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 作品数:9 被引量:10 H指数:1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第23太阳活动周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对中低纬地磁场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用特征向量分析法对第23太阳活动周天津静海磁场强度水平分量H的时均值进行研究,分析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的地磁效应(简称扇形效应)对中低纬地磁场H分量日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纬扇形效应为3~11 nT,在太阳活动高年扇形效应达到最大值(约11 nT),低年达到最小值(约3 nT).太阳活动高年扇形效应引起的地磁H分量值变化与太阳活动低年的情况相反,但是扇形效应在夏季对地磁H分量的影响较小.太阳活动高年扇形效应日均值的增减与上升年的相反,与下降年相同,夏季扇形效应平均增量最小且无规律.春、夏和秋三个季节的扇形效应最大值都出现在太阳活动高年,冬季的扇形效应在太阳活动峰年一年后才出现最大值(约11 nT).在太阳活动低年(或高年),当扇形磁场背离(或指向)太阳时,夏季扇形效应白天引起地磁H分量增大(或减小),夜间导致地磁H分量减小(或增大),其他季节全天都会导致地磁H分量减小(或增大).用特征向量推断行星际磁场扇形极性的符合率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高达60%,在冬季为55%. 李仲怡 乐贵明 裴世鑫关键词:行星际磁场 地磁效应 特征向量 基于SABER的平流层顶温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2021年 利用SABER探测器2002—2017年超过一个太阳活动周的数据,以大气垂直方向上40~60km的最大温度作为平流层顶温度(T_(sp)),分析50°S—50°N T_(s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_(sp)具有明显的纬度特征和季节特征,在赤道和南北半球夏季温度较高,而在南北半球冬季的40°—50°纬度附近温度有最低值.再利用EOF方法分析T_(sp),发现其第一模态的解释率达91%,且时间系数与平流层顶高度相关性最大,为-0.75,与平流层顶臭氧体积混合比相关性约0.49,与日地距离相关性为0.44,与太阳活动性(太阳活动指数,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约0.33.依据该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原始场,发现T_(sp)和平流层顶臭氧体积混合比的纬度变化近似相反;与日地距离的季节变化有明显的负相关,约-0.81,且这种相关性与日地距离有弱的正相关关系;年平均T_(sp)在2002—2017年的变化约为2K,与F10.7的相关系数为0.6,在南北纬20°附近与太阳活动指数F_(10.7)的相关性最大,约0.74. 王淼 李正 吕建永关键词:EOF分析 臭氧 基于卫星观测的上游等离子体β与磁层顶厚度、速度等特征参数关系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Cluster(C3)卫星的观测数据,本文统计分析了2001年至2009年的低纬(GSE坐标系下纬度小于45°)侧翼晨(磁地方时MLT<08)、昏(MLT>16)两侧磁层顶的特征.分别用法拉第残差最小化分析法(MFR分析)和DeHoffmann-Teller分析法(HT分析)计算了磁层顶厚度、运动速度以及平均电流密度等参数.收集了近磁层顶磁鞘侧的β值(等离子体热压磁压之比),并应用瓦伦测试划分了磁层顶的旋转不连续和切向不连续.结果表示,磁层顶的晨昏两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即晨侧磁层顶厚度更厚、运动也更加活跃.上游β值由近日侧到磁尾整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但在昏侧部分区域出现异常升高,通过分析β值对磁层顶厚度和运动速度的影响发现,更高的上游β值对应的磁层顶厚度更薄,运动速度更高,但是上游β的晨昏不对称并不是造成磁层顶厚度和运动速度晨昏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磁层顶参数的晨昏不对称可能并不是由单一的上游参数造成的.最后,高β对研究区域内的磁层顶瓦伦关系有破坏作用. 李宏硕 吕建永 王明 袁换只 周悦基于子午工程台站及CHAMP卫星的区域空间磁场建模研究 基于子午工程[1]测点等161个地面磁测数据,50个CHAMP卫星高度实测数据,并结合高空处的50个IGRF12补充测点,基于三个高度的数据首次建立了地磁场三维曲面Spline(3D Spline)模型。在境外添加了39... 