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劲松
- 作品数:15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与城市化率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关于教育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有众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国内缺乏对农村教育与城市化率之间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年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与城市化率有关数据计量分析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利于城市化率的提高,从而验证了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
- 朱劲松
- 关键词:农村教育水平城市化率实证分析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的发展:基于户籍制度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在中部相对比较落后,这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落后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户籍制度实质是一种城乡隔离制度,它不仅是在地域上的隔离,更是在国民福利待遇上的隔离。这大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使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脱离。武汉城市圈的小城镇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有所创新:可以从整合城市圈人口中心数据库开始,逐步将小城镇与农村的户籍管理统一,再进一步将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统一,实行渐近式的改革。
- 朱劲松
-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武汉城市圈小城镇
- 农民工权益保护三方博弈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领域,农民工、企业、政府是利益相关体,通过三者之间完全信息下静态博弈分析,总结出13种博弈均衡。在这些均衡中,农民工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从而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政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存在政策悖论的情况下,政府在政策执行中需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增加农民务农收入,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增加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等等。政府在促进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工的市民化。
- 朱劲松
-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保护博弈论
- 试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自我养老模式选择被引量:30
- 2009年
-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将加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的我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本文结合对老年人存在的价值与老年人的需求的分析,认为自我养老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促进农村自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 朱劲松
-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自我养老
- “两型社会”建设下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引领新时代的工业革命,是人类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新能源的可再生性、生态友好性与无限性的特征,将有利于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和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十分契合的。鉴于人类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与能源危机,发展新能源是十分必要的,而新能源的成本特征显示发展新能源又是十分划算的。为了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国家和社会的资金投入,整合各种资源,结合国情和资源禀赋以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发展新能源产业。
- 朱劲松鲁德银
-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SOCIETY生态环境危机未来经济
- 中国农民和农民工的边缘化——基于农民工收入与数量等实证数据的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工数量、农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民工工资的历年统计数据,建立4个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会使农民工工资增加,农民工工资增加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城乡、工农政策。4个统计模型的结果显示出了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原理相悖的4个问题,且其中3个模型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因果积累循环。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总结出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农民群体的地位被边缘化并不断加强的结果。
- 朱劲松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收入
- 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工数量与农民收入:基于实证数据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工数量与农民收入之间相互关系,传统的经济学相关理论给出了解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统计数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推拉"理论在中国是适用的,但同时也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回归模型系数正负号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的解释不符。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群体的地位被边缘化并不断加强,这导致农民、农民工通过自身力量只能有限提高收入水平但无法有效缩减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果。
- 朱劲松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收入
-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途径:基于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4
- 2010年
-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城市占地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城郊大量的失地农民,这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群体。通过对有关第一手实证研究资料的综述表明征地这部分群体造成了不少经济与社会困难,对此研究人员也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文章在对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解决思路和土地征用制度变革的理论构想,这将有助于改善失地农民的弱势地位,并避免政府无谓的征地与寻租行为,进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实现政府与农民的双赢。
- 朱劲松陈浩
- 关键词:土地征用制度失地农民市民化
- 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模式战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强国,需要一支稳定且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农民工是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减少失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结合各种培训模式的优点以有效解决农民工培训中的资金流与信息流问题,从而促进农民工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
- 朱劲松
-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农民工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及模型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针对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国外经典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原因是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转变成为城市市民,而中国由于制度的约束,这个过程需要分成两步来完成。本文在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引入权益保护与家庭迁移因素,将托达罗模型分成两个阶段,从而完成"两阶段"转移理论的模型化构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民工"现象。
- 朱劲松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