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201 被引量:788H指数:13
- 相关作者:袁延磊邓睿徐金玲郭冠超黎玉香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表界面调控晶体变化微观机制探索与铬渣治理研究的结合被引量:5
- 2017年
- 铬作为首要战略金属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我国铬资源匮乏,但同时铬渣污染问题严重,亟需解决。本文阐述了目前对铬渣进行解毒处理和对其中的铬提取处理这两大类技术的优缺点和所面临的瓶颈,指出对铬渣的物相及铬的赋存状态进行深入的微结构分析是实现铬渣中铬有效提取的核心关键。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铬渣微结构分析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本研究团队将表界面调控晶相/晶面变化的微观机制的研究认识用以指导铬渣中铬的提取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这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实现铬渣变废为宝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 刘炜珍郑嘉毅吴智诚刘章斌林璋
- 关键词:铬渣资源回收微观结构晶体生长
- 自掺杂污泥碳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被引量:1
- 2019年
- 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阴极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剩余污泥为前驱体,在碳化前通过连续添加苯酚来对污泥进行驯化,热解后得到自模板、自活化及N、P、Fe自掺杂的多孔类石墨烯碳材料.结果表明,污泥经苯酚驯化后,微生物得到富集,含碳量显著提高,N、P、Fe等元素大大增加.热解温度升高能提高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但过高的温度会使杂原子掺杂量减少,从而降低氧还原催化活性.其中,800℃下煅烧得到的污泥碳(PSC-800)比表面积为402.4 m^2·g^(-1),远高于未驯化污泥碳(SC-800)的262.4 m^2·g^(-1).光电子能谱(XPS)数据表明,PSC-800具有较高的杂原子掺杂量及含铁量,形成了吡啶氮、石墨氮等氧还原活性位点.在碱性条件下催化4电子的氧还原反应,初始电位为0.93 V,高于SC-800的0.89 V及其他温度煅烧的污泥碳(PSC-600:0.75 V,PSC-700:0.87 V, PSC-900:0.91 V).极限电流密度与商业铂碳相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抗甲醇毒性.
- 叶雅丽冯伟明李格雷振超冯春华
- 关键词:氧还原电催化
- 不同温度下氨对疫病动物尸骸废水厌氧消化的影响
- 2017年
-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疫病动物尸骸废水,研究了反应器由中温(35℃)逐步升至高温(55℃)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升温至45℃和55℃时,厌氧处理效率显著降低,将有机负荷由35℃时的6.0 kg COD·(m^3·d)^(-1)降至55℃时的2.4 kg COD·(m^3·d)^(-1)并没有得到恢复,高温厌氧COD去除率相比中温下降了24%,甲烷产率下降了33%,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s)增加了1.9倍.升温过程中,厌氧产甲烷菌受到了游离氮(FAN)的抑制导致甲烷产率显著降低.当温度由35℃升至55℃时,反应器p H值由7.63升至8.22,FAN由98 mg·L^(-1)升至340 mg·L^(-1),VFAs由235 mg·L^(-1)积累至684 mg·L^(-1),p H、FAN和VFAs三者的协同作用导致反应器在高温状态下处于"抑制稳态".与中温厌氧相比,高温菌对FAN的耐受性更强.当p H值为8.2时,FAN对中温菌的IC50为324 mg·L^(-1),对高温菌则达到453 mg·L^(-1),但这一优势不能抵消升温所引起的FAN抑制效应.这是疫病动物尸骸废水高温厌氧消化效率显著低于中温的主要原因.
- 李平李平木合塔尔.吐尔洪吴静朱凤霞吴静吴锦华
- 关键词:厌氧消化甲烷产率
- 环境因素对针铁矿光解泰乐菌素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正确评估抗生素的环境风险,了解抗生素在水环境中自然光转化的规律,考察了抗生素的初始浓度、pH值、离子强度及腐殖酸对针铁矿光降解泰乐菌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针铁矿光解泰乐菌素的速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而与泰乐菌素的初始浓度及离子强度成反比;同时,腐殖酸的存在有助于光解作用,而且腐殖酸的浓度越高,泰乐菌素的光解速率越快.泰乐菌素在针铁矿上的光解作用可能包括溶液中的均相反应和针铁矿表面的异相反应两个过程.在评估抗生素的环境风险时,应当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其转化过程的影响.
