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际平

作品数:55 被引量:425H指数:1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历史地理
  • 16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均田制
  • 6篇唐代
  • 6篇唐宋
  • 6篇出土
  • 5篇土地制度
  • 5篇契约
  • 5篇户籍
  • 5篇出土文书
  • 4篇宋代
  • 4篇吐鲁番出土
  • 4篇吐鲁番出土文...
  • 4篇吐鲁番文书
  • 4篇租佃
  • 3篇营田
  • 3篇隋唐
  • 3篇唐宋变革
  • 3篇内藤湖南
  • 3篇秦汉
  • 3篇汉简
  • 2篇敦煌吐鲁番文...

机构

  • 54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人民教育出版...

作者

  • 55篇杨际平
  • 2篇毛蕾
  • 1篇郑学檬
  • 1篇谢重光
  • 1篇耿虎
  • 1篇陈明光
  • 1篇李卿

传媒

  • 9篇中国社会经济...
  • 6篇历史研究
  • 5篇中国史研究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经济史研...
  • 4篇敦煌学辑刊
  • 2篇文史哲
  • 2篇中国农史
  • 2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史知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显甫集诸李开李鱼川史事考辨——兼论魏收所谓的太和十年前"唯立宗主督护被引量:7
2003年
李显甫开李鱼川当不早于皇兴元年(467)其父死时,迟于太和二十三年(499)。西山李鱼川在今尧山至河北隆尧县城之山谷谷地。李显甫迁柏人之前100多年,柏人已有诸李居住,为数可能还不少。李显甫迁柏人时,与其同时代的李氏族人多数并未随迁。李显甫并非嫡长子,且无袭爵之事,自然不可能成为宗法意义上的"宗主"。《魏书》本身所含的相关资料与出土文书说明北魏太和十年以前乡里机构仍在正常运转,当时并不具备"唯立宗主督护"的必要前提,因此不应将李显甫之为"宗主"与所谓的"宗主督护"联系起来。
杨际平李卿
关键词:三长制
论唐代手实、户籍、计帐三者的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有关手实、户籍、计帐的实证资料较多,从唐代手实、户籍、计帐的实际编成过程入手,更容易厘清手实、户籍、计帐三者的关系,并弥补《新唐书·食货志》与《唐会要·籍帐》相关记叙的缺陷,澄清其讹误。唐代户籍与计帐都是自下而上逐级编制的。里正所责的民户手实是造户籍的主要依据,计帐不是造籍依据。《新唐书·食货志》说的"……为乡帐",就是指乡司将各里基于民户手实的户籍稿粘连在一起(或重新抄录一遍),而成为乡户籍稿的这种行为,而不是说于手实、户籍之外还有一种名为"乡帐"的簿籍。乡里计帐的数据来自这种乡里户籍稿。唐代州县计帐统计的只是当年各类户口的数据,配来年课役则是尚书户部度支司的事。《新唐书·食货志》记籍帐制度脱漏了里正责民户自通手实这一重要环节;说州县计帐"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也不对,应据新复原的《唐令·赋役令》校正。《唐会要·籍帐》记:"开元十八年十一月敕:诸户籍三年一造,起正月上旬,县司责手实、计帐,赴州依式勘造。"也有重大遗漏与讹误。
杨际平
关键词:户籍计帐
麹氏高昌土地制度试探(下)被引量:1
1987年
三、(?)氏高昌时期的民田关于(?)氏高昌时期吏、民占田情况,目前虽未见类似西魏大统十三年登录各户家口田土情况的计帐户籍文书,但从一些计田承赋役文书尚可窥见其大概。
杨际平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土地制度高昌国均田制土地私有制蒲桃
唐五代“屯田”与“营田”的关系辨析被引量:11
1999年
在唐五代,“屯田”和“营田”是封建土地制度中两项重要内容。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学界长期争议不决。本文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分阶段理清了两者的关系,认为在唐前期,“营田”泛指经营土地,“屯田”是一种特殊的官营土地制度。唐后期至五代,出现户部营田务管领的营田,乃是与屯田并行的另一种官田系统。文章还否定了唐后期屯田转化为营田的说法。
