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中心

作品数:30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赵炜疆潘洪超林金飞马志奎赵璇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江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5篇小鼠
  • 5篇胶质
  • 5篇垂体
  • 4篇脊髓
  • 4篇胶质瘤
  • 3篇噬菌体
  • 3篇迁移
  • 3篇细胞迁移
  • 3篇菌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分子
  • 3篇MPTP
  • 3篇NEUREG...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原代培养
  • 2篇神经调节因子
  • 2篇神经修复
  • 2篇噬菌体展示

机构

  • 30篇汕头大学
  • 6篇江南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丽水学院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8篇赵炜疆
  • 5篇申延琴
  • 3篇潘洪超
  • 3篇刘洋
  • 3篇林金飞
  • 3篇马志奎
  • 3篇秘勇建
  • 3篇赵璇君
  • 3篇余洋
  • 2篇谢琳
  • 2篇唐丹阳
  • 2篇张庆慧
  • 2篇房萍
  • 2篇李桂林
  • 2篇彭素萍
  • 1篇田慧敏
  • 1篇匡晓燕
  • 1篇李霞
  • 1篇林凌云
  • 1篇梁婷婷

传媒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神经肿瘤...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遗传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北方药学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噬菌体展示技术因其高效、实用、便捷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抗原表位分析、抗体制备、药物筛选、疫苗研制以及免疫学疾病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现将近年来PDT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秘勇建马志奎赵炜疆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在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2012年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L1CAM)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其功能包括细胞黏附、细胞迁移、细胞生存、轴突的导向以及髓鞘形成。近年来,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检测到L1CAM的异常表达,其中包括恶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s)以及胶质瘤干细胞(glioblastoma stemcells,GSCs)。L1CAM在肿瘤细胞上的异常表达,不仅可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迁移,还可阻碍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增强肿瘤细胞的抗药性。然而,由于GSCs的存在,使得GBMs治疗难以根治且术后容易复发。L1CAM在GSC中的高表达为我们研究GBMs发病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此,本文对近年来L1CAM和GSCs有关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展望L1CAM抗体在治疗GBMs上的前景。
唐丹阳赵炜疆
关键词: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胶质瘤干细胞恶性胶质瘤
实验性大鼠垂体泌乳素腺瘤主要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以泌乳素腺瘤居多,约占颅内肿瘤15%。雌激素诱发大鼠泌乳素腺瘤模型已广泛用于泌乳素腺瘤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研究。本综述以实验性泌乳素腺瘤大鼠模型为基础,从分子学角度对肿瘤发生、发展主要机制进行阐释,包括:大鼠泌乳素腺瘤一般生物学特性、实验性泌乳素腺瘤细胞增生机制、血管生成机制以及实验性治疗策略。实验性泌乳素腺瘤大鼠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澄清泌乳素腺瘤发生机制及新型有效药物开发,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张昊赵炜疆
关键词:泌乳素腺瘤细胞增生血管生成
成年斑马鱼脊髓修复中脑内vegf基因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斑马鱼具有很强的脊髓损伤后修复的能力,但是目前机制尚不明确。为研究斑马鱼脊髓修复过程中大脑对脊髓的可能作用与影响,本文采用成年斑马鱼脊髓损伤模型,检测了其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frowth factor,vegf)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成年斑马鱼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以及原位杂交技术,在成年斑马鱼脊髓损伤后4 h、12 h、6 d、11 d检测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frowth factor,vegf)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年斑马鱼脊髓损伤以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损伤急性期(4 h、12 h)在脑内呈现显著性升高(P<0.05),而在神经修复期(6 d)脑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则呈现恢复趋势,在损伤后11d此基因出现显著性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成年斑马鱼脊髓损伤后,短期内高表达vegf基因可能为修复中血管的再生提供有利的刺激与内环境,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和修复的逐渐完成,此基因则呈现恢复直至下降的趋势。
张烨谢琳房萍林金飞张治华申延琴
关键词:神经修复斑马鱼
APPswe小鼠β淀粉样斑块与胶质细胞激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APPswe转基因小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的表达相关性,进一步明确AD中β淀粉样斑块在神经胶质细胞激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9只12月龄APPswe AD小鼠,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FC中Aβ、GFAP以及Iba-1表达,并分析Aβ与GFAP和Iba-1水平的相关性;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分别评价不同大小Aβ斑块分别与GFAP和Iba-1的共染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D小鼠前额叶皮质中Aβ水平高,则GFAP和Iba-1信号水平也较高;反之,Aβ水平低,GFAP和Iba-1的表达水平也较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β水平与GFAP(R=0.6677,P<0.05)和Iba-1(R=0.8257,P<0.05)的水平呈正相关,且与GFAP相比,Iba-1显示出与Aβ水平更高的表达相关性。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免疫荧光双标法结果亦表明小鼠PFC中较大的Aβ斑块所在区域GFAP或Iba-1荧光信号强度及范围亦大于较小的Aβ斑块所在区域GFAP或Iba-1荧光信号强度。结论:AD小鼠前额叶皮质中Aβ水平与GFAP和Iba-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表明Aβ形成在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段鸣锐黄佩芝欧官用方州沈辉帆乔新宇赵炜疆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神经炎症GFAP
