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东来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民族药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之管见被引量:6
- 2010年
- 文章主要探讨民族药质量标准的可控化体系,以期加强民族药的科学化质量控制,为民族药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现代化、国际化生产奠定基础。全文从民族药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民族药质量控制体系标准化进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 佘东来阿里穆斯申刚义崔箭
- 关键词:民族药质量标准体系指纹图谱
- 新型三唑氮杂环β-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气相色谱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制备了一种新的含氮三唑类β-环糊精固定相2,6-二-O-戊基-3-O-亚甲基-[1-(1,2,4)-三唑基]-β-环糊精,对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相具有较强的色谱分离能力,氯甲苯、二氯苯等难分离的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和含两个手性中心的拟除虫菊酯对映异构体均得到了很好的分离。该固定相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气相色谱固定相。
- 申刚义崔箭杨新玲周美杨佘东来凌云
- 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分离
- 手性选择试剂环糊精与万古霉素对氨基酸对映异构体迁移顺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用毛细管电泳法分别在由两种手性选择试剂,β-环糊精(β-CD)和万古霉素(VMC)所组成的分离体系中,研究了19种氨基酸的衍生物的对映异构体的迁移顺序(EMO)。单一β-CD分离体系由含有不同浓度的β-CD的硼酸盐缓冲溶液组成;二元分离体系由不同浓度比例的β-CD和脱氧牛黄胆酸钠溶液所组成,各溶液的pH值为9.5。单一VMC分离体系含2mmol·L-1 VMC缓冲溶液(pH 7.2);二元VMC分离体系由浓度均为2mmol·L-1 VMC溶液和海美溴铵溶液组成(pH 7.2)。19种氨基酸须先与芴甲氧羰基氯反应使衍生化。结果表明:各氨基酸的对映体在相同或不同的分离体系中的EMO不一致,特别是在二元VMC体系中,氨基酸的EMO完全发生逆转。据此认为,对于目标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可通过用不同的手性分离体系来实现。
- 申刚义佘东来于婉婷高妍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免标记、实时在线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高灵敏传感技术,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重点评述了其在新药筛选和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 申刚义高妍刘越佘东来谷雨龙崔箭
-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药物研究
-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5
- 2010年
- 本文主要以癫痫和局脑缺血再灌注为例,探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同时还说明了真正起作用的是L-氨基酸.
- 佘东来高妍申刚义黄秀兰
- 关键词:氨基酸神经递质癫痫脑缺血
- 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氨基酸和多肽及作用机理研究
- 手性药物对映异构体间的活性差异不容忽视,不同立体构型的药物分子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和生理活性。氨基酸和多肽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样也存在手性。因此,构建一种快速、高效的氨基酸和多肽手性分离方法,对药学、生物学、化学等众...
- 佘东来
- 关键词:药物化学毛细管电泳技术手性分离多肽
- 若干金不换生物碱抗药物依赖的药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赵凤娟徐羽佘东来张严
- 关键词:金不换药物依赖生物碱药理散瘀消肿长江流域
- 万古霉素手性选择剂结合区段灌注技术的氨基酸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被引量:1
- 2012年
- 结合区段灌注技术,以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剂构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体系,研究了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选择的最佳分离条件为:①含3mmol.L-1万古霉素和2mmol.L-1HDB的pH 7为200mmol.L-1硼酸缓冲溶液的分离区段;②灌注长度为压力3.45kPa,时间2.5min。以含2mmol.L-1 HDB的pH 7为200mmol.L-1硼酸缓冲溶液为运行缓冲溶液对19种氨基酸衍生物进行手性分离。试验结果显示其中15对氨基酸对映异构体得到了良好分离。
- 申刚义佘东来张爱芹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氨基酸万古霉素
- 雷公藤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1年
- 雷公藤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但同时也具有很大毒性。文章主要对中药雷公藤在毒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雷公藤基源和毒性物质基础,详细评述了近年来雷公藤毒性反应、毒性作用机制、减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雷公藤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
- 高妍于婉婷佘东来申刚义戴东升
- 关键词:雷公藤毒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