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 作品数:85 被引量:3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肝脏三期扫描,研究肝脏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75例怀疑或者已知肝脏肿瘤的患者行MSCT肝脏三期扫描,男性4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6岁,年龄范围24~77岁。其中肝细胞癌45例,血管瘤15例,腺瘤3例,肝转移癌12例,病理确诊51例(68%),其余24例(32%)经临床随访与治疗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通过病人肘静脉以3ml/s速度注射90~120ml含碘对比剂,在注射对比剂后25s、50s、90s开始扫描,获得相应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图像。所有数据采用1mm薄层重组,0.5mm薄层间距,然后传输到工作站进行VR、MIP图像重组。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血管成像和图像后处理,MSCT图像可清晰显示肿块和部分肿块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在肝动脉期,42例肝细胞癌病例清楚显示肿瘤血管及其供血动脉,其中20例DSA对照检查,MSCT图像分析结果与DSA相一致;9例动静脉瘘形成;门静脉期,16例显示门静脉癌栓,门静脉闭塞5例。在肝动脉期,14例肝血管瘤清楚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供血,与DSA所见一致,门静脉期均见其引流静脉及其小分支。3例腺瘤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均见其供血动脉。10例肝脏转移癌在肝动脉期见肿块边缘有细小供血动脉。结论:MS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利用VR和MIP相结合的成像方法可提供更详细的肝脏肿瘤的血管信息,尤其在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肿瘤侵犯血管方面,为肝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帮助。
- 李杨杜勇罗天友杨汉丰黄小华林杰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肝脏肿瘤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11例均接受超声检查,8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超声显示6例呈囊实性,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分解清楚; 5例呈实性,无包膜; 4例显示钙化;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有少量至中量血流。同时行CT检查的患者,CT平扫显示5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3例为实性,2例显示钙化,动脉期实性部分呈现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部分、壁结节及包膜进一步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影像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
- 李杨余进洪陈莉李兵张川陈丽君苟凌云刘晓玲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普勒超声
-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行超声、CT引导下经皮MWA治疗的HCC患者(共163个病灶,单个肿瘤最大直径≤5 cm,或2~3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的病例资料,统计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肿瘤进展率、肝内远处复发率、无复发生存率、总体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局部肿瘤进展、肝内远处复发及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接受MWA治疗术后1、2、3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10.2%、21.8%、31.2%;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8.2%、39.0%、51.9%;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9%、48.3%、29.7%;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3%、80.4%、67.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为局部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AFP≥400μg/L、肿瘤最大直径>3 cm、多发肿瘤为肝内远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hild-Pugh B级、肿瘤最大直径>3 cm、多发肿瘤为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MWA是治疗HCC的一种有效方法;肿瘤最大直径是局部肿瘤进展、肝内远处复发及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AFP≥400μg/L、多发肿瘤是肝内远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发肿瘤、Child-Pugh A级、肿瘤最大直径≤3 cm的HCC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 杨朝凤刘鑫李小英郭黎李杨
-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波消融疗效复发
- 不同MR成像方式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的评估
- 2021年
- 以射频消融为主的肝细胞癌消融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治疗后肿瘤残存和复发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所以消融后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MRI具有多参数、多序列、任意平面成像及多种功能成像方式,使其对肿瘤消融术后的评估更具优势。因此,本文就MRI常规平扫、MRI增强、DWI、DKI、PWI及MRS在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作出综述。
- 杨朝凤余进洪杜平杰(综述)李杨
-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磁共振成像
- CT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乙醇浓度监测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醇浓度监测在CT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测定不同浓度(10%-100%)乙醇CT扫描值;临床研究中,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2年8月单纯性肾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108例,甲组(40例)未作乙醇浓度监测,乙组(68例)肾囊肿硬化治疗时,监测囊内乙醇浓度变化使囊肿内液体CT值达到-210HU(为无水乙醇测得的CT值)。6个月后根据CT或超声复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研究中,CT值与乙醇浓度呈线性相关(r=-0.983,P〈0.05)。临床研究中,甲组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80.0%,乙组完全缓解56例,部分缓解12例,有效率100%,两组完全缓解与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显示CT值与乙醇浓度呈线性相关,CT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时.通过监测乙醇浓度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曾利川杜勇杨汉丰李杨徐晓雪任逢春孙凤牛翔科肖应权
- 关键词:肾囊肿乙醇介入放射学
- 基于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成为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放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安全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疗效更确切,彻底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模式。影像组学高通量地提取定量影像数据,捕捉人眼无法识别的潜在信息,全面反映肿瘤内部的异质性以无创预测肿瘤的分子分型及其微环境改变,对NSCLC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选择优势人群、评估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意义重大。本文就影像组学在NSCLC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李小英杨朝凤李杨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计算机断层扫描
- 16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评价横断位Couinaud肝脏分段法
-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肝门静脉和肝静脉成像技术评价横断位Couinaud肝脏分段法是否能准确运用到肝段解剖的划分.方法:选择100例行上腹部CT检查的正常人进行门静脉和肝静脉成像,采用VR、MIP三维成像的方式,观察门...
- 李杨杜勇杨汉丰黄小华
-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
- 文献传递
- 16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评价横断位Couinaud肝脏分段法
- 2008年
-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肝门静脉和肝静脉成像技术评价横断位Couinaud肝脏分段法是否能准确运用到肝段解剖的划分。方法选择100例行上腹部CT检查的正常人进行门静脉和肝静脉成像,采用VR、MIP三维成像的方式,观察门静脉和肝静脉分支情况及利用门静脉属支追踪法分析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关系。结果门静脉段级分支位于相应的肝段中,而肝静脉及其分支位于相应肝段间,肝静脉相邻各段门静脉分支可跨过肝静脉平面,肝段的分界不是简单的直线或者平面。结论传统的横断解剖Couinaud肝脏分段法存在一定缺陷,三维门静脉和肝静脉成像可以用于肝段解剖的划分,采用门静脉属支追踪法对肝段描述可能更有临床价值。
- 李杨杜勇杨汉丰黄小华
- 关键词:肝静脉
- 肝癌磁共振分子成像和成像靶点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肝细胞癌是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医学影像成像在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磁共振分子成像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重要诊断工具。本文介绍了分子成像的基本定义,并讨论了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的相关靶点。
- 杜平杰李杨
- 关键词:肝癌分子成像磁共振成像
-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的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指由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如退行性改变、终板损伤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目前对下腰痛的诊断评估仍缺乏有效的方法。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疼痛引起的脑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无创伤性评估疼痛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干预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脑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 朱丽李杨王朗刘川徐晓雪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功能磁共振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波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