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 作品数:115 被引量:308H指数:9
- 相关作者:左渝萍曾建涛焦庆昉王旎程梅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医科大学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藤黄节杆菌ATCC21606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藤黄节杆菌(Arthrobacter luteus,A.luteus)ATCC 21606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短杆状的放线菌。该菌分泌的溶菌酶(Lyticase)能够有效裂解酵母细胞壁,同时能分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luⅠ和热稳定的黄嘌呤氧化酶,但目前还没有该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相关的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对A.luteus ATCC 21606菌株的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再利用SOAPdenovo、GeneMarks等软件对基因组进行组装和组分分析;接着与COG、GO、KEGG、NR、Swiss-Prot和CAZy数据库比对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并利用antiSMASH软件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最终得到大小为4209480 bp的全基因组序列,GC含量为74.68%,共预测到编码基因3741个。基因序列已提交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RQIK000-00000。本研究首次报道了A.luteus ATCC 21606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后续该菌株的功能基因、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及比较基因组学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 谷璐婷李凌彦孔道春易发平
- 关键词:溶菌酶全基因组测序基因注释基因簇
- UHRF1调控雌激素受体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 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泛素样含PDH和环指域1(UHRF1)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表达比率的影响,探讨UHRF1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3-1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CPAP中UHRF1、ERα和ERβ的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用Scrambled siRNA、UHRF1 siRNA处理BCPAP细胞,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ERα和ERβ的mRNA表达;MTT、Transwell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结果与Nthy-ori3-1细胞相比,BCPAP细胞中UHRF1和ER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ER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Scrambled siRNA组相比,转染UHRF1 siRNA的BCPAP细胞中ERαmRNA表达降低(P<0.05),ERβmRNA表达升高(P<0.05);转染UHRF1 siRNA的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降低(P<0.05)。结论UHRF1可上调ERα/ERβ的表达比率,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 许琳婉张潞渝苟茜邱伊波刘智敏
- 关键词:ERΑERΒ甲状腺乳头状癌
-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霉素诱导SD大鼠造模,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12周末时,采用HPLC-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量;常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结果:12周末时,DM模型组大鼠血浆Hcy的含量明显增加,肾皮质CTGF表达显著升高,肾组织AngⅡ含量显著增多,肾重/体重、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显著增高,肾脏超微结构改变明显。氯沙坦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DM模型组(P<0.01),肾脏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较轻。结论:氯沙坦对DM大鼠肾脏形态和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李小彦武文明栗俊杰廖飞陈全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氯沙坦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重组蛋白F3T7的亚克隆、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初步鉴定
- 2007年
- 目的:克隆编码F3T7的DNA序列,获得融合蛋白F3T7,研究其F3T7的功能。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ET32a(+)-F3TwM法测定F3T7的抗血管活性。结果:F3T7具有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能力,并抑制其增殖和新血管生成。结论:初步表明F3T7仍具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新血管生长的能力。
- 刘洋何爱彬李甲初蒋雪曾昭淳
- 关键词:亚克隆抗血管生成
-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Ⅰ基因克隆与表达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o escherichia coli,ETEC)定居因子CFA/Ⅰ,检测重组表达的ETEC CFA/Ⅰ。方法:以质粒pBV220为基础,构建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免疫原性实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天然蛋白相同,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菌具有免疫原性。结论:CFA/Ⅰ基因的成功克隆为今后的ETEC CFA/Ⅰ候选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 黄雪萍王勇罗耀玲冉丹霞马永平宋方洲
