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香

作品数:98 被引量:1,023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针灸
  • 13篇针刺
  • 11篇针推
  • 10篇疗效
  • 9篇穴位
  • 8篇电针
  • 8篇配伍
  • 7篇中医
  • 7篇临床疗效
  • 6篇针刺疗
  • 6篇针刺疗法
  • 5篇选穴
  • 5篇张力平衡针法
  • 5篇针法
  • 5篇针灸疗法
  • 5篇平衡针
  • 5篇平衡针法
  • 5篇灸疗
  • 5篇灸疗法
  • 4篇针灸治疗

机构

  • 84篇湖南中医药大...
  • 67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市大足区...

作者

  • 98篇李金香
  • 40篇章薇
  • 38篇娄必丹
  • 18篇常小荣
  • 17篇石文英
  • 15篇刘密
  • 14篇黄洁
  • 11篇钟峰
  • 11篇胡莎
  • 10篇潘诗敏
  • 8篇罗容
  • 8篇刘智
  • 8篇李莹
  • 8篇张曦
  • 7篇潘江
  • 7篇陈成
  • 5篇余兆安
  • 5篇林华
  • 5篇曹越
  • 5篇何亚敏

传媒

  • 8篇中国针灸
  • 6篇国医论坛
  • 6篇湖南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中医药临床杂...
  • 4篇康复学报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湖南省针灸学...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中国康复
  • 2篇新中医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4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5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结合拔罐减肥4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减肥热潮正在逐步走向全民,运动减肥、抽脂减肥、药物减肥、节食减肥等治疗方法不一而论,治疗效果亦各有千秋。近年来,我们试用针刺拔罐结合的方法进行减肥的临床观察,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赵若谷李金香
关键词:减肥针刺拔罐
针推康数据标准化系统
本发明提供针推康数据标准化系统,涉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该针推康数据标准化系统,包括院内业务系统、标准化处理系统、平台层、应用层和展现层,数据清洗系统的输出端与针推康标准化数据中心的输入端连接,针推康标准化数据中心的输出...
章薇蒋小云李金香娄必丹钟峰李洪亮龙抗胜刘民权付昭桂盛军张耀婷
电针胃经三段组穴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血清GAS、MTL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胃经三段组穴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CNAG患者随机分为胃经三段组穴组(即四白、梁门、足三里)和常规腧穴组(即内关、中脘、足三里),两组各30例,均采用电针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症候积分,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并记录患者血清胃动素(GAS)、血清胃泌素(MTL)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两组总体疗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GAS、MTL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胃经三段组穴能有效改善CNAG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GAS、MTL的含量有关。
赵博峰李金香范凌燕章薇胡莎严洁
关键词:电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百会穴浅探
百会穴属于督脉,是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之交会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头顶正中.因其居巅顶之上,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百会穴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
周丽莎张罗琴李惊赢李金香
关键词:百会穴取穴方法
运用“五经配伍调气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运用"五经配伍调气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针刺选穴规律。方法:查阅古代相关文献,结合中医理论,分析探讨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调气法"的应用。结果:"五经配伍调气法"来源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按照五行生克助制规律,选穴配伍立足于本经本脏(腑),以五经腧穴为核心,突出基本病机及主病经脏(腑)的调治,有针五经、和五行、调治五脏气机之效;文献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病机关键是脏腑气机失调,故可用"五经配伍调气法"以治本病,实证者,疏肝理气以抑木调气,虚证者,健脾补气以培土调气。结论:"五经配伍调气法"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法亦可尝试用于其他因气机失调所致的消化系统疾病。
潘诗敏李金香李翠英李莹张曦陈魏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下肢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痉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法组(研究组)和传统针法组(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下肢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足下垂内翻程度、Fugl-Meyer及FIM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0d后,2组改良的Ashworth、下肢FMA及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CSI评分、足下垂及内翻角度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娄必丹章薇刘智李金香黄洁谭朝坚余兆安
关键词:脑卒中张力平衡针法
温针八髎穴结合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温针八髎穴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坦索罗辛,治疗组用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观察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膀胱残余尿量(PRU)、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PV)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均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八髎穴配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可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增大最大尿流率、改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减轻小便困难。
姚伟平李金香刘旺华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温针灸八髎穴对照治疗观察
《针灸大成》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探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针灸大成》广泛收集历代诸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通过探析明以前对委中穴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以期能为现代临床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指导。方法:系统整理《针灸大成》一书中与委中穴相关的所有条文,分别从腧穴定位、刺灸方法及临床运用3个方面对此穴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委中穴的腧穴定位与现代《经络腧穴学》第9版中所述定位相一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处;其刺灸方法包括刺法、灸法及放血疗法。委中穴的临床适应症主要分为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两个方面,其中内科疾病包括肢体经络疾病、气血津液疾病、脾胃疾病、肾系疾病,外科疾病包括皮肤病和脚气病。结论:委中穴的临床治疗范围广泛,可应用于内科、外科疾病,临证需根据患者病情正确辨病辨证组穴,搭配适宜的刺灸方法,灵活运用。
石天爱谢梦洲谢梦洲
关键词:委中穴针灸大成
四白穴的临床应用与机理研究概况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综述四白穴的理论、临床及机理研究概况。方法:以四白穴的理论源流、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进行文献检索,查阅并筛选近30年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四白穴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历代临床医家主要应用其治疗头面部、胆道及胃肠道疾病等,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信息传导、激素分泌、胃肠及胆道运动及基因表达角度,探求四白穴的临床作用机理。结论:四白穴临床涉及病症广泛,疗效确切,机理研究表明针刺四白穴可从多种途径调节机体功能,且其对胃的调控作用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其效应优于足三里穴。
张罗琴李金香潘诗敏
关键词:四白穴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被引量:146
2021年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性疾病,在中医学里属“中风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步增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康复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循证医学理念与方法制定的脑梗死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脑梗死中医康复操作技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指南从范围、术语、中西医诊断、康复评定、中医康复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对脑梗死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流程进行规范,旨在为临床医师/康复医师提供诊疗指导和参考。①诊断:分为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2部分,其中中医诊断包括辨病诊断和辨证诊断(中经络、中脏腑);西医诊断包括诊断依据、临床分期、临床病情程度量化分型。②康复评定:主要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等8个方面。③中医康复治疗:主要规定了脑梗死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传统功法、康复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诊疗技术。该指南可为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其他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康复科的康复从业人员进行脑梗死的中医康复治疗提供指导,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制定工作组章薇娄必丹李金香石文英刘小娟唐健陈成刘民权曹洋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中医康复辨证论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