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勇

作品数:45 被引量:171H指数:6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心脏
  • 17篇动脉
  • 17篇瓣膜
  • 16篇手术
  • 13篇置换术
  • 11篇疗效
  • 10篇外科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脏瓣膜
  • 9篇体外循环
  • 9篇外循环
  • 9篇瓣膜置换
  • 8篇二尖瓣
  • 7篇切口
  • 7篇瓣膜置换术
  • 6篇心脏病
  • 6篇小切口
  • 6篇疗效分析
  • 6篇瓣膜病

机构

  • 45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45篇何勇
  • 23篇陈冲
  • 21篇李中杰
  • 19篇刘光强
  • 12篇钟焕清
  • 11篇陈凯明
  • 10篇陈海生
  • 9篇黄志辉
  • 9篇许发珍
  • 8篇黄创业
  • 7篇曹勇
  • 7篇钟志敏
  • 6篇胡楝
  • 5篇陈景伟
  • 4篇谢翠贤
  • 4篇程云阁
  • 4篇邱龙兴
  • 3篇张丽
  • 3篇冼明海
  • 3篇王茂生

传媒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房颤13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连续133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13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用改良迷宫手术路线治疗合并房颤。其中男40例,女93例,年龄21-68岁,二尖瓣置换92例,双瓣膜置换4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56例,同期行血栓清除术47例。术后服用胺碘酮3-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常规心电图。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123例,房扑2例,房颤7例,交界性心律1例,转窦率为92.5%。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112例,房扑6例,房颤15例,转窦率为84.2%。术后12个月窦性心律112例,3例基础心律为窦性有间断房扑发作,房颤18例,转窦率为86.5%。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房颤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曹勇邓元子何勇刘超胡楝
关键词:心房颤动改良迷宫手术双极射频消融术瓣膜置换
234例青少年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病变外科手术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手术效果临床分析,以指导临床实践及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病变青少年患者2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7例,观察组应用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时行瓣环扩大术,其中25例行Nicks法,36例行Konno法,C组56例行Ross法,对照组进行施行传统单纯换瓣膜手术疗法(主动脉瓣环不扩大),术后复查心脏彩超,评估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各手术参数指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3年,观察组的左室质量指数、左室后壁厚度、主动脉跨瓣压差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NYHA等级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心功能NYHA等级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时行瓣环扩大手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快,促进生长发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刘光强张丽何勇许发珍王茂生李中杰陈冲邱龙兴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
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 探讨炎性基因IL-17的多态现象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疗效的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另外纳入未采用华法林治疗的生物瓣置换术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确定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分析两组患者的基因型及临床特点,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治疗与不同的IL-17基因型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运用Kaplan-Meier的生存曲线对携带IL-17rs763780及rs2275913两种基因型患者的生存及疗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IL-17基因型在两组的基因型分布是不相同的.通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763780(OR =2.998,95%CI 1.176~7.639,P=0.023)及rs2275913 (OR=2.936,95%CI 1.198~7.246,P=-0.019)两种基因型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携带rs763780基因型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16%,而携带rs2275913基因型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28%.疗效及生存分析方面,携带rs2275913基因型IL-17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为(37.34±10.90)个月,而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为(54.23±12.4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17rs2275913基因型表达的高低与预后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IL-17的G等位基因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rs2275913基因型与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及预后有着相关性,可作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陈冲何勇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华法林白介素-17基因多态性
112例左心室室壁瘤手术的疗效评价
2014年
目的 评价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择112例患者为对象,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EF和LVEDD等指标,并记录患者存活状况,以评价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患者数量显著增长,Ⅱ级人数大幅减少(P均<0.05).治疗后的EF和LVEDD分别为(38.9±7.4)%、(52.3±5.8) m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1月~3年.本组存活102例(91.07%),死亡10例(8.93%),其中:2例在术后1月因其它疾病突发死亡,4例患者术后3月和5月因肺水肿死亡,4例在术后12月因心衰死亡.结论 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存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是临床上较为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刘光强张丽何勇许发珍王茂生李中杰陈冲邱龙兴
心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心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同期接受心瓣膜置换术联合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心瓣膜置换术加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的心瓣膜疾病合并AF患者,以是否同期联合手术分为两组:联合组,20例;非联合组,23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疗效指标及远期随访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联合组相比,联合组在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明显减低(P<0.05);而远期随访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瓣周漏、复发性AF心律及病死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瓣膜置换术联合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于心瓣膜疾病合并AF患者有良好的术后及远期临床效益。
何勇
关键词:心瓣膜疾病心房颤动心瓣膜置换术双极射频消融术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被引量:51
2005年
目的 总结2 8例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MVR)术的经验。方法 右侧胸壁小切口(4~5cm) +两孔(胸腔镜、升主动脉阻闭钳入孔)。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结果 本组(胸腔镜组)无死亡。与同期一组(常规组) 33例正中开胸法MVR相比,体外循环82~14 6 (96±38)min对80~132 (92±31)min ,升主动脉阻闭37~76 (47±18)min对34~72 (45±13)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8 6~14 8(10. 2±3.1)h对8.3~15. 9(11.3±3.4 )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而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5 0~2 30 (72±2 8)ml对70~4 6 0 (10.8±4 .2 )ml,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8~12 (10.1±2 . 2 )d对10~2 8(15. 6±4 . 2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 5 )。结论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较正中开胸法MVR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陈海生肖明第程云阁钟焕清黄志辉谢翠贤何勇程国栋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胸腔镜辅助微创胸壁小切口心脏停跳液术后呼吸机
123例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全部资料,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123例患者其中死亡1例,消融时间10-1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15)min,体外循环时间(105±35)min,24 h引流量为(455±280)ml,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及食管损伤、脑梗死等并发症,心脏复跳后100例患者为窦性心律、20例为节性心律、3例为房颤心律,术后住院15-20 d,全组均顺利出院,出院后120例获得随访,随访3-36个月,随访率为97.6%,随访期间98例维持窦性心律,占79.7%,房颤标测患者消融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操作。
刘光强张丽何勇许发珍王茂生李中杰陈冲邱龙兴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危冠心病的疗效
2021年
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输血量更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次开胸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相比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可优化手术指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二次开胸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黄创业何勇刘光强李中杰陈冲张开天
关键词:高危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95例再次人工机械瓣置换术
2011年
目的:总结95例再次人工机械瓣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0年4月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3235例,其中95例行再次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本组95例第一次手术均是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中机械瓣功能障碍65例,瓣周漏19例,机械瓣心内膜炎11例,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其中急诊手术35例,限期手术20例,择期手术4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74例,主动脉瓣置换12例,双瓣置换9例,同期行三尖瓣置换13例,三尖瓣成形45例。结果:围术期死亡7例,病死率7.37%,其中有3例是术中无法脱离体外循环机,2例因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死于术后心室颤动(室颤),1例死于术后脑出血、脑疝,其余88例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4年,晚期死亡4例,存活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术后处理,是再次机械瓣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许发珍李志何勇钟焕清钟志敏陈冲陈凯明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FS、E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保护其左心室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何勇刘光强陈冲游荣帆李中杰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疗效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