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翠
- 作品数:29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ISBT组(37例)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ICBT组(28例)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常规近距离后装治疗,2组放疗期间均给予顺铂周疗增敏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差异和毒副反应。结果随访时间为12~45个月,随访率100%。ISBT组完全有效率CR+部分有效率PR 89.2%(33/37),ICBT组完全有效率CR+部分有效率PR 64.3%(18/28)。2组C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6,P=0.021)。1、2、3年局控率,ISBT组分别为83.7%、72.9%、43.2%,ICBT组分别为75.7%、57.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P=0.019)。1、2、3年生存率,ISBT组分别为86.5%、75.6%、43.2%,ICBT组分别为78.5%、60.7%、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8,P=0.029)。毒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2组分别为10.8%、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P=0.033);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2组分别为13.5%、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5,P=0.012)。结论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近距离后装治疗与体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传统腔内放射治疗相比有明显优势,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的特点,患者耐受性好。
- 杨文翠赵林赵凤菊任锦霞田晓刚王小龙
- 关键词:宫颈癌复发调强放射治疗
- MicroRNA-126通过靶向抑制EZH2增加胃癌SGC-790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增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通过转染miR-126模拟序列上调细胞内的miR-126水平,使用RT-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126上调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认miR-126与EZH2的靶向结合关系。在上调miR-126水平的同时,通过共转染pc DNA3.1-EZH2真核表达质粒提高细胞内的EZH2表达,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照射后胃癌细胞的活力及凋亡率的变化,从而评估EZH2过表达对miR-126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结果:上调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miR-126水平可以显著抑制EZH2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提示miR-126与EZH2的mRNA间存在直接靶向关系。与仅上调miR-126的细胞相比,上调miR-126水平的同时过表达EZH2水平,将导致照射后SGC-7901细胞的活力增加,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对EZH2靶向抑制是miR-126增强胃癌SGC-790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 田晓刚赵林张春林任锦霞赵凤菊杨文翠苟彩霞
- 关键词:胃癌
- MicroRNA-126与胃癌患者放化综合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microRNA-126与胃癌患者放化综合治疗疗效的关系及其对胃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1±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化综合治疗。收集患者的胃癌病理组织标本,同时于治疗结束时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国际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敏感组和非敏感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患者组织及血浆中microRNA-126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并转染microRNA-126 mimic;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分析microRNA-126 mimic转染对SGC-790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microRNA-126 mimic对SGC-790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根据RECIST,共28例患者对治疗敏感,32例患者对治疗不敏感。与敏感组患者相比,不敏感组患者血浆和胃癌组织中的microRNA-126相对水平较低,相对于敏感组的倍数分别为0.72±0.04和0.48±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RNA-126 mimic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SF_2值和D_0值减小(P<0.05),增敏比为1.74。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microRNA-126 mimic转染可以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并增加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较低的microRNA-126提示胃癌患者放化综合治疗疗效不佳;microRNA-126具有增加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
- 田晓刚赵林张春林任锦霞赵凤菊杨文翠苟彩霞
- 关键词:胃癌放疗放化综合治疗
- 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单药卡培他滨与XELOX方案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8年-2012年经病理诊断Ⅱ-Ⅲ期直肠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入组60例.A组入组30例,术前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治...
- 杨文翠赵林
- 206例瘢痕瘤放疗疗效观察
- 目的 瘢痕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效果欠佳。本文评价高能电子线治疗不同部位瘢痕瘤的疗效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瘢痕瘤治疗提高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 年1 月1 日-2014 年12 月31...
- 杨文翠赵林高力英
- 复发性直肠癌体外放疗并腔内放疗25例疗效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结合腔内高剂量率放射治疗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以体外照射和腔内高剂量后装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体外照射用6MV-X线,IMRT或3D-CRT,盆腔总剂量50~60Gy/5~6周,Ir...
- 张春林赵林王小虎罗莉安永伟田小刚杨文翠高力英
- 关键词:直肠癌体外放射治疗
-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联合宫颈病灶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ⅢC期宫颈癌采用淋巴结清扫术和延伸野根治性放疗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ⅢC期宫颈癌患者56例,26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病灶根治性放射治疗;30例直接采用延伸野根治性放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放射性并发症。结果:采用淋巴结清扫术组的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对比延伸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延伸野放疗组(P<0.05)。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和延伸野放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ⅢC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淋巴结清扫联合宫颈病灶根治性放射治疗近期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 杨文翠赵凤菊张骞文李小宁赵林
-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宫颈癌近期疗效
- 术后病理pT3-4N0M0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术后病理pT3-4N0M0胃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RCT)与单纯化疗(C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76例接受胃癌根治术(R0切除,D2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为pT3-4N0M0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其中31...
- 杨文翠赵林张春林
-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宫旁插植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腔内联合宫旁插植治疗(IC/ISBT)和腔内后装治疗(ICB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体外照射放疗(50 Gy/25 f)后肿瘤消退不明显且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CBT组和IC/ISBT组,每组50例。然后进行CT,将图像传至Oncentra Brachy Therapy计划系统,行靶区勾画,采用模拟退火逆向优化方式进行计划设计,比较ICBT组和IC/ISBT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复发或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ISBT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0%,高于ICBT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98.0%,高于ICBT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率为4.0%,低于ICBT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38.0%,与ICBT组的4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4.0%,低于ICBT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30.0%,与ICBT组的2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照射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宫旁控制率和近期疗效,且能够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文翠赵林田晓刚任锦霞罗莉安永伟张骞文
- 关键词: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近期疗效
-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BAG-1、MCM2表达及其与p16、HR-HPV的关系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SIL进展程度、p16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7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6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并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所有样本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BAG-1、MCM2及p16蛋白的阳性率在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组分别为5.6%(2/36)、2.8%(1/36)及0(0/36),在LSIL组分别为40.3%(31/77)、50.6%(39/77)及27.3%(21/77),在HSIL组分别为85.5%(59/69)、91.3%(63/69)及88.4%(61/69),HR-HPV感染率在三组中分别为25%(9/36)、63.6%(49/77)及92.8%(64/69),BAG-1、MCM2、p16阳性率及HR-HPV感染率均随SIL病变程度上升而增高(P均<0.05)。不管在LSIL组还是HSIL组,BAG-1、MCM2表达与p16表达、HR-HPV感染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BAG-1及MCM2表达与SIL病变程度、p16表达及HR-HPV感染状态呈正相关,它们可能参与了子宫颈SIL的发生、发展过程。
- 宋丽娟杨文翠狄晓鸿魏春燕戴银桥梁涛李晓琴
- 关键词:BAG-1MCM2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