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鸾
- 作品数:39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苏北地区规模化猪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灭活疫苗效果评估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通过调查苏北地区规模化猪场ETEC的流行情况,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研制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的优势血清型菌株的灭活疫苗,以期对苏北地区ETEC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苏北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3-30日龄的仔猪新鲜粪样、肛拭子及小肠组织样,分离出ETEC,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耐药性测定、小鼠致病力测定;最后通过动物免疫试验研究优势血清型菌株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从2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病料562份,通过PCR鉴定及测序得到141株ETEC;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出85株菌的O抗原血清型,其中08、0101和0128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1.2%(52/85),其他血清型包括09、03、020、0148、0149等;分析141株ETEC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得出分离株对新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高度耐药,耐药率均高达80%以上;对恩诺沙星敏感性较高,敏感率达50.4%(71/141);对多粘菌素B和头孢噻肟中介耐药,占比分别为66%(93/141)和51.8%(73/141);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其中10重耐药的菌株占比最大,为19%(27/141);小鼠攻毒试验测得08血清型强毒株YC-6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1.4×10^7 CFU/只,最低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MLD)为3×10^7 CFU/只;08血清型强毒株YC-6和0101血清型强毒株LYG-3制备的单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均达到100%,因此利用08血清型强毒株YC-6和0101血清型强毒株LYG-3研制二价灭活疫苗,结果显示该二价疫苗对感染不同血清型ETEC小鼠的保护率在83%以上。[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苏北地区ETEC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其优势血清型,并研制出针对对优势血清型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二价灭活疫苗,给临床ETEC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 杨德鸿张鹏于沛欣任建鸾李德志王娟芳孙建和汤芳戴建君
- 关键词: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灭活疫苗
- 蚌埠地区山羊球虫种类的调查被引量:8
- 1999年
- 本文报道在安徽怀远、蚌埠、五河和凤阳县对168只山羊球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检出82只羊感染球虫,感染率48.81%,其中以母羊(60.19%)和羔羊(61.45%)感染率较高。从阳性粪样中共查获9种艾美耳属球虫。卵囊检出率比较高,且占优势的为阿氏艾美耳球虫和小型艾美耳球虫等。
- 陈华张洪顾有方陈德镁任建鸾刘振华沈永林
- 关键词:山羊艾美耳球虫
- 饲料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的O抗原编码基因rfb E和H抗原编码基因fli C分别设计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饲料样品人工污染EHEC O157∶H7后进行增菌培养,利用双重PCR进行检测EHEC O157∶H7。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出目的条带,敏感性可达到100 cfu细菌。双重PCR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饲料中人工污染的EHEC O157∶H7,人工污染饲料样品经4 h预增菌处理后,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0 cfu细菌。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饲料中污染的EHEC O157∶H7,可用于饲料中EHEC O157∶H7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 陈玲王少辉任建鸾诸葛祥凯汤芳戴建君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饲料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F11分布的检测及其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F11毒力基因的功能,根据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毒力基因F11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了毒力基因F11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并以IMT5155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F11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11,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制备免疫血清进行黏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F11基因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率为22.2%(10/45),主要分布于大肠杆菌B2进化群中。利用F11免疫血清进行的Western-blot分析表明,F11可以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正常表达。黏附抑制试验显示,F11免疫血清可以抑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表明F11可能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
- 孟庆美王少辉任建鸾诸葛祥凯陆承平戴建君
-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 奶牛乳房炎四种致病菌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1
- 2020年
