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凡秋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中国传统思想
  • 2篇史志
  • 2篇四库
  • 2篇满清
  • 2篇考镜源流
  • 2篇《四库全书》
  • 2篇辨章学术
  • 1篇大学语文
  • 1篇读音
  • 1篇学语
  • 1篇艺文志
  • 1篇语文
  • 1篇语音
  • 1篇语音规范
  • 1篇史评
  • 1篇史志目录
  • 1篇双语
  • 1篇双语教学
  • 1篇私家
  • 1篇私家目录

机构

  • 8篇西藏大学
  • 1篇榆林学院

作者

  • 8篇孔凡秋
  • 1篇周志琴
  • 1篇南小民
  • 1篇邓煜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语文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满清时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实践——以《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原因为例
2015年
满清王朝编纂的《四库全书》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满清盛世思想文化的具体实践,这部大丛书的编制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因素,与其编制的时代也有着密切关系,文章从编纂缘起、思想文化、学术思潮、馆阁学者等五个方面着手,试分析《四库全书》编制的历史原因,现陈述出来,以求证于通人。
孔凡秋
关键词:《四库全书》编纂历史原因
中国古籍阐释概述——以古今文阐释异同为中心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梳理了中国古籍阐释缘起,以皮锡瑞《经学历史》分期为依据,运用西方阐释学术语对比各个时代古今文家对经典阐释的异同。从共时层面比较经学、史学、子学三类古籍的阐释说明中国古籍阐释的侧重点在于经学,中国古籍阐释等同于经学阐释;从历时层面对比古今文产生、争论、融合、复兴、更易五个时代学者对经典的不同阐释,了解中国古籍阐释发展的历程。正如皮锡瑞所言,"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
孔凡秋邓煜
关键词:自在
满清时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实践——以《四库全书》的历史评价为例
2022年
《四库全书》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部集考证、辨伪、校勘、辑佚等于一体的杰作,成为丛书集大成之作,成绩之大勘与长城运河方驾,其中关于“寓禁于征”的说法为一些学者所坚守。如何对待乾隆既修书又毁书的问题,是对《四库全书》这部书做出历史评价的基本前提,我们认为要从多角度看问题,修书是历代王朝盛世功绩的显现,毁书亦是维护统治的必要。文章从“寓禁于征”的争议《四库全书》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开发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对学者进一步研究利用《四库全书》提供借鉴,并籍此抛砖引玉。
孔凡秋
关键词:满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清代以降《汉书·艺文志》“拾补”研究概述
2017年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开创之功不可没,由其创立的分类方法和著录体例,成为后世史志目录编撰借鉴之程式,故而对是书的研究经久不衰。《汉志》编撰之前已有书籍散佚情况,故不能尽收终汉一代府库藏书;之后又遭八厄,因此《汉志》本身依附《汉书》流传过程中有所散佚,并遭浅人误改。鉴于此,自《汉志》成书以来,历来专家学者多有笺释、考证、拾遗,力图一窥历史原貌。《汉志》价值、局限之客观存在,才引起后世学者深入研究的热潮。就《汉志》'拾补'角度研究而言,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首开专事考补先河,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接续其后。清代时期依托辑补史志之风,《汉志》'拾补'呈现繁荣景象;近现代研究未见考补专著,但对《汉书》的'增补'内容亦有涉及《艺文志》部分,今人'拾补'研究文章则不可胜数。
孔凡秋
关键词: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吐蕃”音原——兼与《“吐蕃”音辨》文商榷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就“吐蕃”读音进行考释,认为“蕃”字唐代没有“鄱”方音且无bō音;唐人用吐蕃二字称呼古藏族政权主要缘起吐谷浑;吐蕃的“蕃”律诗中读元韵,元曲中读寒山韵,反映的都是其带-n尾的真实语音,历史上并无吐蕃tǔbō读音,不必因藏族自称bod,就须注音吐蕃tǔbō;藏文史籍中对“吐蕃”的系列藏文音译表明“蕃”历来读-n尾音;“吐蕃”应据其本源音义今读tǔfān。
南小民周志琴孔凡秋
关键词:语音规范
民族地区大学语文低级班教学研究现状
2018年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文化素质培养类通识教育课程,将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审美性有机融合,进行"语文—人化—人文"内容的拓展,传达诗意情态的审美世界,引导健康人格。民族地区根据高考汉语文成绩实行分级教学,低班"大学语文"生源九成以上是民族生源,汉语文基础薄弱,口语不标准。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材选择性比较弱,以教育部统编教材为主,欠缺民族特色。低班教学囿于师资、教材,不能做到双语教学,教学效果往往不显著。
孔凡秋
关键词:通识课双语教学
中国古籍阐释历程及中西阐释异同
2013年
中国古籍阐释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中国经学文献的阐释。而阐释一词并非出自中国本土理论、而是源于西方文论。西方的阐释学(或诠释学)理论与中国古籍阐释的具体实际有出入。文章从历时角度剖析中国古籍阐释历程,阐发阐释学义理,从古今文学阐释异同、宋学阐释、目录学著作和个人知识积淀四个方面梳理中国古籍的阐释角度。并从共时层面将西方存在主义阐释理论与中国古籍阐释相比较,以指明中国古籍阐释历程中拿来主义倾向,并强调立足我国古籍本身,还原中国式古籍阐释。
孔凡秋
关键词:阐释学存在主义
二十四史在目录学著作中著录情况概述
2018年
一套《二十四史》除《史记》《南史》《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史为通史外,其他十九史皆为各朝断代史,二十四本史书贯连起来就是一部中国通史,记载上下五千年的社会变化、人事活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而言,是一套不可缺少的历史资料。自《史记》创立纪传体以后,由于历代编修不断,史书数量日渐增多,便出现"三史"、"四史""十三史"、"十七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等名称。二十四史在古籍目录书中著录书名、卷数不尽相同,总体可以从国家目录、史志目录、私家目录三类搜检其著录情况。
孔凡秋
关键词:史志目录私家目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