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高峰

作品数:84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8篇马铃薯
  • 31篇选育
  • 30篇马铃薯新品种
  • 12篇栽培
  • 9篇淀粉
  • 8篇栽培技术
  • 8篇脱毒
  • 8篇种薯
  • 8篇块茎
  • 7篇马铃薯品种
  • 6篇杂交
  • 6篇陇薯8号
  • 6篇高淀粉
  • 5篇育种
  • 5篇脱毒种薯
  • 4篇薯块
  • 4篇品系
  • 4篇品种选育
  • 4篇马铃薯块茎
  • 4篇抗病

机构

  • 84篇甘肃省农业科...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庆阳市农业技...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庆阳市农业科...

作者

  • 84篇李高峰
  • 49篇李建武
  • 44篇王一航
  • 39篇张荣
  • 35篇文国宏
  • 29篇齐恩芳
  • 25篇贾小霞
  • 22篇马胜
  • 19篇郑永伟
  • 13篇李掌
  • 11篇陆立银
  • 10篇胡新元
  • 8篇曲亚英
  • 8篇何三信
  • 7篇吴雁斌
  • 6篇张武
  • 5篇谢奎忠
  • 5篇张峰
  • 3篇罗爱花
  • 3篇柳永强

传媒

  • 14篇甘肃农业科技
  • 14篇中国蔬菜
  • 10篇中国马铃薯
  • 7篇农业科技通讯
  • 6篇中国种业
  • 4篇核农学报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长江蔬菜
  • 1篇种子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栽培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栽培盆,涉及栽培技术领域,盆体的第一侧壁下方活动连接有盛土装置,盛土装置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盆体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挡雨装置,两个挡雨装置均连接有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挡雨装置,可...
白永杰李掌曲亚英郑永伟李建武贾小霞文国宏李高峰张荣王树林
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对产量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最佳种植密度有利于对不同叶型马铃薯品种的田间管理,而且在高产同时可以获得最佳产量组分。为研究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的相互关系,找到不同叶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选取株型直立的中晚熟代表品种Atlantic(叶上冲型)和甘农薯7号(叶平展型),固定行距70cm,设置30、25、20、15和10cm 5个株距,测定了植株性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块茎产量组分,并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2个品种性状差异以及植株性状和产量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田间鉴定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株高、节间距、披垂度和叶面积指数增加,茎粗、垂角和叶夹角降低,光合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但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降低。相对于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披垂值显著增加。株距为15~30cm时,2个品种种植密度的提高均可以显著增加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小区产量。结果表明,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在株距25cm、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在株距20cm时,植株冠层结构分布最佳,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较高,为最适种植密度。
段惠敏卢潇周晓洁李高峰文国宏王玉萍程李香张峰
关键词:马铃薯植株性状叶型种植密度
马铃薯块茎蒸制和烘焙后质地品质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选育不同加工用途的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块茎进行品种烹饪加工适宜性研究,以12份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大西洋和布尔班克分别作为蒸制和烘焙加工的对照品种,通过改变蒸制和烘焙的温度及时间,测定蒸制和烘焙后块茎的干物质、淀粉含量;分析加工后块茎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质地参数;评价加工后块茎色泽,分析块茎质地参数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对蒸制和烘焙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份品种(系)在蒸制加工后淀粉含量为50.76%~83.69%,干物质为15.77%~31.64%,硬度为936.65~12231.82 N,黏性为13.07~163.66,内聚性为0.07~0.14。110℃蒸制30 min后,以大西洋的质地参数(硬度7240.81 N,黏性53.23,内聚性0.07)为对照,甘农薯7号(硬度6978.40 N,黏性52.27,内聚性0.09)和H0916(硬度7629.74 N,黏性63.16,内聚性0.07)的质地参数与之相近。烘焙加工后12份品种(系)淀粉含量为46.12%~70.57%,干物质为18.49%~38.66%,硬度为1048.07~6997.73 N,黏性为11.25~91.88,内聚性为0.05~0.27。200℃烘焙50 min时,以布尔班克的质地参数(硬度3055.38N,黏性60.37,内聚性0.09)为对照,甘农薯7号质地参数(硬度2619.31 N,黏性63.11,内聚性0.09)与之相近,块茎表层褐变面积小。110℃蒸制30 min后,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0℃烘焙50 min后,硬度与干物质含量、黏性呈负相关,与内聚性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硬度,其方差贡献率为50.597%。在110℃蒸制30 min、200℃烘焙50 min时各品种(系)质构参数最接近理想品种布尔班克,块茎表层褐变程度低,是最佳的蒸制和烘焙加工条件。本研究筛选出甘农薯7号是理想的蒸制和烘焙品种,研究结果为选育质地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系)提供了依据。
邱振业段惠敏夏露露李高峰文国宏张峰
关键词:马铃薯色泽
超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8号特征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1品种来源 按照抗病、优质(淀粉含量22%以上)、高产的高淀粉育种目标,采用杂交育种技术,以油炸加工型品种大西洋为母本,以杂交创新资源材料L9705-9为父本组配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择,历时9年于2009年育成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8号(原代号L0206—6)。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李建武何三信
关键词:杂交育种技术高淀粉马铃薯栽培加工型品种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0号被引量:6
