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芬

作品数:16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痤疮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玫瑰痤疮
  • 3篇蛋白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痤疮
  • 3篇分化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诱导
  • 2篇皮肤
  • 2篇周期
  • 2篇痤疮患者
  • 2篇细胞分化
  • 2篇毛囊
  • 2篇毛囊周期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6篇刘芳芬
  • 10篇李吉
  • 10篇谢红付
  • 5篇简丹
  • 4篇施为
  • 3篇黄莹雪
  • 2篇龙剑虹
  • 2篇祁敏
  • 1篇谢红炬
  • 1篇鞠强
  • 1篇刘慧
  • 1篇夏建新
  • 1篇肖伟荣
  • 1篇杨赛
  • 1篇何琳
  • 1篇李颖平
  • 1篇丁荣

传媒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沙地区玫瑰痤疮患者的支付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玫瑰痤疮患者的支付意愿(WTP)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该疾病负担(生活质量)指标与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的相关性,为个体化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湘雅医院皮肤科通过微信招募玫瑰痤疮患者,采用网络问卷方式,通过对一种假设一次性治愈该病治疗手段的WTP进行调查,并采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临床特征、DLQI等方面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WTP值的影响因素。结果435例中,女397例(91.3%),男38例(8.7%),年龄18~63(28.46±8.33)岁,既往就医花费为(10474.95±834.19)元,M(P25,P75)为5000(1000,10000)元;WTP值为(12510.86±990.84)元,M(P25,P75)为5000(2000,10000)元;DLQI评分为11.2±0.38。以WTP值>5000元定义为高WTP,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符合皮损主要位于面颊部(OR=1.89,P=0.041)及家庭年收入(OR=1.63,P=0.029)、病程(>1年)(OR=2.82,P<0.001)、既往1年内就诊次数(OR=1.62,P<0.001)、自评玫瑰痤疮严重程度评分(OR=1.16,P=0.002)、DLQI得分(OR=1.52,P<0.001)高的人群,其WTP更高。Spearman相关分析DLQI得分与WTP(rs=0.27,P<0.05)及相对WTP(rs=0.133,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长沙地区玫瑰痤疮患者中,WTP值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反映了较为严重的生活质量受损。WTP值可间接反映皮肤病生活质量并快速了解疾病负担。
邓青刘芳芬施为谢红付李吉黄莹雪
关键词:红斑痤疮支付意愿疾病负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分化为表皮干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直接抽取需作骨髓穿刺患者骨髓,采用直接贴壁法培养获得较纯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进行
龙剑虹刘芳芬祁敏
文献传递
黑棘皮病一家系调查
2006年
施为刘芳芬
关键词:黑棘皮病家系调查
中国人群1064Q调开关Nd-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诱发黄褐斑的相关因素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后诱发黄褐斑的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2008 年12 月至2012 年4 月间,1064 Q 调开关Nd-YAG 激光治疗的1268 名颧部褐青色痣的患者,分析其黄褐斑新发与加重的情况,并统计...
李吉汪犇谢红付谢红炬谭军许林勇刘芳芬简丹
mTORC1信号通路在毛囊生长期启动时特异促进毛囊干细胞增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在毛囊生长期启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窗口期,及其是否特异性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方法将36只新生ICR小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RAPA-P19组和RAPA-P21组,RAPA-P19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9~24天、RAPA-P21组第21~24天每天腹腔注射西罗莫司,剂量为5 mg·kg^-1·d^-1,对照组在第19~24天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溶剂.分别于第22、23、24天各处死4只小鼠,取背部皮肤组织,采用HE染色结合毛囊形态学观察评价小鼠毛囊于第24天是否进入生长期;采用免疫荧光共染色技术检测第22和23天时mTORC1下游标志分子pS6和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HE染色表明,第24天时对照组毛囊已经呈现明显生长期形态,RAPA-P19组毛囊仍呈静止期形态,而RAPA-P21组毛囊却呈现明显生长期形态.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在第22和23天时,对照组毛囊干细胞pS6与Ki67均阳性,RAPA-P19组两者均阴性,RAPA-P21组pS6阴性、Ki67阳性.在第23天时,3组毛囊隆突部上端的表皮细胞和皮脂腺细胞Ki67均阳性.结论mTORC1信号通路在毛囊从静止期向生长期转变阶段特异性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毛囊其他细胞的增殖.
