷结合强度;金属片与VMK95瓷粉烧结形成金瓷复合体,分别观察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等离子喷涂镀膜处理后的金瓷结合强度(71.98±15.37Mpa)明显高于对照组(63.66±14.72MpaP<0.01)。结论等离子喷涂技术有改善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作用。 吴峻岭 张强 巢永烈关键词:等离子喷涂 钴铬合金 溶胶-凝胶技术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溶胶-凝胶涂层制备方法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用DA9-4合金制成金属棒以及金属片,并在金属试件上瓷前,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在其表面分别形成一层SiO2和TiO2陶瓷薄膜,对其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棒与VMK95瓷粉烧结生成金瓷棒盘试件用于测定金瓷结合强度;金属片与VMK95瓷粉烧结形成金瓷复合体,分别观察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镀膜后的金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胶-凝胶技术有改善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作用。 吴峻岭 张强 巢永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咀嚼肌紊乱患者疗效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咀嚼肌紊乱患者的疗效。方法 10例咀嚼肌紊乱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和支持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疼痛视觉模拟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比较。结果 TMJ功能障碍指数CMI、肌肉压痛指数PI和功能障碍指数DI明显降低,患者的躯体化、敌意因子明显低于治疗前,疼痛指数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是治疗咀嚼肌紊乱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牛文芝 汲平 王鹏来关键词:生物反馈 心理治疗 纳米过渡性介质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纳米过渡性介质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简称DA9-4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用DA9-4合金制成金属棒以及金属片,并在金属试件上瓷前涂附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金介质2种不同的过渡性介质;金属棒与VMK95瓷粉烧结生成金瓷棒盘试件用于测定金瓷结合强度;金属片与VMK95瓷粉烧结形成金瓷复合体,分别观察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涂附纳米过渡性介质后的金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米过渡性介质有改善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作用。 吴峻岭 张强 巢永烈关键词:纳米材料 烤瓷 钴铬合金 含聚合单体微胶囊的牙科新型自修复抗菌复合树脂合成初探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合成含聚合单体微胶囊的牙科新型自修复抗菌复合树脂,并探讨相关性能,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含聚合单体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微胶囊,分别以0、2.5%、5.0%、7.5%及10.O%质量分数添加至含长链烷基季铵盐新型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填料的复合树脂中,生成含聚合单体微胶囊的牙科新型自修复抗菌复合树脂(新型树脂组),以纳米瓷化复合树脂(TetricN.Cemm)为对照。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各组树脂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每组样本量为6);单刃v形切口梁法测试各组树脂断裂韧性及自修复效率(每组样本量为6),同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引入7.5%聚合单体微胶囊时,新型树脂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96.4±14.3)MPa和(6.2±1.1)GPa,与对照组[分别为(99.1±11.9)MPa和(6.1±1.1)G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聚合单体微胶囊质量分数为7.5%和10.0%时,新型树脂的自修复效率分别为(66.8±7.0)%和(79.3±9.7)%;扫描电镜示愈合面有黑色不规则薄膜覆盖。结论含聚合单体微胶囊的牙科新型自修复抗菌复合树脂具有较强的自修复功能,展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吴峻岭 张强 朱婷 葛建华 周传健关键词:复合树脂类 弹性模量 微胶囊 自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