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广欣

李广欣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北京总队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化疗
  • 4篇细胞
  • 3篇化疗治疗
  • 3篇肝癌
  • 2篇调强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栓塞
  • 2篇伽马刀
  • 2篇晚期
  • 2篇疗法
  • 2篇放疗
  • 2篇放射疗法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化疗

机构

  • 10篇武警北京总队
  • 5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10篇李广欣
  • 5篇黎功
  • 3篇张建忠
  • 2篇舒心
  • 2篇张钰
  • 1篇朱曦龄
  • 1篇谢环英
  • 1篇陈绍水
  • 1篇穆海玉
  • 1篇谢生智
  • 1篇汪治宇
  • 1篇宋宇
  • 1篇陈海英
  • 1篇刘长民
  • 1篇曲雅静
  • 1篇杨远游
  • 1篇徐丽君
  • 1篇苟苗苗
  • 1篇黄九宁
  • 1篇李士成

传媒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C-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诊断为中晚期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免疫细胞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YFRA211、SCC-Ag、CEA、CA125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8、CD56/CD3、CD16/CD3、Ig G、Ig M、Ig A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CD4/CD8降低(P<0.05);对照组外周血CD3、CD8、CD4、CD4/CD8、CD56/CD3、CD16/CD3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Ig G、Ig M、Ig A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8、CD56/CD3、CD16/CD3、Ig G、Ig M、Ig 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能提高中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
曲雅静李广欣徐丽君宋宇穆海玉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IMRT与γ刀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与伽马刀(γ刀)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03至2014-06武警总医院收治的PHC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行IMRT联合TACE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行γ刀联合TACE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2.98%(3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45%(27/4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AFP水平明显下降,而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7/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12/4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IMRT联合TACE术,伽马刀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毒物反应发生率,而且可以显著抑制血清AF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张钰陈绍水黎功刘长民李广欣
关键词:伽马刀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保肝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化疗相关性药物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异甘草酸镁单药组(A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单药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观察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血ALT、AST变化情况。结果入选病例81例,均可评价疗效。在治疗结束后,A、B、C三组ALT水平分别为(73.64±19.28)U/L、(76.46±15.34)U/L、(56.80±17.33)U/L,显著低于(P<0.05)治疗前水平的(125.35±22.63)U/L、(122.22±21.69)U/L、(130.38±21.97)U/L;AST水平分别为(79.88±20.15)U/L、(80.48±15.72)U/L、(61.97±16.63)U/L,显著低于(P<0.05)治疗前水平的(140.37±20.15)U/L、(138.21±25.61)U/L、(147.59±24.38)U/L;三组ALT、AST下降幅度分别为(45.98±10.81)U/L、(40.76±13.57)U/L、(73.63±13.01)U/L和(60.56±13.88)U/L、(57.46±17.16)U/L、(84.96±15.59)U/L,两两比较,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C组与A组、C组与B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药组(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相比,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降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血ALT、AST水平。
李广欣张钰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
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监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6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试验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升高,其中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73.5±5.6)%vs(64.8±5.8)%,P=0.041]和CD3+CD56+T淋巴细胞百分率[(16.1±1.6)%vs(4.2±0.8)%,P=0.011]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试验组的DCR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vs 63.3%,P=0.030)。试验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且毒副反应轻。结论:与单纯同步放化疗相比,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安全可靠。
舒心李广欣朱曦龄黎功甘泉汪治宇
关键词:食管癌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
索拉菲尼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适形放疔是原发性肝癌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疗后肝内、肝外转移率较高。索拉菲尼是目前肝癌治疗中惟一被证实有效的药物,可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索拉菲尼联合放疗,可提高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抑制血管生成、缓解肿瘤乏氧状态、使细胞周期同步化。索拉菲尼联合放疗,已进行了大量生物学研究,I、Ⅱ期临床试验也正在开展。
李广欣张建忠黎功
关键词:放射疗法肝肿瘤索拉菲尼
伽马刀治疗胆管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影响伽马刀治疗胆管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北京武警总医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63例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r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放疗前CA19-9水平、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体积、TNM分期为胆管癌γ-刀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血管受侵、TNM分期为胆管癌γ-刀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放疗前CA19-9≥156U/ml、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GTV≥98cc、TNM分期级别越高往往提示预后不佳。其中,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TNM分期为胆管癌γ-刀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王文颖杨远游赵雯李广欣李士成黎功
关键词:胆管癌伽马刀治疗生存率预后因素
调强放射治疗与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期肝癌临床对比67例
2015年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其致死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1];新发病例中发展中国家约占80%以上,我国占新发病例总数超过55%[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胆管细胞癌;其中HCC占75%~90%。早期小肝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根治,但对于中晚期肝癌,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式。
张建忠谢环英李广欣陈博昶黄九宁谢生智
关键词:调强放射动脉栓塞肝癌
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高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最佳给药模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重度化疗止吐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最佳给药模式。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帕洛诺司琼单次给药组(A组)、双次连续给药组(B组)和双次隔日给药组(C组),对患者化疗后止吐疗效、恶心控制程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入选病例204例,202例可评价疗效。接受以阿霉素或顺铂为主的化疗药物患者,三组急性期呕吐控制率差异无显著性(81.32%vs 82.35%vs 85.29%,P>0.05);延迟期呕吐的控制率方面,单次给药组与双次给药组间差异有显著性(57.58%vs72.06%,P<0.05),双次给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70.59%vs 73.53%,P>0.05)。化疗全期呕吐控制率方面,单次给药组与双次给药组间差异有显著性(54.55%vs 77.94%,P<0.05),双次隔日给药组较双次连续给药组控制率更高,但差异无显著性(73.53%vs 82.35%,P>0.05)。三组分别有18.18%、29.41%和29.41%患者出现轻度便秘、腹胀或头痛等不良反应,单次给药组与双次给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8.18%vs29.41%,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双次给药可以更好地控制化疗期间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且不良反应可控;与连续给药相比,采用隔日给药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恶心、呕吐控制率。
李广欣张钰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恶心呕吐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鼻腔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易误诊,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唯一预后不良因素,其临床症状与肿瘤浸润程度有关.该病的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建立在影像学基础上的Kadish分期是最主要的分期标准,其治疗模式已由传统的手术方法转变为手术联合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
李广欣舒心黎功苟苗苗
关键词:嗅神经神经母细胞瘤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的调强放疗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合并门静脉(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和(或)下腔静脉癌栓(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osis,IVTT)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41例PLC合并PVTT和(或)IVTT患者,放疗等效生物剂量(BED)48~94 Gy。观察其近期、远期疗效,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轻微,≥2级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及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9.3%、26.8%、14.6%。放疗后CR、PR、SD、PD者分别为29.3%、31.7%、39.0%和0,客观有效率61.0%。全组患者1年生存率34.1%,中位生存期11个月。单因素分析中Child-Pugh分级、治疗后AFP水平、治疗前胆碱酯酶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12、0.004、0.001)。结论:IMRT是治疗PLC合并PVT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广欣陈海英李景喆李锦毅张建忠朱露娟周洁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下腔静脉放射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