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被引量:10
- 2016年
- 患儿,女,出生30min,因呼吸困难30min入院。孕2产2,孕32”周,于2014年10月3日8:30分在我院因“瘢痕子宫、臀位、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娩出,出生时羊水清,脐带及胎盘未见异常,Apgar评分:
- 张涛高薇薇陈佳许芳何天文邝舒敏陈运彬
-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高频振荡通气治疗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剖腹产羊水清
- 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无创高频通气(NHFV)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RDS)中作为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出生后因RDS行有创高频震荡呼吸支持,且经过规范治疗拔管后转为无创通气模式的患儿资料,根据不同时期治疗方式不同分为NHFV组和NIPPV组.比较两组患儿7d内撤机成功率、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BDS患儿42例,NHFV组和NIPPV组各21例.两组患儿7d内撤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比80.9%,P>0.05);NHFV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短于NIPPV组[3.5(2.2,4.1)d比4.6(2.8,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FV作为新生儿拔管后呼吸支持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模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 张涛高薇薇陈佳黄晓睿肖苑红邝舒敏杨庆华陈运彬
- 关键词:高频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呼吸疗法
- 两种无创呼吸支持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治疗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 ~ 12月本院出生并收治的低出生体重RDS早产儿,随机分为NIPPV组和HHHFNC组.分析两组患儿初始治疗失败率、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使用率、呼吸支持治疗相关数据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低出生体重RDS早产儿70例,胸部X线片均提示RDSⅠ~Ⅲ级,其中男33例,女37例;出生体重1 020~2 450 g,平均(1 845±475)g;NIPPV组和HHHFNC组各35例.NIPPV组治疗72 h内气管插管率、PS使用率、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肺炎比例、有创辅助通气时间及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均低于HHHFNC组[5.7%比11.4%、0%比8.6%、11.4%比14.3%、11.4%比14.3%、76.3(30.8,150.4)h比97.6(56.2,142.6)h、65.0(43.0,119.0)h比96.0(65.0,134.0) h],总用氧时间高于HHHFNC组[154.0(47.0,340.0)h比148.0(72.0,327.0)h],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鼻损伤、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HFNC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治疗低出生体重RDS早产儿与NIPPV临床疗效相当,可能是供临床选择的另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 王柱高薇薇陈佳沈永珍姚仲伟梁润强许芳张涛箫国良杨杰
- 关键词:间歇正压通气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早产
- 密闭式无创气道内注药吸痰通气管道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密闭式无创气道内注药吸痰通气管道。本实用新型包括联通件和Y型融合管,其特征在于:联通件通过伸缩带和双腔管与Y型融合管连接,Y型融合管一端与伸缩带连接,另两端分别与负压吸引器端...
- 高薇薇陈佳唐远平张涛赵英
- 文献传递
-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新生儿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需要高频振荡辅助通气并应用NHFOV作为下一级呼吸支持治疗的2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应用NHFOV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的成功率,并分析应用NHFOV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0例患儿中17例应用NHFOV成功拔管,成功率为85.0%。应用NHFOV血气二氧化碳均值为(44±3.8)mm Hg;颅内出血率为5.0%,纠正胎龄36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12.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率为5.0%,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率为6.25%,产后糖皮质激素应用率为0。结论 NHFOV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具有较高的拔管成功率,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推测NHFOV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模式。
- 张涛高薇薇陈佳许芳王越邝舒敏林兴陈运彬
- 关键词:新生儿成功率
- 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
- 目的 探讨无创高频通气(NHFV)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作为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出生因RDS需有创高频震荡呼吸...
- 张涛高薇薇陈佳黄晓睿肖苑红邝舒敏杨庆华陈运彬
- 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 张涛杨琳琳彭淑梅
- 不同辅助通气方式预防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失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应用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撤机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生后7天内收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4周、体重<1 000 g的早产儿,准备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辅助呼吸时纳入本研究。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HHHFNC组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辅助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撤机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29例早产儿,其中HHHFNC组66例,NCPAP组63例。与NCPAP组相比,HHHFNC组总用氧时间[20.0(15.0,32.5)天比23.5(16.0,34.0)天]和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20.5(15.5,25.5)天比22.5(16.5,28.0)天]明显缩短,7天内重新插管率(25.8%比47.6%)、鼻部损伤率(6.1%比47.6%)、气漏(6.1%比23.8%)、腹胀(9.1%比25.4%)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0.6%比28.6%)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辅助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3天内重新插管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颅内出血、脑白质软化、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相比,HHHFNC在预防机械通气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失败上效果较好,缩短了用氧时间,明显降低鼻部损伤、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气漏的发生率。
- 陈佳许芳张涛杜岚岚高薇薇
- 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 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66例,接受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及相关常规治疗后随机分为HHHFNC组和NCPAP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NCPAP组相比,HHHFN组患儿开奶时间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提前,氧暴露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降低,7 d内重新插管、鼻部损伤、气漏、腹胀的发生率降低。结论与NCPAP组相比,HHHFNC有相关损伤更小、耐受性更好的特点,是可以首选的一种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RDS的无创通气模式。
- 陈佳高薇薇许芳杜岚岚张涛林兴李伟涛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极低出生体重儿
- 无创新型呼吸支持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临床应用
- 张涛高薇薇王越何天文陈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