冯彦 蒋勇 姜乙 刘宝嘉关键词:地磁场 三维模型 CHAMP卫星 文献传递 基于CHAMP卫星与地面矢量数据联合建立中国地磁模型 被引量:6 2017年 首先对地面台站以及CHAMP卫星的矢量磁测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12个子午工程台站最新的磁测数据,并利用第十二代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2)对不同数据归算至统一时间点,再结合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M4)计算并移除主磁场、磁层磁场、电离层磁场、感应磁场及较为微弱的环形场,最后通过球冠谐(SCH)模型联合建立了中国地区岩石圈磁场(地磁要素X、Y、Z和总强度F)的球冠谐模型(SCH2000),结合IGRF12得到了中国地磁模型(CGRF2000).建模同时考虑了测点数据海拔高度的影响,并讨论了截断阶数的选取以及边界效应的控制问题.通过比较均方偏差(RMS),认为8阶SCH2000模型可较好地反映中国地区岩石圈磁场,其分布与SCH1936、CM4以及Taylor多项式模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位置和强度来看,SCH2000模型所反映的岩石圈磁场更为准确,而与CM4存在一定差异,除了测点不同,截断阶数也是原因之一.通过验证,SCH2000模型各要素随高度的变化与CM4模型较为一致,所建立的CGRF2000与IGRF12模型的分布也较为相似. 冯彦 孙涵 蒋勇 安振昌 姜乙 刘宝嘉 黄娅 张华 武业文关键词:地磁场 CHAMP卫星 不同地磁活动水平下电离层H+上行的半球对比研究 使用FAST/TEAMS仪器在第23太阳活动周下降相的数据,从地磁活动水平的角度,分别分析在磁静日(Kp≤2+)和磁扰日(Kp≥3+)时南(SH)、北半球(NH)高纬(>50°)电离层H+的上行强度,计算其上行率和净上行... 赵凯 蒋勇 门可佩 黄林峰 傅帅关键词:电离层 氢离子 文献传递 极区电离层在磁坐标系下的世界时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太阳活动低年2007—2010共计4年的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 Climate satellite)掩星观测数据,在修正地磁纬度-磁地方时标系下(地磁坐标系),计算了极区电离层平均电子含量(mPEC)表征极区电离层的世界时(UT)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磁坐标系下南北极区电离层UT变化特征明显,主要是由于极区的太阳光致电离区域随UT变化所致。以mPEC表征的极区电离层电子密度UT变化规律呈正余弦型,在南北极约有12小时的相位差;南极的UT变化强度要大于北极,约是北极的2~3倍,这些特征主要归因于地理轴与地磁轴的夹角在南极大于北极。通过与地理纬度-地方时坐标系下mPEC的UT变化特征对比,发现地磁坐标系下的UT变化强度更大,原因是地磁坐标系下极区电离层的UT变化是太阳光致电离叠加水平输运调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理坐标系下极区电离层UT变化主要由水平输运产生。 武业文 刘瑞源 张北辰 胡红桥 慈颖 姜明波 吕建永关键词:极区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夜侧极区电离层对流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 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super Dual Aurora Radar Network,SuperDARN)高频雷达、北半球IMAGE地磁台链以及南极中山站的极光观测数据,研究电离层对流对2012年7月14日一个行星际激波扰动事件的响应.在18:10 UT行星际激波到达地球并与磁层相互作用触发地磁急始和磁层亚暴,SuperDARN雷达观测到北半球夜侧极区电离层对流显著增强,观测视野覆盖黄河站的Hankasalmi雷达观测到从激波到达地球至18:33 UT,电离层F层出现剧烈扰动,雷达回波数明显增多,并出现局部对流速度反转现象.18:33 UT之后,观测到F层出现三块速度高达600 m·s^(-1)的逆阳运动不规则体.而与Hankasalmi雷达地磁共轭的南半球Kerguelen雷达探测到的回波主要来自E层,回波数量几乎无变化,但是Kerguelen雷达观测视野内的中山站全天空光学成像仪观测到极光活动显著增强.南北半球夜侧电离层观测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它们分别处于极夜和极昼. 刘琼琼 胡红桥 吕建永 刘建军 刘瑞源关键词:行星际激波 SUPERDARN 极光 行星际磁场By对弓激波影响的MHD结果 2020年 利用全球磁流体模拟的结果,本文研究了行星际磁场By对弓激波位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行星际磁场By绝对值的增大,弓激波的日下点距离、旋转对称张角、南北非对称性以及旋转非对称性均随之增加.其中,By对弓激波日下点距离的影响可达5 R E左右.东向By和西向By对弓激波位型影响具有对称性,东向By和西向By大小相同时弓激波日下点距离、旋转对称张角以及旋转非对称性参数均相同,而南北非对称性参数大小相同正负相反.行星际磁场By占主导时弓激波尾部横截面在南北方向上拉伸,并且拉伸程度随着By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弓激波尾部横截面的拉伸现象与磁声波马赫数密切相关. 王明 于超 于超 袁换只 周悦 刘子谦 虞超 顾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