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波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两阶段ASBR处理厨余垃圾的实验研究及Na+对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
- 本实验采用两阶段ASBR工艺处理厨余垃圾,分别对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处理效果和不同工况进行实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在含固率为8%、HRT5d以及负荷为16gTS/L·d下(相对应产甲烷反应器工况为含固率为7...
- 徐剑波
- 关键词: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水解酸化垃圾处理
- 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落实"人才强国"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遵从"党管人才"原则,具体到高校人才建设中需要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必须将高层次人才建设始终置于高校人才优先发展的核心和主体地位。本文首先明确高层次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继而向国内外著名大学讨教高层次人才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并提出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 徐剑波朱晓岚陈露君付瑶瑶吴旦
- 关键词:人才强国人才强校党管人才
-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被引量:4
- 2020年
- 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力量。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大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归纳出“四位一体”模式,即搭建课堂内外双创新实践平台、实施项目式跨学科教学、构建系统化科教融合机制与创设“无墙化”国际教育环境。借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重点实践改革:推动全社会协同育人,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布局;构建多元互动平台,深化科教融合创新机制;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创新实践学习力。
- 徐剑波鲁佳铭蒋雅静
-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 一种污泥高效旋流除砂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高效旋流泥砂分离处理装置,包括筒体、铁栅栏、锥形体、筒底支撑架、切向进泥口、进泥管、排砂口、导流板、出泥管、出泥口和固定点。所述筒体的下部和锥形体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导流板固定于筒体中部腔内;所述进...
- 朱南文袁海平徐剑波叶彩虹寿宗奇古麟聂俊英王晓鹏
- 高校教师上岗培训的实践探索——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上岗培训的组织与实施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教师上岗培训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新教师上岗培训为例,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涵,进一步探索了上岗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 陈菡徐剑波
- 关键词:高校教师上岗培训课程设置
-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
- <正>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社会问题就是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满足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发达国家通用的最积极的办法、最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就是发展老龄产业。大力发展...
- 徐剑波朱晓岚傅瑶瑶
- 文献传递
- 一种污泥高效旋流除砂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高效旋流泥砂分离处理装置,包括筒体、铁栅栏、锥形体、筒底支撑架、切向进泥口、进泥管、排砂口、导流板、出泥管、出泥口和固定点。所述筒体的下部和锥形体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导流板固定于筒体中部腔内;所述进...
- 朱南文袁海平徐剑波叶彩虹寿宗奇谷麟聂俊英王晓鹏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挫折教育“生态化”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被引量:7
- 2020年
- 做好大学生挫折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生态化"理念,围绕自我挫折教育、学校挫折教育、家庭挫折教育及社会挫折教育四方面,着力构建大学生挫折教育创新管理模式,从挫折教育的创新格局、创新机制、创新目标上为该管理模式提供保障。这为目前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维,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同时,针对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的挫折教育"生态化"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表明该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抗挫力,取得良好效果,有力促进高校和谐稳定。
- 徐剑波鲁佳铭
-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
-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高度关注广大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青年教师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给予关心,提供支持,坚持"物质与精神"并重,"激励与约束"并举,"工作与生活"结合等做法。
- 付瑶瑶朱晓岚徐剑波张伟民吴旦
- 关键词:青年教师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 2024年
- 为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马陆亭从“世界百年变局大逻辑”“使命逻辑”“工作逻辑”三个方面谈论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张炜总结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经验和意义、研究分析“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强国轨迹,探索中国式“三位一体”协同融合的发展路径。贺祖斌谈的是坚持“六力”协同,分别是强化思政引领力,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强化人才竞争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科技支撑力,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强化社会协同力,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强化国际影响力,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卢景辉谈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担当作为,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在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中担当作为,围绕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作为。徐剑波谈到,通过明导向、提质量、强保障、塑生态“四位一体”建设理念,践行教育家精神,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 马陆亭张炜贺祖斌卢景辉徐剑波
- 关键词: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