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成
- 作品数:67 被引量:3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抗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并予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干预,了解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他18只采用卡介苗+内毒素诱导法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B组、C组、D组。B组为单纯病理组,C组、D组两组在模型形成前分别予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干预。实验结束取所有BALB/c小鼠肝组织予病理学炎症活动度计分,血清IL-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IL-18、TNF-α、IFN-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HAI):C组、D组分别为5.76±1.43,3.33±1.63,与B组(19.00±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B、C、D组明显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组织IL-18、INF-γ、TNF-α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B组、C组、D组明显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INF-γ、TNF-α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可以干预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
- 吴建成王泽荣万千红谭友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中药肝坏死
- IL-18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5年
- 谭友文吴建成
- 关键词:IL-18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炎性细胞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2年
- 我们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腹胀、尿少6年,再发半月,伴意识障碍8小时”于2011年5月26日入院。2005年患者因腹胀、尿少,行B超检查提示肝硬化,脾脏肿大,腹腔积液;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及HCVRNA均阴性,予护肝、利尿治疗,
- 查翔远翟群超宋有良吴同生叶珍珠吴建成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癌
- IL-18、IL-18BP在肝脏疾病及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8年
- 在炎症、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L-12、IFN-γ、IL-18等)在炎症反应、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8和IL-18BP是新近发现的一对新的拮抗因子,IL-18BP可以在体内外有效抑制IL-18的生物学活性,两者的局部以及循环浓度可能决定炎症、感染和肿瘤状态下的IL-18的生物学作用,且与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现就IL-18、IL-18BP在肝脏疾病及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史卫红吴建成
- 关键词:IL-18细胞因子肝脏疾病肿瘤
- 清热凉血方抗急性免疫性肝坏死过程中对IL-18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研究清热凉血方预防急性免疫性肝坏死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C组采用BCG+LPS诱导法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B组为单纯病理组,C组在模型形成前予中药清热凉血方制剂。实验结束进行病理学观察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HAI)比较C组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血清IL-18及肝组织IL-18、INF-γ、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8、INF-γ、TNF-α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清热凉血方可以防止或减轻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
- 吴建成王泽荣万千红谭友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清热凉血BALB/C小鼠雄性
- 熊去氧胆酸对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观察熊去氧胆酸 (UDCA)对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随机选取 4 2例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为三组 ,分别采用UDCA(A组 ) ,皮质类固醇激素 +UDCA (B组 )和单纯皮质类固醇激素 (C组 )治疗八周 ,观察患者症状、肝功能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B组和C组均能较好地改善症状和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TBil、ALT、γ -GT以及IgGB组和C组均较A组明显改善 (P <0 0 5 ) ,B、C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B组产生副作用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UDCA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合用能有较好疗效 。
- 谭友文吴建成於学军
- 关键词:UDCA熊去氧胆酸皮质类固醇激素副作用
- 中药清热凉血方对慢性乙肝患者TNF-α和IL-8的影响被引量:7
- 2002年
- 吴建成陈健
- 关键词:TNF-ΑIL-8慢性乙型肝炎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对慢陛乙型肝炎(CHB)初治患者选择无交叉耐药的药物联合治疗是重要的策略。但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长期的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对于高病毒载量(HBVDNA〉7log10拷贝/m1)的CHB患者,尚鲜有报道。我们对64例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CHB患者分别采用替比夫定(LDT)联合阿德福韦酯(ADV)与拉米夫定(LAM)联合AD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初治联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胜,现报道如下。
- 李燕陈祖涛吴建成甘建和陈家洁赵卫峰罗二平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
- 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内毒素和炎性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应用血浆置换技术 ,探讨其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内毒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5 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血浆置换治疗 ,于血浆置换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2 4小时、4 8小时分别抽血测血清内毒素 (ET)、TNFα及IL - 6的水平。结果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IL - 6的水平明显升高 ,血浆置换治疗结束时血清内毒素、TNFα、IL - 6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5 )。治疗后 4 8小时内毒素、TNFα、IL - 6的水平有所上升 ,但存活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死亡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清除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内毒素和炎性介质 ,治疗后血清内毒素和炎性介质的水平动态变化可能是判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一个指标。
- 赵卫峰甘建和罗二平江敏华徐杰朱翔吴建成
-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内毒素炎性介质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肝性脑病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治疗肝性脑病型重型肝炎临床疗效 ,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4 7例肝性脑病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 3组 :CRRT治疗组、血浆置换 (PE) +CRRT治疗组和基础疗法组 ,前两组在基础疗法组基础上分别予 CRRT或 PE+CRRT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 ,血氨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介素 6 (IL 6 )等。结果 :CRRT治疗组、PE+CRRT治疗组和基础疗法组患者的清醒率分别为 75 .0 %、86 .7%和 31.3% ,存活率分别为 2 5 .0 %、4 6 .7%和 6 .2 5 % (P均 <0 .0 5 )。CRRT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氨、TNFα、IL 6比基础疗法组明显下降 (P均 <0 .0 5 ) ;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 (TBA)下降和基础疗法组比较无显著变化 (P均 >0 .0 5 )。 CRRT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并发症少。 CRRT治疗组、PE+CRRT治疗组肝性脑病 ~ 期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 4 4 .4 %和 6 2 .5 % ,明显高于 ~ 期患者的存活率 0和2 8.6 % (P<0 .0 5 )。结论 :CRRT是辅助治疗肝性脑病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早期联合
- 赵卫峰甘建和徐杰江敏华朱翔罗二平吴建成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血浆置换重型肝炎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