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作品数:554 被引量:2,261H指数:22
相关作者:何明升李峰井世洁郑卫东许书萍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0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4篇经济管理
  • 195篇社会学
  • 171篇政治法律
  • 49篇文化科学
  • 34篇哲学宗教
  • 14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学
  • 5篇艺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7篇社会
  • 40篇社会工作
  • 33篇司法
  • 28篇社会学
  • 22篇政府
  • 21篇法律
  • 20篇网络
  • 19篇实证
  • 18篇宗教
  • 18篇法治
  • 15篇文化
  • 14篇政治
  • 14篇犯罪
  • 12篇大学生
  • 12篇少年
  • 11篇社会转型
  • 11篇阶层
  • 10篇养老
  • 10篇司法社会工作
  • 7篇社会治理

机构

  • 493篇华东政法大学
  • 13篇上海大学
  • 11篇复旦大学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浦东干部...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上海开放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41篇井世洁
  • 40篇童潇
  • 34篇李峰
  • 28篇何明升
  • 20篇李俊
  • 19篇郑卫东
  • 15篇王媖娴
  • 13篇张坤
  • 11篇杨旭
  • 11篇马姝
  • 10篇张海
  • 9篇许书萍
  • 8篇孙沛东
  • 8篇郭慧玲
  • 8篇张海东
  • 8篇杨义凤
  • 7篇李干
  • 7篇张粉霞
  • 7篇田思路
  • 7篇张伟

