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炜
- 作品数:32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细胞片技术的应用现状
- 2012年
- 组织工程的概念最先是由化学家Langer及外科医师Vacantil在1980年代后期提出[1]。组织工程主要研究组织和器官的再生与形成,利用工程学与生物科学的原理及应用,在一个类似组织与器官形状的生物材料中种入细胞,使细胞在材料上生长成新的组织与器官,以供修复人体的组织缺损。近年来已经通过组织工程方法获得了许多种类的组织[2],例如软骨[3]、心瓣膜[4]和血管[5]等用于修复相应组织、器官。然而,传统组织工程方法仍存在诸多缺点,包括材料在生物体内降解引起的炎症反应[6-7]、细胞附着于材料上的低效性[8]及无法控制的细胞-生物材料间交互作用[9]等,限制了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为了更好地解决材料与组织生物相容性的问题,日本东京女子大学的Yamato与Okano教授等提出细胞片技术(cell sheet technology,CST)的方法[10-12]。细胞片技术将细胞在特殊培养皿培养,获取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蛋白水解酶,可生成具有天然的细胞外间质的完整细胞片。
- 刘珍伶付炜付炜王伟
- 关键词:细胞附着组织工程方法生物材料生物科学蛋白水解酶细胞外间质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Leydig细胞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以共培养技术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Leydig细胞分化的可行性,为儿童睾酮分泌不足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酶消化法分别分离获得hUCMSCs和小鼠Leydig细胞,用Transwell培养板隔离共培养诱导hUCMSCs向Leydig细胞分化,单纯hUCMSCs培养作为对照。诱导2周后,对诱导后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细胞诱导2周后,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黄体生成素受体(LH,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及21-羟化酶(P450c21)的mRNA呈阳性表达,而对照组呈阴性。Westernblot检测诱导后细胞,未发现Leydig细胞特异性酶的阳性表达。结论通过体外共培养,有可能将hUCMSCs诱导分化为Leydig细胞。
- 范继桃付炜何晓敏孙杰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LEYDIG细胞共培养分化
- 不同转染方式用于modRNA转染人脂肪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 2024年
- 目的筛选更优的转染方式,探讨其用于modRNA转染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hADSC)并表达特定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2种电转染方式Optimization4及Optimization6和脂质体转染试剂RNAiMAX,将modGFP转染到hADSC中去。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和荧光显微镜分析,比较不同转染方式的转染效率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细胞死活染色,评估转染后24 h细胞的存活情况;将更优的电转方式与RNAiMAX用于modVEGFA转染hADSC,收集其培养24 h的上清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成管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并与基质胶混合后注射于裸鼠皮下,通过大体观、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其在体内促进血管再生的情况。结果Optimization6电转转染hADSC的效率为87.75%±1.52%,高于Optimization4转染组(80.85%±1.48%)和RNAiMAX转染组(81.80%±1.08%),且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分析均表明电转染方式的蛋白表达优于RNAiMAX脂质体转染。3种转染方式对细胞的毒性均较小,无统计学差异。与RNAiMAX相比,Optimization6电转能更高效地介导modVEGFA转染hADSC,能更好地促进体外hUVECs成管和迁移,皮下血管再生的效果也更佳。结论相比于RNAiMAX和Optimization4电转染,Optimization6电转方式转染hADSC的效率更高,蛋白表达高效,且能在体内外快速高效促进血管再生。
- 李凯祥罗润娇于新迪刘明璐卢婷婷王湘莹王会景付炜王伟
- 关键词:电转染脂质体人脂肪干细胞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索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多能性,利用GiWi法在体外将其分化为心脏前体细胞,再继续分化为心肌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对所获得的心脏前体细胞和心肌细胞进行分化效率及形态学鉴定。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利用TTC染色、超声心动图评估造模情况。将心脏前体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边缘区,术后1周、4周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利用HE、Masson染色评估梗死区域大小以及纤维化程度;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心脏前体细胞的体内存活及分化情况。结果人诱导多能干细胞高表达干性标志物OCT4、SOX2、Nanog以及Tra-1-60。心脏前体细胞的体外分化效率高达77.8%,表达心脏前体细胞特异性标志物Isl1;并可进一步分化为心肌细胞,其效率高达83.3%,同时高表达cTnT、α-actinin等心肌特异性标志物。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TTC染色见梗死区发白,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体内移植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细胞组心功能改善明显,心室扩张减弱,纤维化减轻;移植细胞体内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结论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脏前体细胞体外分化效率高,体内移植后可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可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 罗润娇艾雪峰李凯祥卢婷婷刘明璐陈颖王湘莹王会景付炜付炜
-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心肌梗死细胞移植
- 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构建小鼠背侧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
- 2024年
