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丽
- 作品数:180 被引量:660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托珠单抗治疗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治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24例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2级以上的CRS患者给予4~8 mg/(kg·d)的托珠单抗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等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发生了CRS,依据CRS分级标准:1、2级各7例,3级5例,4级2例。CRS患者均表现持续高热,细胞因子及Hs CRP明显升高,其中IL-6升高最为显著。14例2级以上CRS患者经托珠单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温迅速下降,细胞因子、Hs CRP含量逐渐恢复正常,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结论:托珠单抗在CRS治疗中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保证了难治复发MM患者CAR-T治疗的安全性。
- 张亦琳赵万红张王刚刘捷陈银霞曹星梅何爱丽王剑利杨楠杨云古流芳范晓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细胞瘤苗对红白血病荷瘤小鼠抗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观察三种瘤苗抗肿瘤作用。方法:用不同佐剂的三种瘤苗,免疫预防及治疗红白血病荷瘤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小鼠寿命、局部肿瘤、全身脏器反应及病理变化。结果:由灭活细胞、不完全福氏佐剂及细胞因子组成的瘤苗,预防后小鼠成瘤率低,预防及治疗后肿瘤生长速度减慢,存活期延长,与灭活细胞,灭活细胞加不完全福氏佐剂瘤苗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病理可见瘤组织坏死及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各脏器无异常。结论:包含细胞因子的瘤苗是安全、方便、经济、有效的瘤苗。
- 何爱丽赵万红张王刚陈银霞曹星梅王一理
- 关键词:细胞瘤苗红白血病荷瘤小鼠免疫治疗
- 一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表位多肽及其疫苗和制药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表位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表位多肽CP701,能够诱导特异性CTL,在体外对同时表达MLAA‑34和H...
- 白菊何爱丽张王刚王剑利杨云贺军涛
- 文献传递
- 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7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和对照组(应用PBL教学法),通过课堂测试和问卷调查来比较两组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认知程度,评价教学效果及学生反馈。结果 课堂测试成绩比较显示,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评价该教学法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结论 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血液病临床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雷博马肖容刘捷何爱丽张鹏宇王瑾
- 关键词:思维导图PBL血液病学教学
- 改良的CHOPE方案治疗EBV阳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改良的CHOPE方案(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EBV阳性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改良的CHOPE方案联合抗病毒及局部放射治疗,治疗了46例EBV阳性的恶性淋巴瘤。结果:3个疗程评估完全缓解(CR)21例(45.7%),部分缓解(PR)12例(26.1%),8例为稳定状态(SD),5例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达81.2%,46例患者1年总生存率(OS)为78%,1年无病生存率(DFS)69%;3年OS为34.7%,3年DFS为31%。结论:总体而言改良的CHOPE方案治疗EBV阳性淋巴瘤有效,毒副反应可安全耐受,但长期生存率仍然较差,因此对于EBV阳性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强调早期强化疗的基础上应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上议程,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古流芳冯远栋崔晓光何爱丽张王刚曹星梅
- 关键词:EB病毒恶性淋巴瘤生存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用红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显示,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含量均降低,抑制因子显著升高,促进因子降低,且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降低与血小板数的减少呈正相关。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发病机理中存在着红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因此在治疗上应考虑应用免疫调节剂来全面纠正免疫功能紊乱,且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病情的依据之一。
- 何爱丽陈银霞董晋武文漫刘捷
- 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免疫活性
- 基于血清多肽组学的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标记物的筛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筛选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肾脏损害有关的血清多肽,寻找MM患者肾脏损害的早期标记物。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临床上确诊的MM患者伴或不伴肾脏损害的血清多肽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分子量为700-10 000 Da的范围内共获得18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P<0.05),其中表达上调的多肽有7个,下调的有11个。利用内嵌软件将其中区分MM患者是否伴有肾脏损害的能力最强的3个质谱峰建成了1个QC(Quick Classifier)诊断模型,其敏感性为97.14%,特异性为94.12%;其中分子量为3 908.85 Da和3 216.06 Da的多肽在MM伴肾脏损害组中表达明显上调,而分子量为2 990.08 Da的多肽在MM伴肾脏损害组中明显下调。结论:利用血清多肽组学技术获得的与MM肾脏损害有关的多肽,可为临床上早期评估和诊断MM肾脏损害提供新的线索。
- 杨云白菊李维何爱丽王剑利王芳侠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生物标记物
- 沙利度胺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正调控作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本研究观察沙利度胺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增殖、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分泌及其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沙利度胺治疗MM的免疫调节机理。用MTT法检测PBMNC的增殖及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可明显刺激正常人PBMNC中CD8+T、NK细胞的增殖,显著增加IL-6的分泌,减少IFN-γ的分泌,不影响IL-2、IL-10的分泌;在同一效靶比时,5μg/ml的沙利度胺可明显增强PBMNC的杀伤活性(P<0.01),效靶比为40∶1时沙利度胺组杀伤活性最强。结论沙利度胺主要刺激PHA活化后的正常人PBMNC中CD8+T、NK细胞的增殖及IL-6的分泌来增强PBMNC的杀伤活性,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发挥抗骨髓瘤作用。
- 杨云张王刚陈银霞曹星梅何爱丽杨惠云田玮
- 关键词: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调节抗肿瘤免疫
- 小剂量MAE方案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Arc)联合依托泊甙(VP-16)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52例,应用小剂量MAE方案化疗,完全缓解后应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或预激方案巩固。结果: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10例(45.5%)达完全缓解(CR),2例(9.1%)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54.5%;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9例(30.0%)CR,2例(6.6%)PR,总有效率为36.6%。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小剂量MAE方案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
- 何爱丽张王刚曹星梅陈银霞王剑利杨云
- 关键词:疗效毒副作用
-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脂肪肝形成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脂肪肝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1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化疗前后肝脏B超、生化指标转氨酶[肝功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血脂[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h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等水平的变化。结果:在158例患者中,化疗期间共有59例患者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发生率达37. 3%,与化疗前具有显著差异;出现脂肪肝时间为化疗后1. 5~17. 0个月,平均5. 4个月;化疗2. 0~12. 0个疗程出现,平均4. 2个疗程。出现脂肪肝患者从初诊到诊断脂肪肝时体重增长-7. 1~23. 2 kg,平均增长5. 5 kg。不同性别、年龄、淋巴瘤类型之间,脂肪肝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患者肝功转氨酶及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例合并脂肪肝患者在化疗完全结束后3~9个月B超检测肝脏恢复正常,无脂肪肝表现。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可发生肝功损害、血脂异常,部分可发展为脂肪肝,临床医师应认识到脂肪肝危害,及早发现并处理。
- 张亦琳赵万红张王刚何爱丽曹星梅刘捷陈银霞王剑利陈社平杨云马肖容古流芳王瑾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