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晓健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低渗油藏开发
  • 1篇低熟油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剖面
  • 1篇断层
  • 1篇断层面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边缘
  • 1篇多尺度边缘检...
  • 1篇压实作用
  • 1篇油藏
  • 1篇油藏开发
  • 1篇油层
  • 1篇油气
  • 1篇油田
  • 1篇油源
  • 1篇油源对比
  • 1篇源岩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姜晓健
  • 3篇朱之锦
  • 2篇廖林
  • 2篇黄捍东
  • 1篇翟启世
  • 1篇谢向东
  • 1篇魏世平
  • 1篇闫爱梅
  • 1篇李相远
  • 1篇罗群
  • 1篇何瑞武
  • 1篇季晓东
  • 1篇赵勇
  • 1篇田长友
  • 1篇杨晓敏
  • 1篇李群

传媒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企业改革与管...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6
2006年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衡法、声波时差法等多种方法,估算了柴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主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柴北缘的油气运聚成藏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此前没有大规模的生排烃和油气运聚成藏事件发生,由此得出柴北缘具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的结论。
黄捍东罗群王春英姜晓健朱之锦
关键词:柴北缘剥蚀量地震剖面镜质体反射率
孤岛油田孤北35块低渗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姜晓健翟启世朱之锦田长友季晓东
关键词:采收率
商741井区火成岩地震裂缝预测被引量:13
2005年
应用地震资料预测裂缝不仅与实际油气开发效果有关,而且也是地震勘探领域的前缘课题。本文采用岩性 预测与裂缝预测相结合的思路,首先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查明商741井区火成岩分布,再通过三维多尺 度边缘检测技术沿火成岩顶、底界进行非等时的裂缝识别,最后结合构造解释、钻测井资料进行裂缝预测,提出 油气有利分布区。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与实际吻合较好,可指导本区井位部署,具有较高的 实用价值。
何瑞武黄捍东李群魏世平姜晓健
关键词:测井约束反演多尺度边缘检测
新常态下油气资本收益趋势及经营策略
2015年
新常态下,国际油价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油气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石油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本文从油气供需及价格走势、资本收益等综合分析,认为油气资本收益走势趋低;企业需采取多元化资本投入、产量结构优化、适当降低资本收益预期等策略,走低投入、低收益可持续经营发展之路。
赵勇李相远闫爱梅李明全姜晓健
富林洼陷油气运移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油气在烃源岩中的初次运移和在储集层中的二次运移是油气运移过程中连续而特点不同的两个阶段。富林洼陷油气从烃源岩中排出的主要动力是压实作用。富林洼陷排烃门限为2250~2600m,排烃时间从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开始。沙三段的砂层、沙三段底部的不整合面和断层面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输导层,油气围绕着生烃中心向周围次洼及其相邻的隆起地带运移。
朱之锦姜晓健廖林谢向东
关键词:烃源岩富林洼陷排烃门限断层面压实作用
山东省孤南洼陷低熟油特征及成藏模式被引量:9
2004年
通过对山东省济阳坳陷东部的孤南洼陷及其周边近百口井油样的分析,从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质谱、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4个方面总结了孤南洼陷低熟油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植烷优势、高伽马蜡烷指数、低C29甾烷的异构化系数:20S/(20S+20R)峰值比和ββ/(αα+ββ)峰值比低(0.12~0.35)的特征,明显区别于成熟油。运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表明低熟油的源岩为沙一段油页岩。其成藏模式有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它源断层垂向运移聚集成藏和混合运移聚集成藏3种。
杨晓敏廖林姜晓健
关键词:低熟油油源对比成藏模式孤南洼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