2013年
陇薯10号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5个,薯形整齐美观,商品薯率一般90%以上,抗晚疫病。薯块休眠期长,耐运输,耐贮藏,适合菜用鲜食。陇薯10号是1991年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引进的资源材料固薯83—33—1为母本,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李建武
关键词:马铃薯菜用型单株结薯商品薯率资源材料晚疫病
不同品系马铃薯块茎末端糖化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马铃薯块茎末端糖化会导致炸片炸条的糖化末端呈褐色,严重影响马铃薯油炸加工产品质量.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品系马铃薯块茎基部和顶部的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和淀粉含量,比较油炸加工后炸片色泽变化,分析不同品系马铃薯块茎末端糖化差异.结果表明,14个马铃薯品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末端糖化现象,其中以块茎基部淀粉含量较低而还原糖含量较高为主.除了品系0730-134和H0947,其余供试品系基部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系0730-211、1405-1、0730-156、0730-134和0726-205基部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4.18%、4.87%、18.55%、35.51%和33.48%.品系H0947、H2、0711-67和0726-205基部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6.86%、10.35%、6.95%和22.33%.对薯片色泽变化的分析表明,H2和G77的△E值比对照低44%和52%,0730-211的△E值无显著性差异,其余供试品系的△E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系0730-134和H0947和0730-211是无末端糖化并适合加工的品系.
王郁程鑫叶夕苗程李香李高峰文国宏王玉萍张峰
关键词:马铃薯还原糖游离氨基酸
陇薯系列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系)在北方一熟区产量表现与应用建议
2020年
通过陇薯系列几个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系)陇薯7号、陇薯9号、陇薯10号、陇薯14号、L1149-2、LZ111、L08104-12在北方一熟区新疆、黑龙江、甘肃的种植,分析了其产量表现及适应性,提出生产应用建议与同仁商榷.
陆立银胡新元李高峰张文伟杨雅萍黄天荣徐宁
马铃薯主要块茎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对马铃薯9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18个杂种无性一代的8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①8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超中亲优势的大小顺序为:烂薯率>块茎产量>结薯数>淀粉含量>单个块茎重>薯形>块茎外观>结薯习性;超高亲优势的排列顺序则为:结薯数>单个块茎重>块茎产量>块茎外观>烂薯率>淀粉含量>薯形>结薯习性。②品种P(2L0031-17)、P(4陇薯3号)、P(7L0218-38)、P(995D-P-8)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是理想的亲本材料。③组合P1×P4、P2×P9在淀粉含量、块茎产量等性状上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在马铃薯高淀粉育种中应选择高淀粉材料作为亲本之一,选配组合时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配置组合。
张荣王一航文国宏李高峰
关键词:马铃薯杂种优势配合力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9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11年
陇薯9号是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资源材料93-10-237为母本,以大同G-13-1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8d(天)左右。薯块扁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95%以上。薯块干物质含量26.18%,淀粉20.39%,粗蛋白2.840%,VC131.8mg·kg-1,还原糖0.201%。每667m2产量1944.0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李建武
关键词:马铃薯选育
甘肃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性状和环境鉴别力评价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为筛选甘肃省2018—2019年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区域试验中丰产、稳产和适应性强的品系,同时评价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本研究收集整理2018—2019年在甘肃省安定区、秦州区、渭源县、永昌县、临夏县、庄浪县6个试点种植的各育种单位育成的15个品系的产量数据,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模型(GGE)联合对产量进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评价品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环境的鉴别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系的产量在基因型效应(G)、环境效应(E)和互作效应(G×E)中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环境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其次是基因型效应,互作效应占比最小。AMMI分析结果显示,丰产稳产的品系是0730-185;品系凯薯2号、0730-156和0730-185在永昌县的适应性较好,庄薯8号在安定区的适应性较好,GN-99、W1在渭源县的适应性较好,GN-99、GN-122和W1在临夏县的适应性较好;AMMI环境的鉴别力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年的永昌县、2018年的安定区、2019年的临夏县等。GGE分析结果显示,丰产稳产的品系是GN-99;品系凯薯2号在永昌县的适应性最好,品系GN-122在渭源、安定区、秦州区、庄浪县、临夏县适应性最好;GGE环境的鉴别力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年的永昌县、2019年的临夏县、2019年的安定区等。利用AMMI模型和GGE模型共同对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产量数据联合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价并筛选优良品种。两种模型对基因型丰产性分析的准确性取决于其解释变异的大小,AMMI对基因型稳定性和环境鉴别力的分析优于GGE,GGE对基因型适应性分析优于AMMI。两种模型鉴定出高产稳产品种(系)有GN-99和0730-185;高适应性的品系试点组合有GN-122-临夏县、GN-122-庄浪县、GN-122-秦州区、GN-122-安定区、GN-122-渭源县、凯薯2号-永昌县;环境的鉴别力最好的两个
蒋彤晖叶夕苗余斌文国宏李高峰张峰
关键词:丰产性适应性鉴别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