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16 被引量:535H指数:13
- 相关作者:陶立彬胡鹏曹春晖武文竹丁源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桑椹采后自溶过程中的质地与细胞壁结构变化被引量:7
- 2018年
- 将果实采摘后发生果肉变软、溶解、流汁,甚至糜烂的现象称为果实自溶。为了解桑椹采后自溶现象发生与质地参数及细胞壁结构变化的关系,对大10和白玉王2个果桑品种的桑椹进行采后自溶指数、质构参数及细胞壁组分、细胞膜透性与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分析。4℃低温贮藏过程中,2个果桑品种桑椹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呈下降变化,而自溶指数均明显上升,即果实的硬度、弹性、咀嚼性与自溶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3项参数均能较好地反映桑椹采后的质地特性。黏附性和内聚性均能较好地反映因细胞壁结构变化而导致的桑椹采后自溶现象:采后桑椹的黏附性上升,与细胞壁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细胞壁组分发生了降解;采后桑椹的内聚性下降,与细胞膜透性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研究结果证实质地多面分析(TPA)参数可以评价桑椹采后质地变化和自溶现象。此外,桑椹采后自溶时,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活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壁结构变化,导致果实质地软化,这种变化在2个果桑品种间存在差异。
- 姜建中蔡冲崔旭红翁连娟李若南
- 关键词:桑椹降解酶
- 功能基因组技术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3
- 2020年
-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化学杀虫剂通过参与昆虫自然选择,诱导其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昆虫抗药性的增加,近年来随着杀虫剂的广泛使用,抗药性已成为植物保护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由基因变异引起的昆虫抗药性进行解析已成为可能,在现今大多数昆虫抗药性研究中,功能基因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候选基因调控抗药性机制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双元基因表达技术--GAL4/UAS技术、基因干扰技术--RNAi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这3种有助于阐明昆虫抗药性分子机制的功能基因组技术,综述了这3种功能基因组技术在近几年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讨论了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在完善的功能基因组技术支持下为昆虫抗药性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 陈皓彭威韩宝瑜
- 关键词:昆虫抗药性RNA干扰技术
- 茶树花香气及茶叶气味对中华蜜蜂的引诱效应被引量:13
- 2020年
- 我国茶园面积约占全球的60%,茶树花已成为我国主要植物蜜源之一,尤其在秋冬季。茶树花招引蜜蜂的机理尚不清晰,遂以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为试虫,以8个国家级良种茶树的鲜花、茶树花主要香气组分和茶鲜叶重要挥发性组分为味源,用Y形嗅觉仪进行行为测定,结果表明:①在0.25—5.00 g质量范围内,不仅8个良种茶树的鲜花明显引诱该蜂,而且每种茶树花质量为某一确定值时,其引诱的蜂数与CK(洁净空气)引诱的蜂数差异显著(P<0.05);②在茶树花27个主要香气组分中,发现苯乙酮(10^-6 g/mL)、芳樟醇(10^-6、10^-2 g/mL)、莰烯(10^-4 g/mL)、顺-3-己烯-1-醇(10^-10 g/mL)、α-法尼烯(10^-6、10^-4、10^-2 g/mL)、癸醛(10^-6 g/mL)、β-紫罗兰酮(10^-6 g/mL)、亚油酸(10^-4、10^-2 g/mL)、顺-2-戊烯-1-醇(10^-4 g/mL)和苯甲醛(10^-2 g/mL)显著引诱该蜂(P<0.05),而水杨酸甲酯(10^-2 g/mL)、橙花醇(10^-2 g/mL)和辛醛(10^-6 g/mL)排斥该蜂(P<0.05);③在茶鲜叶24个重要挥发性组分中,发现十八醇(10^-4 g/mL)、正辛醇(10^-2 g/mL)、吲哚(10-6 g/mL)、柠檬醛(10^-2 g/mL)、薄荷醇(10^-6 g/mL)、β-石竹烯(10^-4 g/mL)、薄荷酮(10^-4、10^-2 g/mL)显著引诱该蜂(P<0.05),而邻甲苯酚(10^-2 g/mL)、香茅醇(10^-6 g/mL)、1,3-丙二醇(10^-2 g/mL)、α-松油烯(10^-6 g/mL)和正戊醇(10^-4 g/mL)排斥该蜂(P<0.05)。认为:茶树花气味及其主要香气组分和茶鲜叶主要挥发性组分显著引诱中华蜜蜂,尤其是茶树花香气组分中含量分别超过20%的苯乙酮和芳樟醇强烈引诱该蜂,导致花季时期广袤的茶园及其中的茶树花对该蜂具有强大的引诱效应。
- 吴国火崔林王梦馨李红亮韩宝瑜
- 关键词:茶树花花香苯乙酮芳樟醇中华蜜蜂
- 铁皮石斛梢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对其防治效果
- 2023年
- 梢枯病是浙江省武义县寿仙谷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铁皮石斛的产量与品质,而鉴定枯梢病的病原菌是有效防治该病害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铁皮石斛染病组织培养、病原菌分离纯化,柯赫法则验证、形态学观察与基因序列比对分析(Alta1、EF-1α、RPB2、ATP、His 3)等,明确了引起浙产铁皮石斛梢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1628代谢产物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为0.461%(体积浓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7和14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8.35%和65.97%,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50%多菌灵。本研究明确了铁皮石斛梢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获得能够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微生物抑菌物质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为后续浙产铁皮石斛梢枯病的防治提供了实践依据。
