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科伦

作品数:1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4篇固定术
  • 3篇盆骨
  • 3篇胫骨
  • 3篇外固定
  • 3篇外固定架
  • 3篇骨盆
  • 3篇骨盆骨折
  • 3篇骨盆外固定架
  • 3篇固定架
  • 3篇关节
  • 3篇儿童
  • 2篇平台骨折
  • 2篇胫骨平台
  • 2篇胫骨平台骨折
  • 2篇微创
  • 2篇微创内固定
  • 2篇内骨折
  • 2篇内固定
  • 2篇跟骨

机构

  • 9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李科伦
  • 9篇季滢瑶
  • 6篇黄忠胜
  • 5篇赵政
  • 5篇郑立程
  • 4篇郑钜晗
  • 4篇陈志豪
  • 4篇郑矩晗
  • 3篇倪建光
  • 3篇徐刚
  • 2篇吴纪奎
  • 2篇陈学文
  • 2篇赵政
  • 1篇滕红林
  • 1篇徐粲臻
  • 1篇田乃锋
  • 1篇郑巍
  • 1篇陈志豪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骨伤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浙江省中西医...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盆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21例。结果本组优10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有助于
李科伦徐刚季滢瑶郑矩晗
文献传递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初步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distal humeral plate,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男3例,女15例;年龄62~83岁,平均71.4岁。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1例,A3型3例,B1型2例,B2型2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3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或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DHP内固定,术后早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感染、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肘关节平均屈伸78°(10°~131°),屈曲113°(65°~134°),伸直25°(0~75°)。MEPS评分平均(92.2±9.6)分(65~100分),其中疼痛(42.5±5.8)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9.2±1.9)分(15~20分),稳定性(9.2±1.9)分(5~10分),日常功能(21.4±2.9)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季滢瑶郑立程黄忠胜李科伦赵政郑钜晗陈志豪倪建光
关键词:肱骨骨折肘关节
大龄儿童距骨颈骨折的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大龄儿童距骨颈骨折的诊治经验,为正确治疗大龄儿童距骨颈骨折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10例大龄儿童距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8~16岁,平均13.4岁;左侧4例,右侧6例。骨折根据改良Hawkins分型:Ⅰ型骨折3例,Ⅱ型骨折5例,Ⅲ型骨折2例。HawkinsI型骨折采取保守治疗,非负重石膏外固定6~8周,HawkinsⅡ、Ⅲ型骨折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15-68个月,平均23.5个月,随访时骨折均获愈合,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采用Hawkins评分:优5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为90.0%。发生切口皮缘表浅坏死1例,距骨体缺血性坏死2例,采用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恢复距骨的解剖关系是治疗儿童距骨颈骨折的关键,可靠的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个体状况、骨折类型等综合考虑:HawkinsⅠ型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HawkinsⅡ、Ⅲ型骨折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郑立程季滢瑶黄忠胜吴纪奎李科伦陈志豪赵政田乃锋
关键词:骨折距骨儿童
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2013年
2009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李科伦陈志豪陈学文赵政郑巍高晓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手术微创性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介绍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骨折,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13足),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14岁,平均8.7岁。骨折按Essex-Lopresti分型:舌型骨折5足,压缩型骨折8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4足。手术前后摄X线片,比较跟骨B觟hler角和Gissane角的恢复情况,疗效评价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71个月,平均35.9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创口愈合不良、坏死感染发生。术前B觟hler角为(19.7±5.3)°,术后为(32.6±3.7)°;术前Gissane角为(137.3±7.5)°,术后为(125.4±2.9)°,上述影像学测量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aryland评分92~100分,平均(96.3±2.4)分。结论: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软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黄忠胜赵政季滢瑶李科伦郑钜晗倪建光徐粲臻郑立程
关键词:跟骨骨折儿童
骨盆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21例。结果本组优10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有助于纠正休
李科伦徐刚季滢瑶郑矩晗
文献传递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种微创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种微创内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研究。方法采集18具成人防腐尸体胫骨平台标本,制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模型(Schatzker分型Ⅵ型)。分别用外侧LISS锁定钢板+后内侧重建钢板(LISS+RP)、外侧LISS锁定钢板+内侧三枚空心加压螺钉(LISS+CS)、单独外侧锁定钢板(LISS)固定,进行位移、轴向刚度的研究。结果 LISS+RP组和LISS+CS组生物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LISS组(P<0.05),而LISS+RP组和LISS+C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RP与LISS+CS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较合适的内固定方式。但对于皮肤挫伤、软组织肿胀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LISS+CS注重软组织和血供的保护,更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是目前最理想的微创内固定方式。
李科伦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生物力学
骨盆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21例。结果本组优10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有助于纠正休克,并且创伤小,可早期活动,减少卧床...
李科伦徐刚季滢瑶郑矩晗
关键词:骨盆骨折骨盆外固定架
文献传递
大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撬拨复位和切开复位等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并分析其疗效,总结适宜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39例42足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9足(均为Sanders Ⅰ型);撬拨复位治疗14足(SandersⅡ型10足,Sanders Ⅲ型4足);切开复位治疗19足(SandersⅡ型8足,Sanders Ⅲ型7足,Sanders Ⅳ型4足)。结果 随访15~73个月,平均36.2个月,随访时骨折均获愈合。手术组的B6hler角和Gissane角治疗前后比较分别是(17.6±6.3)°比(32.4±2.3)°和(137.9±11.6)°比(124.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Maryland评分,保守治疗优良率为100%,撬拨复位优良率为85.7%,切开复位优良率为84.2%,总体优良率为88.1%。结论 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个体状况、骨折类型等综合考虑。SandersⅠ型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外侧壁膨出不明显的SandersⅡ型骨折及软组织条件较差者,可选用撬拨复位;外侧壁膨出明显的SandersⅡ型骨折和复杂的SandersⅢ、Ⅳ型骨折,无手术禁忌者,宜选择切开复位。
季滢瑶黄忠胜李科伦赵政郑钜晗倪建光郑立程
关键词:骨折跟骨儿童
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置钉点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对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理想置钉点的进行影像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160例胫骨干骨折通过术前透视确定置钉点的位置,选择性地采用髌韧带内侧入路、髌韧带外侧入路或经髌韧带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髌韧带宽度为27~43mm,平均34.38±3.69mm。若将髌韧带依宽度划分3等份,42例的理想置钉点位于外侧区域,95例位于中间区域,23例位于内侧区域;若将髌韧带依宽度划分成内外侧2等份,则有90例的理想置钉点位于外侧区域,60例位于内侧区域。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85个月,平均39.3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6.3%,术后发生患侧膝关节疼痛共有29例(18.1%)。结论术前通过透视确定置钉点的位置,选择性地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是相当重要的准备工作。个体化的手术入路有利于髓内钉置钉点的显露,膝关节内结构损伤小,疗效可靠,并有效降低膝关节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
季滢瑶郑钜晗黄忠胜吴纪奎郑立程赵政李科伦陈志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