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苹
- 作品数:69 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夏季科学养生保健康
- 2004年
-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应人体此时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起来,并活跃于体表。那么,夏天应如何做好养生呢?
- 张玉苹
- 关键词:夏季养生方法生活保健饮食习惯
- 从少阴不足谈“小儿过敏三联征”的中医治疗
- 2023年
- 针对临床儿科常见三大类过敏性疾病,徐书教授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在国内首次提出“小儿过敏三联征”这一病名,即小儿过敏性哮喘、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过敏性皮肤病,其本在少阴。因少阴常有寒化、热化两端,常合并痰饮、湿热等邪,极易合并太阳、少阳、太阴、厥阴,当邪气内传厥阴,可形成寒热错杂之格局,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实质是同一邪气停留不同部位而出现3种不同的证侯,治疗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为底,并根据六经辨证的结果,兼顾他经症状,以脉定证,以证定方。
- 张玉苹刘兰英徐樱徐书
- 关键词:小儿过敏体质正气经方
-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探析被引量:24
- 2009年
- 张仲景继承和发扬《内经》治未病思想,对现代预防医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治未病思想包括:养生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方面内容。仲景治未病思想对于日常生活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玉苹
- 关键词:治未病养生
- 《脾胃论》服药法度探析
- 2024年
- 《脾胃论》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的代表性著作,该书的著成标志着中医脾胃学说正式提出,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本里程碑式的著作。《脾胃论》一书着重的地方就在于如何调治脾胃,并从脾胃论治全身的疾病。李东垣在书中着笔极为细腻,其中尤为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关于方药的服用法度,李东垣重视服药时药物的温度来顺应气机升降浮沉,重视服药的时间以借助天时的力量,重视将息、言语、劳逸以及神思对于疾病康复的影响,重视服药后的饮食禁忌而顾护脾胃功能,重视服药的剂量变化和时机适应治疗的阶段性需要等,而随着现代中医临床的发展,我们在临床上已经逐渐淡化了这些法度,有必要加以挖掘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 曲永龙任亮张玉苹
- 关键词:《脾胃论》服药法服药时间服药剂量
- 古今药膳名称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厘清古今药膳名称的内涵与外延,以利药膳学术及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方法从知识考古学角度,采用文献整理、逻辑分析、共时对比等文献学研究方法,检索18本教材、4本专著、32本辞书、6本科技术语书籍及3个行业法规等5类现代文献中有关药膳定义,比较分析其内涵与外延;检索以《二十五史》为主的古代文献中有关药膳记载,考察其专业性;检索4本现存最早唐代食疗专篇专著,考察其含药食方的应用范围。结果现代药膳定义内涵外延模糊且相互矛盾,最初的药膳产业源自非医人士商业运作,古代药膳提法出自史籍,医书中无此说,早期含药食方均为治病方剂。结论古代药膳系"药"与"膳"并称,现代药膳应属广义食疗范围,不宜商业运作。
- 范宁张聪林殷廖艳张玉苹奚茜李冰
- 关键词:药膳食疗
- 关于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被引量:6
- 2012年
-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医学人才培养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现状: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开拓创造性的研究能力。文章从五个方面为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 张玉苹张聪
- 关键词:医学教育
- 首都市民中医药文化素养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在收集整理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项目《首都市民中医药文化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总结目前北京市民在中医文化素养方面的几点现状,并针对大部分市民对于中医仅停留在"知道一些"的水平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高首都市民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 张玉苹王青青张聪
- 关键词:中医养生文化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识
-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医文献对骨质疏松论述很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及早自我保健,尽早干预。
- 张玉苹廖艳张聪张清怡
- 唐代食疗方用药情况分析
- 2016年
- 通过分析唐代食疗方含药概况,厘清早期药膳应用范畴,以期规范现代民众养生观念与方法,并为本市药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研究提供借鉴。选取唐代4本食疗专篇专著,按共时分析和古今观照方法,统计分析书中食疗方所含药物基原、性味、功效及其膳食类型和应用范围。食疗本草书中去除重复者含药45味,占843味"食药"总数的5.34%,入食药物为植物和动物;食疗方书中含药食方61首,占367首食疗方总数的16.62%,去除重复后共用药33味,含植物、矿物和动物。含药食方以粥、汤、酒为主要类型,主治病证与纯食疗方无明显差异。食方所用有毒中药极少且配伍严谨,剂量和用法控制严格。唐代食疗方含药比例较低且多为治病而非养生。
- 范宁张玉苹廖艳张聪奚茜李冰林殷
- 关键词:唐代食疗中药用药分析
- 乌芋·慈姑·荸荠考被引量:9
- 2013年
- 为厘清古籍中乌芋、慈姑与荸荠的关系,给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文献依据,作者通过音韵、植物、文化和文字学考证,认为汉魏时期乌芋即指慈姑,明清时期乌芋改称荸荠原因,主要系对乌字理解从鸟类象形本义向黑色引申义转移结果。由于乌芋物名变化,原属慈姑功效部分移到荸荠;因生境和根部特征相近,原属山慈菇毒性和副作用又转嫁慈姑,从食品安全角度考量应予澄清。慈姑兼具清热补虚等功效,营养成分全面,保健价值较高。
- 孙奇廖艳林殷张聪张玉苹张煜
- 关键词:慈姑荸荠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