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维强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症
  • 6篇脂血症
  • 6篇高脂
  • 6篇高脂血
  • 6篇高脂血症
  • 4篇低密度脂蛋白
  • 4篇脂蛋白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受体
  • 3篇受体基因
  • 3篇受体基因多态...
  • 3篇微粒
  • 3篇微粒化
  • 3篇微粒化非诺贝...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非诺贝特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电集团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总参谋部

作者

  • 8篇张维强
  • 7篇秦树存
  • 6篇齐鹏
  • 5篇董振南
  • 3篇赵美玲
  • 3篇王士雯
  • 2篇林玉珍
  • 2篇李永昌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3篇1999
  • 5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血脂康调脂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Hinc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对血脂康调脂疗效的影响。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5.20mmol/L和(或)三酰甘油在2.00~5.65mmol/L之间者,共66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3例。根据LDLR基因HindⅡ酶切多态性分层比较血脂康和安慰剂的调脂疗效,发现血脂康组H1H1和H1H2基因型患者的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的有效率(TC和LDLC分别下降≥10%),均明显低于H2H2基因型者(P均<0.05);H1H1和H1H2基因型的TC或LDLC下降幅度亦均明显低于H2H2基因型者(TC依次平均下降17.1%、20.6%和29.0%,LDLC依次平均下降19.5%、25.0%和33.9%,P均<0.05)。说明具有h1等位基因的高脂血症患者对降低胆固醇治疗药物血脂康的反应较差,而h2等位基因反应较为敏感。安慰剂组未发现上述现象。提示LDLRHincⅡ酶切位点间接参与了人体内胆固醇代谢和(或)血脂康控制血清胆固醇的重要环节。
秦树存王士雯齐鹏张维强董振南
关键词:高脂血症LDLR脂类基因多态性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微粒化非诺贝特调脂疗效影响的研究
1999年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Hinc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对微粒化非诺贝特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血清总胆固醇(TC)≥5.20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00~5.65mmol/L之间者,共52例,随机分为药物组30例和安慰剂组22例。结果:根据LDLR基因HincⅡ酶切多态性分层比较微粒化非诺贝特和安慰剂的调脂疗效,发现药物组和安慰剂组三种基因型(H1H1、H1H2和H2H2)患者之间的TC、LDTC和TG下降的有效率(TC和LDLC下降分别≥10%,TG下降≥20%)无明显差异(P均>0.05);不同基因型之间的TC和LDLC下降幅度亦无显著差异(TC依次平均下降30.3、30.2和33.4%,LDLC依次平均下降28.0、29.1和31.8%,P均>0.05);对血清TG的观察结果亦是如此。说明具有不同LDLR等位基因不论对微粒化非诺贝特的降低血清TG作用,还是对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均无明显影响。结论:LDLRHincⅡ酶切位点不参与微粒化非诺贝特调整血清胆固醇和TG的作用。
秦树存王士雯齐鹏张维强董振南
关键词: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基因多态性调脂药
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被引量:2
1999年
张维强王士雯秦树存齐鹏
关键词: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LDLR血清胆固醇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8
1998年
血脂康作为国内一种富含明确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成分的调脂药物,经动物试验和临床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证实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1]。但尚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药物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及对老年患者的观察资料。为...
秦树存张维强齐鹏赵美玲赵美玲李永昌董振南方欣李永昌
关键词:老年人随机双盲试验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在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妇女高脂血症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关联的研究
张维强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高脂血症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1998年
目的了解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情况。方法随机选择血清总胆固醇(TC)≥5.20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在2.00~5.65mmol/L之间者共52例。年龄60~76岁 ,平均65.8岁。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16mmol/L者10例。33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 ,稳定性心胶痛)或脑血管疾病。排除半年内患有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做过重大手术者。分为药物组(每天200mg口服8周)和安慰剂组。结果服药4周末 ,非诺贝特组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TC_HDLC)/HDLC的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 ,且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或0.01)。8周末以上指标进一步下降 ,仍然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或0.01) ,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2.9 %,53.7 %,29.4 %和41 9 %。而血清HDLC两次观察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非诺贝特组服药4周后1例和安慰剂组服药8周后1例血清尿素氮为7.56~9.39mg/dl(高限7.5mg/dl)、非诺贝特组服药8周后1例和安慰剂组服药8周后1例血清肌酸激酶为133.2~258.41IU/L(高限130IU/L) ,但未出现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和血糖无明显变化。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具有降低TG、TC和LDLC以及升高HDLC作用 ,对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秦树存张维强齐鹏赵美玲董振南方品芳张锦林玉珍徐小曼李永昌方欣付蕾
关键词:微粒化非诺贝特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老年人耐受性
妇女冠心病的治疗现状被引量:2
1998年
妇女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反应与男性存有差异,静脉内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急性并发症及死亡率比男性高。因而在决定治疗措施时应考虑性别、体重和伴发疾病的影响。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选用合理溶栓措施;当行经皮冠脉成形术和冠脉搭桥术时除应考虑到与男性相同的手术前因素外,还应注意女性比男性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使妇女冠心病治疗措施的选择更合理,效果更明显。
张维强秦树存
关键词:妇女冠心病药物疗法血栓溶解冠状动脉成形
安慰剂对照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1998年
安慰剂对照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秦树存齐鹏张维强赵美玲董振南方品芳张锦林玉珍徐小曼李永昌方欣付蕾附表非诺贝特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mmol/L,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前后差数及差数百分比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TC非诺贝特组305...
秦树存齐鹏张维强赵美玲赵美玲方品芳董振南林玉珍徐小曼李永昌方欣林玉珍
关键词:高脂血症微粒化非诺贝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