杨际平
关键词:唐五代
吐鲁番出土唐代经济文书札记
1994年
吐鲁番出土唐代经济文书札记杨际平一、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所见之开元中括户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唐墓出土的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①有一段内容与开元中括户有关;(前略)101蒋化明年廿六102化明辩:被迥先是何州县人?得共郭林驱驴?仰答。但化明103先...
杨际平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契约文书租佃关系
宋代民田出租的地租形态研究被引量:8
1992年
宋代租佃关系十分发达。但在当时各类田土中,何种地租形态占主导地位,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一种颇看影响韵意见是:“对分制在宋代以及以后租佃制时期都占统治地位”,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与之密切相关。笔者以为,在宋代,无论是官田出租或是民田出租,定额租都古主导地位。关于宋代官田的地租形态,笔者已有专文论列,本文则着重探讨民田租佃中各种地租形态所占的比重。一、劳役地租与贷币地租都比较少见宋代一些地旷人稀、生产落后的山区,人身依附关系还很强。如钱若水《太宗皇帝实录》卷78至道二年(999)8月28日条记;“巴蜀民以财力相君,每富人家役属至数千户,小民岁输租庸。”《宋史》卷304《刘师道传》记:“川陕[峡]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如奴隶,家或数十户。
杨际平
关键词:出租地租宋代
论唐、五代所见的“一田二主”与永佃权被引量:4
2018年
学者普遍认为,自明中叶以后,永佃权和"一田两主"开始流行于东南地区,至清代和民国时期已蔓延全国。就当时所见资料而言,此论无疑言之成理。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十六国至唐代吐鲁番出土租佃契约文书的陆续刊布,以上结论就要修正。笔者发现,中唐《乾元二年(759)或上元二年(761)朱进明转租田土契》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田二主"租佃契实例。后周广顺三年(952),诏罢户部营田务时,首次从法律层面正式承认户部营田务原佃户对其所营田的永佃权。唐、五代"一田二主"与"永佃权"实例的出现,并非纯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背景,亦是其时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制度与契约租佃制度长足发展的结果和标志之一。
杨际平
关键词:永佃权
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2
2001年
敦煌社邑类型很多 ,最常见的有里巷社、渠社、互助社、佛社等。按阶级组织的社邑尚未见。绝大多数社邑与寺院的联系只是思想上 (信仰上 )的联系。燃灯社、行像社为燃灯、行像活动付出的人力、财物 ,应属社众的文化消费范畴。寺院上层与部分僧俗吏民之间诚然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但寺院上层剥削的对象是部分僧俗吏民 ,而不是“社” ,剥削的方式是出租田土、碾、油梁与放贷活动 ,而不是燃灯、行像等社邑活动。立社文书中所见的“义聚”是社邑的同义语 ,不是公共积累。
杨际平
关键词:僧俗寺院宋初唐末阶级财物
《中国监察制度史纲》评介
2005年
杨际平
关键词:监察制度社会历史史纲
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几个问题的再商榷被引量:3
2005年
笔者所说的“里巷社”只是泛指基层社会组织(如里、村、坊、巷等等)的官社。其时一些社邑既以“巷社”为名,论理就应以该巷全体人户组成为是。敦煌儒风坊西巷社有关互助活动的社条中,仍出现官社有关催驱赋役的内容,应与吐蕃时期赋役特别苛重有关。意识到这种阶级划分的存在,并自觉地按阶级进行结社,是很晚的事。至少说在唐宋时期尚未见这种结社。量化分析应遵循随机原则,在量化分析各种社邑活动频率时不应把某些“非实用文书”排除在外。
杨际平
关键词:官社历史研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