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新的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鉴定与遗传分析被引量:19
- 2008年
- Dt基因是玉米显性矮秆基因,被定位于玉米的第10条染色体长臂,目前报道的显性矮秆基因只有D8(Mpl1)和D9,它们分别位于染色体1的长臂和染色体5的短臂;Dt矮秆突变体属于赤霉素敏感型,含有D8,D9基因的材料对赤霉素不敏感;Dt基因与D8,D9基因的等位性分析表明,Dt与D8,D9为非等位基因,进一步证明了Dt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
- 王立静哈丽旦张素梅徐春花刘保申
- 关键词:玉米矮秆基因等位性分析
- 玉米株高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初步基因定位
- 株高是玉米品种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本论文对一个新发现的玉米株高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如下:
1.矮秆突变体的发现及初步分析:矮秆突变体52333是杂交种CL1077自交后代中出现的一个变异材料,植...
- 张素梅
- 关键词:基因定位农艺性状
- 文献传递
- 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的发现及初步分析被引量:22
- 2007年
- 玉米杂交种CL1077中的矮秆突变体52333与5个高秆自交系进行杂交,对P1、P2、F1、F2、BC1和BC2群体株高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F1均表现为矮秆,没有显著差异;F2代矮株与高株的分离比为3∶1,杂种F1与高株自交系回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与矮秆突变体回交的后代全为矮株,证明该矮秆材料的矮秆性状受一对显性矮秆基因控制,且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对纯合矮秆植株及杂种F1芽期和苗期进行赤霉素处理,结果表明,此矮秆基因对赤霉素敏感,表明与以前报道的所有矮秆基因不同,此矮秆基因可能是一新的矮秆基因,并将此矮秆基因初步定名为D(t)。
- 张素梅刘凤军刘保申王立静董树亭
- 关键词:玉米矮秆基因突变体赤霉素
-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基因定位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6年
- 该文概述几种分子标记的特点,论述了DNA分子标记在玉米品质性状基因、产量性状基因、生育期和主要植株性状基因、抗性基因、育性基因等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 张素梅蒋玉宝刘保申
- 关键词:分子标记玉米基因定位
- 应用种子进行穿龙薯蓣组织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以穿龙薯蓣种子为外植体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2.0mg/L,最高出愈率为18.9%;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2.0mg/L,最高诱导率可达75.5%;最佳壮苗培养基为1/2MS+6-BA 1.0mg/L+KT1.0m g/L;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0.5mg/L+NAA0.5mg/L,诱导率最高达86.2%;最佳的炼苗基质为腐质土∶蛭石∶河沙=1∶1∶1,成活率最高达84.8%。
- 蒋玉宝张素梅张数鑫于元杰庞淑萍
- 关键词:穿龙薯蓣种子愈伤组织
- 穿龙薯蓣根的诱导和快繁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被引量:7
- 2007年
- 以穿龙薯蓣的丛生芽为材料,对根的诱导及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根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是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最高达76.7%;MS+0.2 mg/L NAA+0.5 mg/L IBA+0.2-0.5 mg/L PP333为根增殖的最佳培养基,60 d时增殖倍数超过93;快繁过程中根的生长形态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根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不显著,平均为0.21%
- 蒋玉宝张素梅于元杰
- 关键词:穿龙薯蓣薯蓣皂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