RNA干扰细胞黏附分子L1表达逆转胶质瘤U251细胞多药耐药
2013年
背景与目的:细胞黏附分子L1(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L1CAM)是一种跨膜黏附蛋白,在神经系统发育及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L1CAM表达,并探讨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针对L1CAM的小干扰RNA(siL1)和阴性对照siRNA(siCon)转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胶质瘤U251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siCon的胶质瘤U251细胞)、实验组(转染siL1的胶质瘤U251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U251细胞中L1CAM、MRP1、DAKT及pERK1/2等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检测L1CAM对顺铂(cisplatin)和PI3K/AKT抑制剂LY294002抑制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抑制L1CAM表达对U251细胞系中AKT磷酸化情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L1CAM、DAKT、pERK1/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但实验组多药耐药蛋白MRP1表达量以及Bcl-2α/Bax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实验组顺铂和LY294002对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提示抑制L1CAM表达后细胞对顺铂和LY294002的敏感性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内AKT磷酸化信号明显降低。结论:RNAi抑制L1CAM表达能增强顺铂和LY294002对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PI3K/AKT和MAPK信号激活,一定程度上可逆转胶质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余洋刘洋赵炜疆
关键词:SIRNA胶质瘤U251LY294002多药耐药
细胞粘附分子在C57BL/6小鼠垂体的表达与分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几种不同细胞粘附分子(CAMs)(NCAM、L1和CHL1)在C57BL/6小鼠垂体的表达与分布。方法:C57BL/6小鼠经心脏灌注取垂体,行NCAM、L1和CHL1免疫荧光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垂体NCAM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L1(P<0.01),但未检测到CHL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CAM广泛表达于垂体前叶,L1选择性表达于垂体前叶细胞和神经垂体,CHL1荧光信号仅见于垂体中叶。结论:NCAM、L1和CHL1在C57BL/6小鼠垂体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其在垂体组织中的分布亦有区别,提示这些CAMs在垂体中的作用不同。
赵炜疆赵璇君彭素萍潘洪超马志奎申延琴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C57BL/6小鼠垂体
雌性Wistar-Furth大鼠动情期间垂体前叶内源性neuregulin-1的表达变化(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雌性Wistar-Furth大鼠发情期不同时段垂体前叶neuregulin-1(Nrg1)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RT-PCR观察雌性Wistar-Furth大鼠不同发情期间垂体Nrg1亚型及其内源受体ErbB-2及ErbB-4mRNA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质水平垂体前叶及后叶Nrg1亚型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明确表达Nrg1的垂体细胞,并观察垂体前叶Nrg1及磷酸化ErbB-4的分布。此外,研究雄性恒河猴垂体前叶Nrg1及ErbB-4共表达。结果结果显示在大鼠动情周期Ⅰ(E1)和动情周期Ⅱ(E2),部分Nrg1亚型,尤其是Ⅲ型Nrg1mRNA表达水平较高,与E1andE2期垂体前叶Western blotting结果一致。免疫荧光染色表明促性腺激素细胞是垂体前叶Nrg1的主要来源。E1andE2期垂体前叶Nrg1分布广泛,同时伴有ErbB-4受体磷酸化激活。此外,可观察到雄性恒河猴垂体前叶部分Nrg1与ErbB-4毗邻分布。结论雌性Wistar-Furth大鼠垂体前叶有多种Nrg1亚型表达以及Nrg1/ErbB-4信号通路的存在,且与动情周期相关。在雄性非人灵长类垂体前叶存在以Nrg1/ErbB-4为基础的邻分泌机制。
赵炜疆任颂光
关键词:NEUREGULIN-1动情周期垂体前叶
神经调节蛋白1,3和4促胶质瘤细胞迁移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神经调节蛋白亚型NRG1、NRG3和NRG4对不同人胶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U-87 MG、U251及SHG44细胞划痕后,给予浓度0、2、5、10 nmol·L^(-1)重组人源神经调节蛋白。于划痕后0-48 h范围测量细胞迁移率。使用GEPIA数据库分析低级别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神经调节蛋白及受体表达水平变化。结果rNRG1β、rNRG3β和rNRG4β均可不同程度促进U-87 MG、U251及SHG44细胞迁移。rNRG3β和rNRG4β的促迁移作用弱于rNRG1β。低级别胶质瘤样本中NRG1和NRG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rbB2、ErbB3和ErbB4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NRG1、NRG3和NRG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ErbB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rbB3和ErbB4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NRG1、NRG3和NRG4均可不同程度促进胶质瘤细胞迁移。3种NRG亚型在胶质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其原因可能系相应ErbB受体表达水平差异。
乔新宇易三军赵炜疆
关键词:胶质瘤神经调节蛋白U251SHG44迁移
IL-17 differences in 1-methyl-4-phenyl-1,2,3,6 tetrahydropyridine-treated mice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he IL-17 in a murine 1-methyl-4-phenyl-1,2,3,6 tetrahydropyridine(MPTP)-...
赵璇君申延琴
关键词:MPTPMICE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