张亦雅谢红付刘芳芬刘芳芬陈梦婷李吉李吉
关键词:毛囊干细胞细胞增殖西罗莫司毛囊周期窗口期
mTOR复合物组分Raptor和Rictor在小鼠毛囊周期中的表达与定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复合物组分Raptor和Rictor在小鼠毛囊周期中的表达与定位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增殖标志物Ki-67的免疫荧光染色确定所用出生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背部皮肤与所报道的毛囊周期阶段是否准确对应。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Raptor和Rictor mRNA在出生后43 d(P43,静止期早期)、56 d(P56,静止期中期)、69 d(P69,静止期末期)、74 d(P74,生长期早期)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共染技术进一步检测Raptor和Rictor蛋白在上述各个时期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Ki-67免疫荧光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小鼠皮肤与其所处毛囊周期阶段准确对应。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Raptor和Rictor mRNA在毛囊周期各时期的毛囊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tor特异表达于毛囊隆突部的毛囊干细胞中,而Rictor主要表达在毛囊内根鞘中。结论:Raptor和Rictor的表达水平在毛囊周期各时期并未见明显差异,但Raptor会特异表达于毛囊干细胞中,而Rictor特异表达在内根鞘中,提示Raptor可能是毛囊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之一,Rictor可能参与内根鞘的维持及毛干的形成。
陈梦婷谢红付刘芳芬刘芳芬李吉李吉
关键词:毛囊周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RAPTORRICTOR毛囊干细胞
水通道蛋白3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的机制研究
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是一种能快速跨膜转运水、甘油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的膜整合蛋白,在皮肤的屏障功能、水的保存中起重要作用。AQP3不但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迁移,与皮肤细胞的衰老相关,而且还能够通...
刘芳芬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3自噬作用皮肤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1090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玫瑰痤疮新诊断标准探讨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在分析大样本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诊断标准。方法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1090例玫瑰痤疮患者,收集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自觉症状等,根据描述性分析结果,总结玫瑰痤疮临床特点,探讨新的玫瑰痤疮诊断标准。以l200例以面部红斑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门诊病例为对象,验证新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090例玫瑰痤疮患者,男131例(12.0%)、女959例(88.0%),年龄10~66(33.5±11.1)岁。初始皮损发生在面颊部715例(65.6%),其中712例(99.6%)首发症状为阵发性潮红,689例(96%)伴有干燥、灼热、瘙痒等皮肤敏感症状;初始皮损发生在口周部208例(19.1%),其中204例(98.1%)首发症状为持久性红斑;皮损首发于鼻部167例(15.3%),其中163例(97.6%)首发症状为持久性红斑;伴有眼部症状311例(28.5%),伴有面部以外(颈部、耳后等)症状24例(2.2%)。由此拟定新的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必备条件:面颊/口周/鼻部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次要条件:①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等皮肤敏感症状;②毛细血管扩张;③丘疹或脓疱;④肥大增生改变;⑤眼部症状。符合必备条件和1条及以上的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将新的诊断标准在1200例以面部红斑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面部皮炎患者中进行验证,其灵敏度为99.3%,特异度为95.8%。结论提出了一个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汪犇李吉杨赛邓宇瑄简丹施为黄莹雪刘芳芬谢红付
关键词:红斑痤疮
中国玫瑰痤疮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标准再探讨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在分析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并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3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析患者表型及临床特征,提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全国28个中心对该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纳入2269例玫瑰痤疮和2408例其他面部皮肤病患者,与2017版美国国家玫瑰痤疮专家委员会(NRSEC)制订的国际诊断标准比较,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均存在面中部持续性红斑(100%)。在1861例主要表现为面颊部红斑的患者中,1850例(99.4%)在红斑之前或同时出现阵发性潮红;在1489例主要表现为鼻或口周部红斑的患者中,仅52例(3.5%)发生阵发性潮红;342例有肥大增生的患者均在肥大增生改变之前发生持续性红斑。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提出,面颊部可周期性加重的伴有阵发性潮红的持续性红斑,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对于表现为鼻、口周部持续性红斑的患者,需合并至少1项选择性表型(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肥大增生改变或眼部症状)才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结果显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9.6%,接近国际标准100%,特异性为91.9%,而国际标准为73.3%。结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更有利于增生肥大型玫瑰痤疮的早期诊断。
汪犇赵志祥简丹施为刘芳芬刘慧余斌夏建新杨洁吴琳鞠强李吉谢红付
关键词:红斑痤疮红斑
微等离子体治疗各类瘢痕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微等离子体治疗各类瘢痕的疗效。方法:52例瘢痕患者,包括19例痤疮瘢痕,10例外伤瘢痕,12例手术瘢痕,6例烫伤瘢痕,5例其他瘢痕。均采用微等离子体治疗,每8周治疗1次。治疗前后采用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与患者自身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次治疗后痤疮瘢痕有效2例(10.53%),显效6例(31.58%),治愈11例(57.89%);外伤瘢痕有效2例(20%),显效2例(20%),治愈6例(60%);手术瘢痕有效2例(16.67%),显效4例(33.33%),治愈6例(50%);烫伤瘢痕显效2例(33.33%),治愈4例(66.67%);其他瘢痕见效1例(20%),显效1例(20%),治愈3例(60%)。治疗后出现局部色素沉着1例(手术瘢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结论:微等离子体对各类瘢痕均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李颖平谢红付简丹丁荣刘芳芬汪犇邓宇瑄李吉
关键词:瘢痕微等离子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