- 郭学涛杨琛曾晓明党志胡芸
- 关键词:针铁矿泰乐菌素光解腐殖酸
- 三元氧化体系中协同效应与羟基自由基产率关系的研究
- 2016年
- 本研究构建了VUV-US-O_3三元氧化体系,以水杨酸(SA)为分子探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器联用测定分析三元氧化体系的·OH产率.结果表明,各氧化体系的氧化能力排序为VUV/US/O_3>VUV/O_3>US/O_3>VUV/US>O_3>VUV>US,120 min内对应的SA去除率分别为96.27%、83.57%、74.80%、68.88%、50.67%、36.06%、8.60%,组合体系显示出了明显的协同效应;VUV/O_3、VUV/US和US/O_3中检测出羟基化产物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2.32、7.51、4.47μmol·L^(-1),较VUV、US、O_3单独氧化产生的羟基化产物浓度(分别为5.22、0.34、3.61μmol·L^(-1))更高,推测各二元氧化体系中的协同效应主要是由·OH产率增加而引起;将US加入VUV/O_3体系中构成VUV/US/O_3三元氧化体系后,可加速O_3溶解并提高·OH最高产率至22.24μmol·L^(-1),使VUV/US/O_3氧化能力进一步提高.
- 洪添张利华胡勇有陈元彩程建华陈源波
- 关键词:紫外光超声臭氧水杨酸羟基自由基
- 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尾水被引量:13
- 2018年
- 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磷的去除能力有待改善。前置反硝化与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的硝化作用完成快速且充分,但试验对比发现前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比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更好,前者的TN去除率可达53%,明显高于后者40.8%的TN去除率,可见,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能够改善微生物反硝化缺乏碳源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脱氮效率。最后,经过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后的尾水能够满足反渗透处理的进水要求。
- 娄宏伟邱兵陈元彩邵思城雷鑫
-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回用水深度处理生物脱氮
- 壳聚糖联合聚合氯化铝强化混凝除藻的参数优化被引量:12
- 2019年
- 为增强饮用原水中藻类的混凝去除效果,以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壳聚糖(CTS)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及CTS和PAC的投加顺序对CTS联合PAC混凝除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为45~55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40mg/L、PAC 1.19mg/L、原水pH值7.5、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6.1%(实测值为95.7%);混凝去除水华鱼腥藻(叶绿素a含量为80~90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25mg/L、PAC 2.00mg/L、原水pH值7.9、先投加CTS后投加PAC,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7.9%(实测值为97.0%).当原水pH值9.0时(模拟高藻原水的碱性环境),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的最佳投药顺序均为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实测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94.9%和95.3%;混凝铜绿微囊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40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215元/m3,混凝水华鱼腥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24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149元/m^3.
- 梁韩英程晓薇李俊鹏杨学强潘伟斌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响应曲面法壳聚糖聚合氯化铝混凝
- 制备工艺对 La 改性湿式氧化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CWAO(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以过量浸渍法制备催化剂,以水样COD Cr去除率和脱色率表征催化剂的活性,以催化剂使用后处理出水中溶出的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表征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多组分催化剂的金属组分构成为Cu、Fe、La,m(Cu)∶m(Fe)∶m(La)为1∶1∶2,35℃下动态共浸渍8 h,450℃下焙烧3 h,由此制备得到Cu-Fe-La/FSC催化剂.应用该催化剂,以CWAO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废水COD Cr去除率和脱色率可分别达到79.1%和98.9%,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使用该催化剂处理后的废水中Cu、Fe、La、Al的溶出量(以ρ计)分别为6.1、2.4、2.2、3.2 mg/L,说明金属元素的溶出量较低,催化剂的稳定性较高.
- 张永利韦朝海王庆雨尚玲玲
- 关键词:LACWAOFSCCODC溶出量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环境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被引量:2
- 2022年
- 发展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希望所在,培养新经济急需的以及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环境通识教育课程中,秉承理工结合和科工并重的教学理念,构建了“课堂讲授—见习实验—社会调研”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考核机制和缩小教学班规模等改革,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趣味材料和典型环境问题及案例分析,引入实物教学和课堂实验并设置专门的专业实验室见习课,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开展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编写的配套教材出版后在全国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
- 卢桂宁易筱筠杨琛黄少斌吴平霄
- 关键词:理工结合
- Zn/Pd对2,2’,4,4’-四溴联苯醚的降解探究
- <正>1.引言多溴联苯醚(PBDEs)被广泛用于电器电子产品的塑料高聚物中,它有209种同系物。尽管PBDEs已经被禁用,但是在环境中仍然普遍存在,过去30年中,环境中多溴代联苯醚的水平呈指数增长。在环境中重要的多溴代联...
- 徐永烨王锐卢桂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