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斌
- 作品数:90 被引量:4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层螺旋CT头颈联合CTA成像技术优化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头颈联合CTA最佳扫描技术方法。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31例头颈联合CTA成像,选用两种参数进行扫描:A组15例患者选用螺距为1、120mAs,扫描方向自主动脉弓至颅顶;B组16例患者选用螺距1.35、160mAs,扫描方向自颅顶至主动脉弓,其他参数相同。评估两种方法重建的血管像和血管的强化值。结果B组重建的图像优于A组,检测点颈动脉起始段,大脑中动脉强化值B组高于A组,直窦强化值B组低于A组。结论16层螺旋CT联合CTA成像时,采用螺距1.35,160mAs改变扫描方向的方法,可重建出更优质的血管图像。
- 刘玉涛彭秀斌杜中立陈海东毛俊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读片窗答案
- 2010年
- 王建明彭秀斌梁建超
- 关键词:读片窗肉眼血尿表面光滑活动度反跳痛
- MSCT一键去骨法对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一键去骨后处理血管成像技术对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脾动脉瘤患者MSCT常规腹部增强扫描,按是否行一键去骨后处理血管成像分成两组:A组为常规轴位图像;B组为常规轴位图像加一键去骨后处理图像。通过盲法采用?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动脉瘤的检出情况。测量所有动脉瘤瘤体横径及瘤颈宽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6例脾动脉瘤患者中单发10例,多发6例(共23个瘤体),18个呈囊袋状,5个呈梭形,其中6个瘤壁钙化,1个合并血栓形成。脾动脉瘤体横径与瘤颈宽度相关(r=0.731,P<0.001)。A组检出率为(34.78%,8/23),B组为(91.30%,21/2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SCT辅以一键去骨血管成像能显著提高脾动脉瘤的检出,对其筛查、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陈加源王建明彭秀斌陈海东毛俊
- 关键词:脾动脉动脉瘤
- 心包原发性滑膜肉瘤1例被引量:8
- 2009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一周"入院。一周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有咳嗽,无咳痰、心慌、发热等,需高枕卧位方可入睡。近几天症状加重伴胸骨后不适,自觉有低热。
- 王建明彭秀斌
- 关键词:滑膜肉瘤心包
- 16层螺旋CT颈部CTA低剂量减影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颈部CTA低剂量减影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28例患者行颈部CTA减影成像检查,平扫毫安量采用50 mas,增强扫描毫安量为16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将增强前后图像进行减影,去除骨结构,进行血管三维重建,与非减影三维重建图像相比较.结果 减影图像能整体显示颈动脉和椎动脉,18例清晰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10例因颈部移动,未能去除骨结构,成功率64%.重建时间减少5 min,平均增加患者辐射量3.90 mgy.结论 与常规颈部CTA相比,低剂量减影技术操作简单,稍增加辐射剂量便可以得到类似DSA血管减影图像.
- 刘玉涛陈海东黄楚昌彭秀斌杜中立毛俊
- 左侧腰部孤立性纤维瘤伴陈旧性血肿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女,14岁,因"发现左侧腰部肿物10余天"入院。专科检查:左侧腰部局部膨隆,皮肤颜色无异常,可触及一大小约9*7cm的包块,质地韧,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楚,无压痛。术前B超提示:左侧腰部囊实性块。
- 曹杰彭秀斌
- 关键词:腰部孤立性纤维瘤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编辑减影去骨技术在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编辑减影技术在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疑颈部动脉病变患者,行低剂量CT平扫和颈动脉CTA扫描,采用小剂量对比剂预注射技术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利用object editor后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减影去骨处理,完成颈动脉血管的去骨成像。结果:本组30例颈部动脉CTA共发现梭形动脉瘤4例,动脉局限性狭窄12例,钙化斑块共计71处。按骨骼完全去除、少许残留和残留明显等不同程度对图像进行评分(1~3),其中3分10例(33%),2分15例(50%),1分5例(17%)。结论:16层螺旋CT常规软件objecteditor能够快速、自动的去除颈部动脉CTA中的骨结构,直观、全面显示颈部血管,同时能快速去除充盈致密对比剂的头臂和上腔静脉影的干扰,并可选择性保留或除去血管壁钙化斑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海东毛俊彭秀斌杜中立孙放何虹
- 关键词:血管成像颈动脉
- 沙培林联合碘化油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沙培林联合碘化油乳剂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沙培林TACE治疗及常规TACE治疗,对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在治疗效果、肝功能、生存率上优于对照组,副作用两组大致相同。结论沙培林碘化油乳剂免疫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许卫国李鹤平黄癸卯彭秀斌陈加源程光森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奥马哈系统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通过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治疗护理干预的评估,制定完整的临床护理管理体系,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82例下肢ASO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奥马哈系统,并制定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术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下肢血管残余狭窄均<3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前Liker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神经-肌肉-骨骼功能、皮肤温度减低、皮肤溃疡坏死、精神健康、营养、睡眠、个人自理、药物治疗及家庭照顾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排便及泌尿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在下肢ASO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 杨俊史文风杨旸张爱连罗玲玲余娟彭秀斌
-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护理
- 肠系膜下动脉狭窄的腔内介入治疗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肠系膜血管疾病主要指肠系膜血管阻塞、狭窄或供血不足引起的肠壁营养障碍或运动障碍,从而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缺乏及时有效的诊断。肠系膜动脉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即使其中某支动脉出现慢性闭塞,其侧支血管亦有较强的代偿能力以维持正常血供。当血管狭窄闭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一般多以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多见,而肠系膜下动脉狭窄闭塞很少会引起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
- 冯星辉许卫国彭秀斌
-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