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区域经济
  • 10篇区域间
  • 5篇经济关系
  • 5篇经贸
  • 4篇统筹
  • 4篇统筹区域
  • 3篇地区间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统筹区域发展
  • 3篇能源
  • 3篇核电
  • 2篇电站
  • 2篇循环经济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区域间投入产...
  • 2篇核电站
  • 2篇概率安全分析
  • 2篇GDP增长

机构

  • 26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作者

  • 26篇张晓华
  • 17篇张阿玲
  • 15篇黄伟
  • 5篇刘滨
  • 2篇吴中旺
  • 2篇梅启智
  • 2篇郭建兵
  • 1篇何建坤
  • 1篇李玉娥
  • 1篇段茂盛
  • 1篇奚树人
  • 1篇张希良
  • 1篇王玉成
  • 1篇陈文颖
  • 1篇韦志洪
  • 1篇缨正强
  • 1篇翼树人
  • 1篇谢钢
  • 1篇方敏
  • 1篇陈迎

传媒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财贸研究
  • 1篇经济科学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科学.经济....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统计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能源研究通讯

年份

  • 4篇2006
  • 17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 2篇1995
  • 1篇198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间优化发展模型构建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及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区域间优化发展模型。试图通过该模型的构建,来预测和规划我国区域间的发展关系,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优化目标。区域间经济关系将是统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所不容忽视和需要研究的一大主题。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被引量:31
2006年
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何建坤刘滨陈迎徐华清郭元胡秀莲张希良李玉娥张阿玲陈文颖韦志洪段茂盛张晓华吕应运
关键词:气候变化
我国区域间产业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通过研制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表,首先以30个产业划分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各区域各产业总产品值占相应各区域内所有产业总产品值的比率、相应各区域各产业的增加值率,接着再以8个产业划分为基础,分析比较各区域各产业在生产结构上的特点,从而揭示出各区域的产业主要特征状况.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
我国统筹区域发展之路探索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协调各区域间的经济关系,使各区域的经济在保持适度差距的情况下能得到迅速有效的发展,是我国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提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过。本文通过对我国过去区域发展的简单回顾和当前区域经济形势的分析,从区域间经济关系出发,探索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说明良好的区域间合作交流互补关系,是我国今后在统筹区域规划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关系协调发展
300MW核供热站的概率安全分析
翼树人梅启智吴中旺谢钢顾金王玉成张晓华郭建兵缨正强
完成了200MW核供热站(HD-200)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安全相关系统(中间回路系统、余热去除系统、注硼系统、应急电力系统)的故障树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回路系统的循环泵运行失效、余热去除系统的压缩空气系统的失效、注硼系统贮...
关键词:
关键词:核电站核供热软件包
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是分析和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关系、比较各区域产业间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基础。过去,我国在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区域本身的特点、优势和给予的优惠政策上,而对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在全国首次研制了产业分类齐全、区域划分科学合理的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并借助该模型的研制结果分析了我国区域间产业的经贸流动关系,说明了当前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其内在机制和表现特征,希望该项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今后更科学地规划区域经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出贡献。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关键词:区域间经贸实证研究区域经济关系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合理度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With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trade volumes become more and more large.Taking full advantages of themselves,different regions get win-win benefits by learning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their weakness in economic and trading activity that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A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the rationality also exists in the structure of exchange products in regional industry.To inquire into its rationality is helpful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as well as 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Applying the connected model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this article is to have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rationality of exchange products structure in China’s regional industry.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贸经贸交流区域间区域经济一体化
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合理度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产业贸易量也越来越大,各区域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间产业经贸交流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达到了区域间产业经贸交流的双赢。如同国际贸易一样,一国区域之间产业经贸产品的结构也同样存在着合理性问题。探讨区域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本文将通过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各区域之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的合理度进行实证研究。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贸
我国区域间产业GDP增长的溢出效应比较分析被引量:17
2005年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重在对区域间产业布局和关系的调整与规划。当前我国各区域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下,都在奋力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飞速地向前发展着,西部需要开发,中部需要崛起,东北需要振兴。然而,摆在我们现实面前急需要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是否真能带动全国的发展,各区域之间在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中相互间的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强,各自的受益又如何。本文将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区域间的这种GDP相互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透视区域间GDP增长中的溢出强度和关联效应。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关键词:GDP增长区域间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趋势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为给中国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分析预测了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状况。采用了国际间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与人均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消费强度、人均电力消费、交通用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大幅度增长;中国未来GDP能源强度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电力消费和油品消费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张晓华刘滨张阿玲
关键词:能源需求能源强度电力需求石油安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