- 雷承泽张诺宋阳俞晓平申屠旭萍
- 关键词:铁皮石斛枯梢病病原菌鉴定链格孢菌
-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定量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因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点而成为发现、验证生物标志物及对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近年来,LC-MS在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在定量肿瘤生物标志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设计原理开发出多种定量方法,逐步实现了对高度复杂样品中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准确定量。本文从用于定量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LC-MS分析中的质谱扫描策略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的主要定量方法进行总结。
- 樊小雪翟睿楚占营朱曼曼雷喜梅宋雨蒙武利庆江游戴新华方向俞晓平
- 关键词:蛋白质肿瘤标志物
- 褐飞虱过氧化物酶基因NlPOD1的克隆、鉴定及功能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过氧化物酶基因NlPOD1的分子特性、表达模式和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褐飞虱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NlPOD1基因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qRT-PCR技术检测NlPOD1在褐飞虱不同发育时期(卵、1-5龄若虫和初羽化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不同组织(头部、脂肪体、血淋巴和肠道)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不同微生物(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1×10^(7)/mL)注射感染褐飞虱5龄若虫不同时间后的诱导表达模式;利用RNAi技术沉默褐飞虱5龄若虫NlPOD1基因,并通过生物测定分析NlPOD1基因沉默和接种金龟子绿僵菌(1×10^(8)/mL)后褐飞虱的存活率及致死中时(LT_(50))。【结果】获得褐飞虱NlPOD1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Z682107),其开放阅读框长2049 bp,编码682个氨基酸,含有一个典型的动物亚铁血红素过氧化物酶结构域(An_peroxidase domain),且N端包含一段由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lPOD1与半翅目其他昆虫的POD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POD亲缘关系最近。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NlPOD1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卵期表达量最低,5龄若虫中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NlPOD1在褐飞虱5龄若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肠道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头部和脂肪体中的;微生物诱导表达模式表明,与注射PBS的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诱导48 h内各时间点NlPOD1在褐飞虱5龄若虫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导下,NlPOD1表达量均呈现先上调后回稳的态势。RNAi分析结果显示,显微注射ds NlPOD1可显著抑制NlPOD1的表达水平。通过RNAi抑制NlPOD1表达后褐飞虱5龄若虫存活率不变,但注射ds NlPOD1联合金龟子绿僵菌感
- 李慕雨王彦丹王正亮俞晓平
- 关键词:褐飞虱过氧化物酶RNA干扰
- 褐飞虱自噬相关基因NlATG13的表达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自噬参与多种细胞生理过程,自噬相关蛋白ATG13是ATG1/13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在启动自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ATG13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中发挥的功能,评估其作为害虫防治靶标的潜力。【方法】基于褐飞虱转录组数据,利用RACE克隆褐飞虱NlATG13的cDNA全长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NlATG13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RT-qPCR检测其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1-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和不同组织(5龄若虫头、胸、中肠和脂肪体以及刚羽化雌成虫的卵巢)中的表达模式。通过显微注射ds NlATG13至3龄若虫进行RNAi敲减NlATG13的表达,探究其对褐飞虱生存和中肠细胞自噬的影响;利用RT-qPCR检测RNAi 4 d时3龄若虫中糖原合成与代谢通路相关基因NlGSK 3,NlGS和NlGP的表达量。