- 为了开发检测导致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停乳链球菌这四种重要致病菌的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本研究采用柠檬酸还原法制备10 nm的胶体金溶液,选用优化的10μL 1 mol/L碳酸钾溶液调节pH和5μL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偶联金颗粒,并使用优化的封闭液(10%BSA、0.25%PEG2000、0.05%吐温-20、0.05%Triton-X100)进行封闭,将地高辛抗体和山羊抗鼠二抗分别喷涂在检测线和质控线上,烘干并组装成试纸条,进行细菌的纯培养物和鲜牛奶加样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的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凝胶电泳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最低检测限要比凝胶电泳高10倍,在模拟污染牛奶样品测试中,试纸条仍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比凝胶电泳的高。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核酸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 陈诗胜张正荣任建鸾曾德新薛峰蒋原郭德华戴建君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PCR胶体金
- 用于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致病菌检测的试剂、试剂盒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致病菌检测的试剂、试剂盒及应用。所述检测试剂包括:主要由第一引物和第二引物组成的引物对,所述第一引物和第二引物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
- 薛峰陈诗胜戴建君陈伟蒋原曾德新任建鸾汤芳余晓峰
- 文献传递
- vcrV基因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及Ⅲ型分泌系统1效应蛋白易位的影响
- 2022年
- 【背景】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具有两套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T3SS1通过向宿主细胞分泌效应蛋白发挥致病作用,vcrV基因位于T3SS1编码基因簇。【目的】以vcrV基因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及T3SS1致病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副溶血弧菌POR-1株为参考菌株,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vcrV基因缺失株ΔvcrV和回补株CΔvcrV,比较各菌株在生长性能、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细胞黏附及细胞毒性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3SS1诱导条件下POR-1、ΔvcrV和CΔvcrV等菌株效应蛋白分泌量,进一步利用具有过表达载体pMMB207-vp1683-CyaA的各菌株侵染HeLa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效应蛋白VopR(Vp1683)的易位量。【结果】与基础菌株POR-1相比,缺失vcrV基因不影响副溶血弧菌的生长性能、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细胞黏附等生物学特性,显著降低了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具有过表达载体的POR-1、ΔvcrV和CΔvcrV等菌株效应蛋白VopR的分泌差异不显著,ΔvcrV菌株侵染HeLa细胞的过程中,VopR的易位量显著下降。【结论】vcrV基因参与T3SS1介导的细胞毒性过程,对于副溶血弧菌T3SS1效应蛋白易位是必需的,具有过表达载体的ΔvcrV仍能分泌效应蛋白VopR。
- 李婉君薛婷月廉乐乐任建鸾汤芳薛峰戴建君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
- 用于副溶血弧菌活菌检测的试剂、试剂盒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副溶血弧菌活菌检测的试剂、试剂盒及应用。所述的检测试剂包括:引物对,包括第一引物和第二引物,所述第一引物和第二引物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SEQ ID NO:3所示;以及,探针,其序列如S...
- 薛峰凌南戴建君申进玲蒋原曾德新任建鸾郭晶晶汤芳
- 文献传递
- 猪链球菌9型GZ0565株体外传代的生物学稳定性被引量:2
- 2010年
- 选取猪链球菌9型(SS9)GZ0565株连续传代培养至20代(S1~S20代),用API20Strep生化鉴定试剂条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代次之间进行了比较鉴定。生化试验结果表明,GZ0565株传代稳定性好。以特殊品系的黑色小鼠C57BL/6作为SS9感染的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接种S1、S5、S10、S15和S20代不同稀释度菌液,统计1周内小鼠的死亡数量。结果显示,攻毒后死亡的小鼠具有典型的细菌性败血症病理变化,肝及脑内可分离到革兰氏阳性球菌,短链状,绵羊血平板上呈β溶血,经PCR检测,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的细菌与攻毒菌株为同一种细菌。S1、S5、S10、S15和S20代菌株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3.63×108、6.03×108、2.63×109、1.45×109和8.7×1010。证明SS9GZ0565株经过20代传代培养后毒力相对稳定,可作为疫苗候选株。
- 任建鸾陆承平
- 关键词:猪链球菌9型生化特性半数致死量稳定性
- 荧光标记噬菌体快速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背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引发新生儿脑膜炎和禽类脑膜炎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含K1荚膜大肠杆菌是重要的病原菌。目前,K1荚膜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存在一些弊端。【目的】利用PNJ1809-36噬菌体的宿主特异性建立快速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的方法。【方法】用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PNJ1809-36噬菌体,侵染33株受试菌,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倍比稀释宿主菌DE058,用荧光标记噬菌体侵染,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用荧光标记噬菌体检测8份模拟粪样,测定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测定4℃避光保存4个月的荧光标记噬菌体的效价和检测效果。【结果】33株受试菌中的9株K1荚膜大肠杆菌有8株可见环状荧光,1株未能检出;20株非K1荚膜大肠杆菌以及4株非大肠杆菌属细菌均不能观察到荧光,检测灵敏度达100CFU/mL。8份模拟粪样的检测结果显示,3份含有K1荚膜大肠杆菌的粪样均可见环状荧光,5份不含K1荚膜大肠杆菌的粪样均无荧光。荧光标记噬菌体4℃避光保存4个月后效价无明显下降,检测效果无明显变化,表明该荧光标记噬菌体在4℃避光条件下较稳定。【结论】用荧光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能够在15min内特异、快速、直观地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
- 黄豪圣王许航席静巩倩雯薛峰任建鸾汤芳戴建君
- 关键词:噬菌体荧光标记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