- 目的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控制烧伤强度及面积,并摸索最适能量强度,制备皮肤浅Ⅱ度至深Ⅱ度烧伤模型。方法首先通过50 mJ、80 mJ能量强度的CO_(2)点阵激光对小鼠进行造模,得到两组不同能量强度的烧伤模型;观察造模后烧伤部位表面皮肤变化情况,在造模后0、3、7、14 d拍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析伤口愈合率;随后,对不同时间点所取烧伤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对不同时间点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发现,两组的激光打孔深度、毛囊再生情况及瘢痕生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两组间胶原蛋白再生情况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发现,80 mJ能量强度对小鼠皮肤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更符合深Ⅱ度烧伤模型特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CO_(2)点阵激光在小鼠背部构建出皮肤组织再生明显障碍的背侧深Ⅱ度烧伤模型,并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其损伤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估,最终筛选出80 mJ的能量强度用于构建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有望为烧伤病理生理研究及皮肤组织再生药物筛选提供新工具。
- 王湘莹卢婷婷李凯祥曾俊文王会景王伟邓丹付炜
- 关键词:皮肤损伤
- 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镶嵌治疗是一种于围手术期应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模式,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内外科相互独立封闭的治疗方式,构建了心内外科共同协作的桥梁。由于是建立在手术与介入两种相对成熟手段的高起点基础之上,近十年来镶嵌治疗得到飞速发展,其治疗方向越来越趋向于患儿低龄化以及疾病复杂化。本文将主要介绍近年来其在治疗新生儿期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 罗凯付炜郑景浩
- 关键词:心脏病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特征及促成熟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derived cardiomyocytes,hiPSC-CMs)为心脏修复、心脏药物测试、体外心脏建模等提供了理想细胞来源。但hiPSC-CMs与心肌细胞相比并不成熟,表现在缺乏某些特定基因表达,结构、代谢、电生理不成熟,Ca 2+处理水平低等方面。许多研究都聚焦于促进hiPSC-CMs成熟的方法,包括生化刺激、物理刺激、共培养、3D培养、miRNA等。本文对hiPSC-CMs特征及其促成熟方法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 刘明璐(综述)王伟付炜(审校)
- 关键词:心肌细胞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 2014年
-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性先天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方法有了更多选择。目前广泛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影像学诊断的检查主要包括超声心动图、CT、MRI、心导管检查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等。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该文将对近年来几种影像检查在临床上如何选择应用做一综述。
- 罗凯付炜郑景浩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超声MRI心导管检查产前超声检查
- 应用血管脱细胞基质膜片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脱细胞基质膜片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获取成年猪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剔除内膜和外膜后,切成20μm厚、1.5cm长、1cm宽的薄片,经脱细胞处理后,接种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利用"三明治"法构建成管道状的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并于8周后取出进行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力学检测,评价形成血管效果。结果动脉血管切成膜片后很容易将细胞脱除干净,细胞外基质成分如弹性蛋白和Ⅰ型胶原得到很好的保存。经"三明治"法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植入裸鼠皮下8周后可以形成良好的管道样结构,接种的平滑肌细胞深入到管道内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结论利用血管脱细胞膜片可以较好地解决脱细胞不完全和细胞接种不到血管壁内部的问题,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付炜付炜薛继鑫殷猛殷猛郑景浩王伟
- 关键词:血管
- 利用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构建组织工程化气管补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讨以胶原/聚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作为支架材料复合肋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气管补片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及培养2月龄新西兰兔肋软骨细胞,取第二代肋软骨细胞种植于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然后利用"三明治"法构建成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4周再植入裸鼠背部皮下,4周后取出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评价组织成软骨效果。结果扫描电镜显示肋软骨细胞在该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细胞材料复合物在体内培养4周后已形成类软骨样组织,组织学检查HE染色可见有大量软骨陷窝形成,甲苯胺蓝、番红O染色可见有大量软骨基质分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表达提示该组织含有软骨组织特有的Ⅱ型胶原。结论 Collagen/PLCL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对于兔肋软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复合肋软骨细胞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类似于正常透明软骨组织,适合于构建组织工程化气管补片。
- 何晓敏付炜付炜王浩刘珍伶冯蓓王伟殷猛王伟
- 关键词: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