【结果】克隆得到NlATG13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MF805752),其开放阅读框长1203 bp,编码一个含40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GenBank登录号:AWW05678.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纳入分析的物种中,NlATG13蛋白与半翅目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和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的ATG13蛋白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NlATG13在褐飞虱3和5龄若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1-2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中的;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NlATG13在5龄若虫头部和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胸部的表达量最低。RNAi结果显示,与ds GFP对照组相比ds NlATG13处理组中褐飞虱中肠细胞中存在明显的糖原颗粒积累,NlGS,NlGSK 3和NlGP的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组织ATP含量显著降低;褐飞虱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处理第10天时褐飞虱存活率下降到41.4%,而ds GFP对照组的存活率保持在85.6%的较高水平。【结论】RNA干扰NlATG13基因对褐飞虱的生存和中肠细胞自噬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NlATG13基因具有作为褐飞虱防治靶标的潜力。
- 吴建艮矫启启俞飞飞郑园园陈桐桐郝培应俞晓平
- 关键词:褐飞虱RNA干扰基因克隆自噬
- 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9年
- 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在不断完善其防御反应,同时植食性昆虫也在选择压下不断适应植物防御反应。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反应存在多样性。昆虫能够利用其唾液中的效应因子抑制或弱化植物防御反应,激活其肠道中的某些特异性蛋白阻断植物防御性次生代谢物的产生或者将其直接降解,以及通过其携带微生物间接抑制植物防御反应。此外,昆虫还能够通过产卵、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识别植物防御物质等方式适应植物的防御反应。本文综述了植食性昆虫如何利用各种效应因子适应寄主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
- 赵婵张蓬军余利星俞晓平
- 关键词:植食性昆虫植物防御反应协同进化微生物
- 褐飞虱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NlCSP4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Clip丝氨酸蛋白酶(clip-domainserineprotease,CSP)是广泛存在于昆虫体内的一类结构保守、功能多样的蛋白质水解酶类,在昆虫生长、发育和免疫等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克隆并鉴定获得一个褐飞虱CSP编码基因NlCSP4(GenBank登录号:OK018340),其cDNA序列全长1911bp,编码63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69.29kD,等电点为9.02。NlCSP4蛋白N端包含一段由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和一段由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clip结构域,C端具有CSP蛋白家族典型的Tryp_SPc结构域,且其中包含特异性保守的His-Asp-Ser催化中心三元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lCSP4与其他同属半翅目昆虫的CSP在NJ进化树上聚为一支,而与鳞翅目昆虫CSP亲缘关系较远。qRT-PCR分析显示,NlCSP4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其在雌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且高龄若虫期(4龄和5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期和1~3龄若虫期;NlCSP4基因在褐飞虱雌成虫脂肪体、肠道和卵巢中均有表达,且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丝状病原真菌)诱导72h内NlCSP4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但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短时间(36h内)诱导效果不明显。显微注射NlCSP4基因dsRNA可显著抑制褐飞虱5龄若虫NlCSP4的表达水平。生物测定试验表明,NlCSP4干扰后褐飞虱5龄若虫存活率显著下降,且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的抵御能力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褐飞虱NlCSP4在宿主生长发育和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可作为开发RNAi介导的褐飞虱防控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潜在靶标。
- 邬伟程依情王正亮俞晓平
- 关键词:褐飞虱RNA干扰
- 褐飞虱与抗性水稻互作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褐飞虱与抗性水稻互作的基因表达谱变化规律,从中筛选并鉴定关键基因.[方法]采用RNA-Seq技术,进行了4个不同褐飞虱种群以及5个世代TN1转接RHT种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获得了差异表达的基因信息,...
- 郝培应朱家骏陆潮峰冯娅琳俞晓平
- 关键词:褐飞虱水稻基因表达谱基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