- 关键词: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 大鼠、豚鼠和金黄地鼠的尿液蛋白质组比较
- 2018年
- 生物标志物是指与生理或病理变化相关的可监测的变化。尿液作为机体的一种排泄物,不受稳态机制的调节,可以反映机体的多种变化。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疾病过程,监测疾病的变化,并为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大鼠作为常用的模型动物并非所有疾病的优势模型动物,因此比较大鼠与其他动物的尿液蛋白质组,从而为其他疾病选择优势模型动物提供线索。文中通过膜上酶切切成肽段再通过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偶联技术(LC-MS/MS)分析肽段信息,比较大鼠、豚鼠和金黄地鼠的尿液蛋白,结果显示3种鼠的尿蛋白数量不同,在机体不同系统中表达情况不同,参与的生物功能也不同。这为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优势模型动物提供了依据。
- 倪娜吴建强李梨高友鹤
- 关键词:动物模型金黄地鼠
- 维生素A缺乏大鼠红系祖细胞表面N连接型糖链结构改变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阐明维生素A缺乏(VAD)引起大鼠红系祖细胞(EPC)表面N连接型糖链结构改变从而导致EPC增殖分化障碍的机理。方法:经3H-甘露糖掺入和结合外切糖苷酶的系列凝集素柱层析和凝胶过滤,研究VA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和脾细胞条件培养液(BMSCM和SCM)对正常大鼠EPC表面N糖链结构的影响。结果:VAD大鼠的BMSCM和SCM可致:3H-苷露糖掺入EPC表面N糖肽的总量减少;高甘露糖型和杂合型糖链结构比例增大,复杂型的糖链结构比例下降;而在复杂型糖链中,二天线糖链的比例和不含分叉型N-乙酰基葡萄糖(B-Gn)和核心岩藻糖(C-Fuc)的组分降低,含B-Gn或C-Fuc或同时含B-Gn和C-Fuc的组分增大。结论:VAD可能影响造血生长因子(IL-3和GM-CSF等)的表达/活性,因而导致EPC表面糖链的异常以及EPC增殖分化障碍。
- 马涛李廷玉王亚平刘渝瞿平姜蓉
- 关键词:维生素A缺乏红系祖细胞
- 高原短期暴露男性返回低海拔地区后脱适应期性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高原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后性激素的变化。方法:对参加玉树(海拔3 700m)抗震救灾116d后返回平原的613名官兵(观察组)在返回后的第2、15、30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放射免疫竞争法分析其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的浓度。未到高原的140名官兵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返回平原第2、15天T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第30天T含量略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返回平原第2、15、30天E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返回平原第30天E2含量明显低于第2、15天的含量(P<0.05),但第15天与第2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年男性高原短期暴露返回低海拔地区后,血清T水平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并出现过度重新调整现象,E2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由于E2缺乏与骨质疏松相关,应避免过度训练引发骨损伤。
- 杨磊杨有利周其全唐萃
- 关键词:性激素睾酮雌二醇
- 低氧对分化型甲状腺癌KAT和WRO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氧对分化型甲状腺癌KAT、WRO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以氯化钴(CoCl2)模拟细胞低氧微环境,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筛选CoCl2的最适作用浓度;倒置显微镜观察低氧下细胞的形态特征;Western blot检测低氧0、3、6、12 h后KAT和WRO细胞中HIF-1a蛋白的表达及低氧6 h后KAT和WRO细胞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CoCl2最适作用浓度为150μmol/L,低氧使KAT和WRO细胞逐渐获得了间质细胞的形态特征。低氧6 h后,KAT和WRO细胞中HIF-1a蛋白的表达达峰值,与低氧0 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组KAT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WRO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HIF-1a可能通过下调E-cadherin、上调Vimentin而促进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KAT和WRO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使其获得侵袭、转移潜能。
- 贾朝莉刘智敏曾得康杨俊艳龙方懿刘小花
- 关键词:甲状腺癌分化型低氧诱导因子上皮间质转化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
- CRISPR/Cas9技术敲除faf1基因对斑马鱼软骨及肌节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faf1基因,并研究faf1基因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斑马鱼faf1基因设计并制备gRNA,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gRNA与Cas9 mRNA混合注入斑马鱼单细胞胚胎中,通过酶切和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发生突变的F0代斑马鱼,将其与野生型斑马鱼外交得到F1代杂合体斑马鱼,检测其可遗传突变类型,并用显微镜观察、记录每一代斑马鱼表型。结果成功制备了faf1 gRNA和Cas9 mRNA。位于faf1 6号外显子的gRNA(gRNA6)能使faf1基因发生移码突变。筛选出可遗传突变类型(mutant 1,MU1)并观察到该杂合突变型斑马鱼有体细胞色素沉积延迟,受精后第4天开始尾部肌节出现"结节样"表型以及头颅缩小、舌骨小角角度增大等颅面软骨畸形的变化,并于受精后8~9 d死亡。结论利用CRISPR/Cas9敲除该基因产生了新的表型,即色素沉积延迟及尾部肌节部位出现"结节样"变化。
- 刘菁梁森袁志黄慧哲
- 关键词:斑马鱼软骨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