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书端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电影
  • 4篇影像
  • 3篇文化
  • 2篇电视
  • 2篇电视剧
  • 2篇电影影像
  • 2篇都市
  • 2篇影视
  • 2篇语境
  • 2篇遮蔽
  • 2篇中国电影
  • 2篇上海题材
  • 2篇视觉
  • 2篇视觉文化
  • 2篇视觉文化语境
  • 2篇题材
  • 2篇悖论
  • 2篇文化时代
  • 2篇经济水平
  • 1篇大众

机构

  • 12篇上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张书端
  • 4篇金丹元
  • 1篇张莹
  • 1篇张斌宁
  • 1篇刘起
  • 1篇陶冶
  • 1篇林靖
  • 1篇吴迎君
  • 1篇张启忠
  • 1篇褚亚男

传媒

  • 3篇当代电影
  • 1篇声屏世界
  • 1篇电影艺术
  • 1篇中国电视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唐都学刊
  • 1篇艺术百家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电影中的后现代身体意象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3D电影的兴起对传统电影理念形成了强烈冲击,也必将在更深层面上影响到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将通过考察3D电影与后现代社会中人类身体的关系,探讨3D电影对人类审美与文化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3D电影的兴起,适应了消费化、媒介化和信息化语境中人类的身体状况,它将以一种新的形式助推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张书端
关键词:后现代社会身体意象电影人类文化身体状况
“贺岁片的审美形式与价值取向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
2011年4月2日,由上海市美学学会、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影学和上海大学电视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贺岁片的审美形式与价值取向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来自上海电影学界的20多位专家、学者就近年来中国电影贺岁片的审美形式、价值取向以及市场现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书端张莹
关键词:审美形式贺岁片文化研究
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想象——论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的全球性和本土性书写及其误区
2011年
本文对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的全球性与本土性书写进行了梳理,认为上海题材电影中的全球性书写主要体现在影片中对"无地区性"空间和阿帕杜莱所谓的"人种图景"与"意识形态图景"的展现,而其本土性书写则主要是通过"家"的意象和全球化都市中的"本地人"的存在状态的呈现等途径来完成的。并且指出,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全球化想象的误区主要在于一些创作者沉迷于对上海光怪陆离的全球化景观的展现,却忽视了对其本土性面向的关注和思考。
金丹元张书端
双重遮蔽下的影像上海——论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视剧中的一些问题被引量:1
2011年
新世纪以来,随着上海经济水平和国内外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它在影视剧中也得到了更多的表现。
张书端
关键词:上海题材电视剧影像遮蔽经济水平影视剧
论本雅明对现代电影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兼涉对超越本雅明的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从近年来一批电影学研究者,特别是米莲姆.汉森、李欧梵、张英进、张真等人对本雅明理论的援引和借鉴中,我们可以发现,本雅明有关电影和大众文化的论述对现代电影理论有着相当的渗透性。本雅明理论对现代电影理论的确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下意义,目前我们对其发掘还远远不够。同时本雅明也有他个人的和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将本雅明对现代电影理论的贡献进行一番梳理,并对其言说中的矛盾之处做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应如何结合当前具体语境进一步超越本雅明,从而为拓展当下电影研究的视野提供一种参照。本雅明从学理上强调了电影的商品属性,将商品性上升到电影的本体层面作出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同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经典电影理论的对抗;本雅明所提出的"废墟"主题在后现代影像文本中的集中呈现体现了本雅明对现代文化、现代电影理论的超前预见。本雅明虽主张电影的商品化,但他反对资本对电影的控制,因此他推荐明显同电影的商品性相抵牾的前苏联电影经验,这就形成了本雅明电影商品化理论中的悖论。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控制,但电影创作又不同于普通的商品生产,它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项复杂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这就为电影生产者冲破资本的控制、挑战商品拜物教意识形态提供了多种可能。因此,电影的政治功能可以通过进步的电影人在电影商业机制内部得以体现。另外,本雅明虽然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电影等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精英知识分子身份的固有规定性,又使本雅明的言说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对由此产生的消解意义、碎片化、平面化等文化现象的焦虑,这反映了本雅明对�
金丹元张书端
关键词:本雅明现代电影理论大众文化精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
本论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主要指中国大陆电影,同时包括中外合拍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上海这座在中国电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产生过至关重要作用的城市,在电影文本中已经不知被反复书写过多少次。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在...
张书端
关键词:中国电影
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中都市地位和作用的演变被引量:2
2011年
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都市电影中,都市在电影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过一些明显的转变。在改革开放之初的都市电影中,都市仅仅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地而存在,并没有成为影响影片叙事进程的力量;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后的影片中,都市成为影片重要的叙事动力,它在较深层面上影响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进入新世纪,都市本身则成了影片最重要的表现对象。这是由于中国都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这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都市和都市性的不同想象。
张书端
关键词:中国电影
双重遮蔽下的影像上海——论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视剧中上海想象的误区被引量:1
2011年
新世纪以来,随着上海经济水平和国内外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这座城市在影视剧中也得到了更多的表现。然而回首这一时期的上海题材电视剧创作,我们发现这类电视剧大多沉湎于老上海的风花雪月,纠缠于阔少名媛间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或者是执着于讲述上海滩黑帮大佬的传奇故事,
张书端
关键词:电视剧创作上海题材遮蔽经济水平爱情故事
为怀旧与时尚所隐喻的影像上海及其文化悖论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银幕上涌现出一批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在这类影片中,上海往往以怀旧或时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适应文化全球化、消费化浪潮而产生的现象。上海怀旧与时尚影像事实上可以作为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的重要参照而存在,但在当前出现的此类影像文本中,还存在着诸多文化上的悖论。如上海本土力量参与不足而导致影片不能有效地传达出地道的上海文化;底层群体在片中的缺席影响到上海文化的整体呈现;城市外部空间的过多展现对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挤压;影片氛围营造中对光、色等人为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导致作品的肤浅、做作。本文认为,导致以上悖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影像创作者们对城市现代性理解的偏差;第二,上海电影创作力量在近年来的急剧衰退,以及对其有效扶持的不够;第三,国家文化政策宽容度不足致使上海题材电影不能深入干预现实。
金丹元张书端
关键词:怀旧文化悖论
当下上海影像中出现的多重“现代性”及其成因——兼论对上海想象真实性的塑造被引量:4
2010年
当下以现代上海为题材的电影中,上海呈现出几种迥异的面貌:在《夜.上海》、《米尼》和《大灌篮》等影片中,上海是一座时尚、浪漫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苏州河》、《目的地,上海》等影片中,上海则被描述为一片精神荒原、废墟之地;而在外国导演拍摄的《海上梦境》、《上海红美丽》等影片中,上海明显成为外国人眼中的变化中国的缩影。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海现代性转型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和矛盾性,另一方面则是这类电影的创作者们并没有站在一个理性、客观的立场来观察和描述上海。一个较为真实的上海形象在电影中的塑造,需要一大批具有良好艺术造诣,并且对上海有整体性了解的电影工作者们的不懈参与。
金丹元张书端
关键词:影视艺术上海影像现代性悖论文化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