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利
-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新型壳聚糖衍生物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羟丁基壳聚糖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羟丁基壳聚糖组(A组)、3%羟丁基壳聚糖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2只。三组大鼠行L2椎板切除术后,A、B组于硬脊膜外分别注入2ml浓度为2%、3%羟丁基壳聚糖溶液,C组旷置,然后缝合切口。术后6周取材,大体观察硬膜外粘连情况,进行Rydell分级;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计算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切片行HE染色,观察硬膜外瘢痕增生情况,并行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术后6周A组及B组硬膜外粘连程度均较C组轻,Rydell评分差异显著(P<0.05),而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硬膜外瘢痕组织中Hyp含量分别为0.284±0.065μg/mg、0.302±0.109μg/mg、0.963±0.188μg/mg,A、B组含量均较C组少,差异显著(P<0.05),而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见A组及B组与C组比较硬脊膜外胶原增生较少,瘢痕组织结构疏松,但三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丁基壳聚糖能够有效阻隔大鼠硬膜外瘢痕组织,明显减少胶原组织增生,具有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防粘连生物医学材料。
- 刘双利侯春林魏长征郭兴锋尹刚徐镇
-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硬膜外粘连
- 温敏性羟丁基壳聚糖防治脑脊液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温敏性羟丁基壳聚糖对脊柱外科术中损伤硬脊膜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早期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家犬12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B组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家犬均行腰2、3及腰5、6椎板切除,暴露出硬脊膜后,于腰6椎体水平向头侧插入硬膜下导管,而于腰3椎体水平纵形切开硬脊膜。脑脊液漏模型造模完成后,A组用羟丁基壳聚糖封闭硬脊膜裂口,B组不用任何材料封闭,而后,自腰6椎体导管注入美兰溶液,观察腰3硬脊膜裂口处渗漏情况,记录注入美兰溶液的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两组分别随机选取1只家犬,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关闭切口,于导管内注入泛影葡胺并行腰椎管造影、拍摄X线片,对比观察结果。结果两组家犬脑脊液漏模型均造模成功,观察到腰3硬脊膜裂口处美蓝溶液迅速溢出时,A组注入美蓝溶液为0.36±0.06毫升,而B组为0.62±0.06毫升,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注入76%泛影葡胺0.5毫升后,A组家犬的X线片上未见造影剂自硬脊膜裂口内漏出,而B组家犬的X线片上可见造影剂自硬脊膜裂口内漏出。结论温敏性羟丁基壳聚糖对家犬椎板切除术中损伤硬脊膜后并发脑脊液漏具有早期防治作用。
- 刘双利侯春林魏长征徐镇王剑火
- 关键词:温敏性脑脊液漏
- 几丁糖/海藻酸敷料对海水浸泡创面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几丁糖(chitosan,CTS)/海藻酸(alginate,ALG)敷料对大鼠海水浸泡创面的作用。方法取健康SD大鼠25只,体重250~300g,于脊柱两侧切取直径1.8cm圆形创面,制作皮肤创面模型,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将创面浸泡于预先配置的人工海水1h后,实验组采用CTS/ALG敷料外敷创面,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外敷。行大体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5、7、10、12d切取包括创面在内的2cm×2cm皮肤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改变及EGF受体(EGF receptor,EGFR)、bFGF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创面炎性反应轻,结痂收缩较快;对照组创面结痂收缩较慢。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1.68±0.57)d,对照组为(12.51±0.5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术后3d开始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及细胞浸润,胶原组织增生,创面皱缩及上皮化,至术后10d胶原组织已排列整齐,上皮化过程基本完成,可见皮肤附件出现,术后12d完全愈合;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细胞浸润出现晚,且出现肉芽组织伴溃疡,上皮化过程较晚。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示实验组术后3、5dbFGF在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纤维母细胞内高表达,EGFR在血管内皮细胞内高表达,术后7、10、12d呈低表达;对照组术后相应时间点bFGF及EGFR呈低表达和无表达。结论CTS/ALG对海水浸泡创面具有促进愈合作用,但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郭兴锋张伟侯春林魏长征刘双利
- 关键词:海水浸泡创面愈合
- 羟丁基壳聚糖预防大鼠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羟丁基壳聚糖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3组(n=30)。采用纱布摩擦盲肠浆膜面制作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后,A、B组分别于盲肠表面喷涂2mL浓度为2的羟丁基壳聚糖溶液及透明质酸钠凝胶,C组旷置30s后关腹。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术后2、4周每组各取15只大鼠,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双盲法行粘连程度分级。术后4周A、C组透射电镜观察创伤处盲肠壁的超微结构。结果术后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2周,A、B组腹腔粘连程度较轻,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增生较少,C组腹腔粘连较重,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根据Nair五级分级标准及组织学观察分级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A组粘连程度轻,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增生少,C组腹腔粘连严重,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大量增生,B组介于两者之间,3组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组成纤维细胞不活跃,胶原纤维较纤细,排列稀疏;C组成纤维细胞活跃,胶原纤维致密、紊乱。结论羟丁基壳聚糖可显著减少大鼠腹腔术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具有长时间预防腹腔粘连的作用。
- 刘双利侯春林魏长征尹国栋郭兴锋尹刚
- 关键词:腹腔粘连
- 温敏性羟丁基壳聚糖预防粘连及脑脊液漏的实验研究
- 研究目的:探讨新型壳聚糖衍生物—羟丁基壳聚糖在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对SD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2、对SD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作用;3、对家犬脊柱外科术中损伤硬脊膜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早期防治作用。为其生...
- 刘双利
- 关键词:腹腔粘连硬膜外粘连脑脊液漏
- 新型壳聚糖止血粉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0
- 2009年
- 目的探讨通过剂型改造和结构改变制备的一种新型壳聚糖止血粉的止血作用。方法取成年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体重210~240g,制备肝中叶切除出血模型,根据切口使用止血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组(n=8),A1组300mg云南白药,B1组300mgpH6.5的新型壳聚糖止血粉,C1组300mgpH7.5的新型壳聚糖止血粉,记录出血时间及出血量。采用Lee等方法进行体外促凝血实验。分别取0.2mL终浓度为0.2mg/mL的云南白药(A2组)、pH6.5的新型壳聚糖止血粉(B2组)及pH7.5的新型壳聚糖止血粉(C2组)溶液,与2mL新西兰兔耳中央动脉血混匀,记录凝血时间。并取B2组及C2组壳聚糖血凝块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A1、B1及C1组出血时间分别为(292±31)、(261±23)、(224±28)s,出血量分别为(1.63±0.21)、(1.47±0.18)、(1.18±0.17)g;B1组及C1组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A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1组优于B1组(P<0.05)。A2、B2及C2组凝血时间分别为(653±41)、(255±20)、(202±11)s,B2、C2组与A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2组优于B2组(P<0.05)。扫描电镜下可见B2组及C2组血细胞均聚集于壳聚糖周围。结论pH7.5的新型壳聚糖止血粉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 尹刚侯春林刘万顺韩宝芹魏长征刘双利郭兴锋于兵
- 关键词:壳聚糖止血粉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