传媒

  • 1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篇探索与争鸣
  • 10篇社会工作
  • 8篇学术交流
  • 8篇甘肃社会科学
  • 8篇社会科学前沿
  • 7篇学习与实践
  • 7篇南京邮电大学...
  • 6篇中国青年研究
  • 5篇兰州学刊
  • 5篇河北法学
  • 5篇社会科学家
  • 5篇劳动保障世界
  • 4篇社会
  • 4篇学术界
  • 4篇法学
  • 4篇当代青年研究
  • 4篇开封教育学院...
  • 4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9篇2024
  • 24篇2023
  • 24篇2022
  • 21篇2021
  • 25篇2020
  • 30篇2019
  • 37篇2018
  • 35篇2017
  • 50篇2016
  • 45篇2015
  • 20篇2014
  • 29篇2013
  • 39篇2012
  • 30篇2011
  • 27篇2010
  • 22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5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婚姻进入的现代性困境被引量:4
2012年
西方学者主要从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解释人们的婚姻进入问题。将这种理论框架放在中国的情境下进行实证检验,强调工作单位、性观念和人口流动对婚姻进入的影响,在自变量中增加了工作单位、性观念开放程度这两个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家庭背景和个人经济能力的条件下,工作单位对婚姻进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三资企业工作对婚姻进入具有明显的延迟效应,性观念较开放程度和人口流动对婚姻进入具有阻碍作用。工作单位、性观念和人口流动三者与婚姻进入的关系表明中国当下的婚姻进入陷于某种现代性困境。
孙沛东
关键词:性观念人口流动
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元素——基于枫桥经验的分析
2018年
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50余年,受到毛泽东、习近平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其精神内涵和核心要素充满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色,既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地方经验,也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纵观枫桥经验的历史发展过程、基本理念和具体做法,包含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当代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意蕴,充分体现了我国历史传统和基层群众的伟大智慧,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治理道路的独特性和生命力。这种独特性和生命力主要表现为治理任务吻合时代主题、全覆盖的治理模式、刑民不分和调解优先的立体法治以及以群众路线为媒介的官民互动和基层自治。
易益典
关键词: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
新型乡村社区治理模式构建——基于苏南Y村“村社协作型”的个案被引量:24
2015年
走向多元化的村庄社会不但为嵌入"市场因素"治理模式提供了契机,而且也为借助于全面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创新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动力源"。合作社组织兴起和发展,给乡村治理秩序重建加入了新的博弈主体。苏南地区Y村正是借助于市场化政策将村级集体经济资本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成立了"产权社会化"的股份合作社组织,并围绕着村级治理变革,妥善处理合作社与村党组织、村委会等组织之间关系,重构治理主体之间的信任、规范和组织网络,从中实现治理主体的"优化组合",最终形成"村社协作型"社区治理模式,促使村庄走向"强发展,强治理"格局。
井世洁赵泉民
关键词:合作社组织
论“春秋决狱”中的“司法审查”因子被引量:2
2016年
在现存的"春秋决狱"事例中,只有一例是董仲舒直接以儒家经义对抗君主命令做出的超越法律的判决,而仅此一例又可证明中国古代自然法思想的践行,其他五例都是运用儒家经义解释实在法律,进而深化或细化法律规定、纠正法律的偏颇或者弥补法律的缺失。中国古代"引经决狱"的事例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不是枉顾法律、非法司法的司法恣意,相反,却是一个依凭"高级法"理念,通过运用解释技术进行司法造法,进而试图以司法制衡立法、限制行政的"能动司法"图景。"春秋决狱"中内含的"司法审查"因子能为我们提供一种传统法律资源,为破解社会转型期产生的"良性违宪"或"公民不服从"难题提供借鉴。
黄德启
关键词:春秋决狱高级法司法审查公民不服从
消费者合同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研究之动因在于格式条款之现实必要性与司法之困境之矛盾与悖论。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消费者合同中的格式条款。
孙文斌
关键词:格式条款消费者合同
基层社区精细化治理分析——以黄浦区“重塑老城厢”为例
2020年
“重塑老城厢”行动提供了一个理念、制度、实践深度融合的精细化治理案例。案例表明,城市精细化治理需要一套环环相扣的精细化治理体系,而其核心要义是“制度”与“生活”的紧密交融。在当前的政社关系格局下,地方政府主动转变行政理念,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整合治理资源,推动治理权力重心下移,促进社会自组织成长,并基于现实生活寻求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的社会化水平,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郑卫东桑毅
高校毒品预防教育的对策——基于大学生毒品认知及易染原因的调查被引量:16
2013年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自编了《大学生毒品认知问卷》和《大学生毒品易染原因问卷》,对上海市5所大学的615名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体型不满、异性交往受挫、学习疲劳、自我不满、对毒品好奇及同伴劝诱均是大学生吸毒的易染原因;大学生的拒毒能力和对毒品危害性的认知呈显著相关。因此,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的开展亟需有序开展。诱发动机为起点、提升内部的抵抗力为核心、转换角色为视角以及利用网络的力量为手段,既可以遏制毒品在大学生中的蔓延,同时也能发挥大学生在毒品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许书萍
关键词:毒品预防教育
超越化约主义:对宗教信众行动与认同研究路径的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从实证主义的角度来看,在已有的关于个体行动与认同的探讨中,诸多先行成果在研究思路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化约主义倾向和逻辑上的缺失。行动研究主要体现为过度社会化和低度社会化两种化约化。同时,在引入"嵌入性"的理论框架对此进行完善后,行动中的认同因素就须进入分析的逻辑。社会认同研究则表现为对其形成机制和内容探讨的过分简化,以及仅以态度为取向的化约化。基于此,作者认为在已有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宗教信众行动的分析有必要引入社会网络结构、认同凸显等变量。
李峰
关键词:社会认同社会网络
社区矫正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
社区矫正是我国近年来行刑制度改革的一项新尝试。而社区矫正青少年作为社区矫正人员中的主体人员,是指属于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服刑人员。由于矫正对象特殊的身份和在矫正期内必...
井世洁
关键词:社区矫正青少年社会支持身心健康
高流动与水平化:青年人就业新趋势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以滚雪球抽样法,对190名青年人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今青年人就业呈现出职业流动加快、职业地位提升水平化的现象。年龄、岗位培训、工作年限对青年人职业流动频率有显著影响;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于青年人职业流动频率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与青年人职业流动频率没有显著影响。青年人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即使有职业地位的提升,也一般体现在薪酬待遇的改善,而在管理层级方面的提升较少。
孙伟力
关键词:青年就业高流动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