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彬

作品数:2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9篇网络
  • 8篇成瘾
  • 7篇海洛因
  • 7篇海洛因成瘾
  • 7篇海洛因成瘾者
  • 7篇成瘾者
  • 5篇冲动行为
  • 4篇前叶
  • 4篇网络效率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4篇脑震荡
  • 4篇记忆障碍
  • 4篇海洛因依赖
  • 4篇成像
  • 3篇游戏
  • 3篇伤患者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轻度

机构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合肥市第一人...
  • 2篇安徽省脑立体...

作者

  • 29篇林彬
  • 27篇钱若兵
  • 27篇傅先明
  • 26篇汪业汉
  • 25篇牛朝诗
  • 14篇张栋
  • 14篇夏春生
  • 12篇李顺利
  • 12篇彭楠
  • 9篇魏祥品
  • 6篇伊涛
  • 6篇胡文富
  • 5篇季学兵
  • 2篇李光照
  • 2篇韩晓鹏
  • 2篇张旭
  • 1篇吴旻
  • 1篇杨非
  • 1篇赵飞
  • 1篇刘向

传媒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经济学的研究进展
2010年
神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神经科学技术来研究经济决策及其机制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随着脑功能成像和脑电等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应用,近年来神经经济学的研究发展迅速。本文回顾了神经经济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该学科中博弈、信任、奖赏、合作和跨期决策等内容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神经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小结和展望。
林彬钱若兵傅先明
关键词:神经经济学博弈信任跨期选择
基于VBM方法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研究
钱若兵傅先明张栋夏春生李顺利彭楠林彬牛朝诗汪业汉
网络游戏成瘾者伏核功能连接静息态fMRI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Pd)分析网络游戏成瘾者与伏核存在功能连接的脑区,了解伏核功能异常在网络游戏成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网络游戏成瘾者和健康对照组各17例,扫描前上网玩耍自己喜欢的网络游戏,60min后突然中止网络使用,对被试的网络游戏渴求程度进行心理学测评;休息30min后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分别选取左、右侧伏核为感兴趣区进行脑功能连接分析,确定与双侧伏核有功能连接的脑区,并将激活程度与网络游戏渴求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内容的渴望程度、喜欢程度、再次上网的渴望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网络游戏成瘾组的伏核与前扣带回、中脑、海马功能连接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与前额叶、颞叶及枕叶功能连接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网络游戏成瘾者伏核与前额叶、前扣带回、中脑及海马的功能连接程度和网络游戏渴求程度存在相关性(r=0.70、0.76、0.65、0.79,P〈0.05)。结论网络游戏成瘾者伏核功能异常,提示伏核是网络游戏成瘾“奖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伏核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网络游戏成瘾的产生与维持。
钱若兵傅先明翁传波林彬牛朝诗汪业汉
关键词:网络游戏成瘾伏核
海洛因成瘾者错误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
2012年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错误加工过程中错误相关负波(ERN)与冲动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神经心理学试验范式,海洛因成瘾组(HA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HC组,20名)在执行爱荷华赌博任务(IGT)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描记,分析比较两组被试ERN的波幅和潜伏期,并与冲动性量表(BIS)-11的测评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HA组决策进程对净分数无影响,其BIS评分、选择“高频损失”纸牌次数[(75.2±7.6)分;(105.5±22.2)次]高于HC组[(64.3±8.4)分;(73.8±16.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9.24;均P〈0.05)。两组被试IGT中错误反馈后均出现明显的ERN波形,HA组ERN的波幅[(4.23±0.87)μV]低于HC组[(6.11±1.09)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P〈0.05),而两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组:(102.1±28.2)ms,HA组:(107.8±24.2)ms;t=-0.62,P=0.54];两组被试ERN波幅均与各自BIS评分呈负相关(HC组:r=-0.66,HA组:r=-0.78,均P〈0.05)。结论海洛因成瘾者错误加工能力下降,可能是产生及维持成瘾行为的原因之一,ERN可作为预测成瘾者冲动行为及错误加工能力的指标。
林彬钱若兵傅先明韩晓鹏张浩胡文富伊涛魏祥品牛朝诗汪业汉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诱发电位冲动行为神经心理学测验
海洛因成瘾者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的反应模式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自2010年7月至12月在安徽省戒毒康复中心自愿接受戒毒的海洛因成瘾者17例作为海洛因成瘾组(HA组),同期招募的志愿者1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2组被试分别执行爱荷华赌博任务(IGT)和风险决策任务(RGT),分析比较2组被试冲动行为控制和风险决策能力的差异。结果IGT中,决策进程对HA组的净分数无明显影响,但对HC组有明显影响(P〈0.05);HA组所选低频惩罚的纸牌数目与高频惩罚纸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C组二者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试选择低频惩罚与高频惩罚的纸牌数目差值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T中,HC组经历惩罚后风险选择频率明显下降,与经历惩罚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组却无明显下降(P〉0.05);HA组在奖赏后和惩罚后的风险选择频率均明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长期海洛因成瘾行为的表现,海洛因成瘾者存在冲动行为和风险决策障碍,这可能是成瘾行为产生和维持的原因之一。
林彬钱若兵傅先明季学兵魏祥品胡文富伊涛王昌新牛朝诗汪业汉
关键词:海洛因成瘾冲动行为前额叶
基于VBM和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方法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脑网络研究
张栋钱若兵傅先明夏春生李顺利彭楠林彬牛朝诗汪业汉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网络效率的变化研究
张旭钱若兵傅先明林彬张栋夏春生魏祥品牛朝诗汪业汉
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Nomogram模型构建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的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收治的75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照下肢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神经重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的Nomogram模型,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史、病程中有无脑疝以及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65岁、下肢肌力<3级、GCS评分<8分、下肢制动和有下肢深静脉穿刺以及血浆D-二聚体>0.5mg/L是神经重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年龄≥65岁、下肢肌力<3级、下肢制动和有下肢深静脉穿刺以及血浆D-二聚体>0.5mg/L为神经重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再以这些危险因素指标赋值后建立下肢DVT形成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其ROC显示AUC=0.831(95%CI:0.837~0.975,P<0.001),预测敏感度为82.9%,预测特异度为88.2%。结论建立于临床资料基础上的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简单、易于掌握,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对于临床神经重症患者发生DVT的预判、降低其发生风险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意义。
杨非王永意张开鹏林彬李光照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海洛因成瘾者冲动行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冲动行为的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特点。方法运用神经心理学试验范式,海洛因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在执行爱荷华赌博任务(IGT)时同步进行ERP脑电描记,数据采集后分析比较2组被试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并与冲动性量表(BIS-11)的测评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海洛因成瘾组BIS评分、选择“高频损失”纸牌次数[(75.12±12.49)分;(91.14±21.35)次]高于正常对照组[(66.54±8.61)分;(73.71±18.91)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被试在执行IGT时均出现明显的P300的波形,其中海洛因成瘾组P300的波幅、潜伏期[(4.92±1.14)μV;(293.43±36.21)ms]低于对照组[(7.65±1.59)μV;(332.68±40.15)ms],且与BIS评分呈负相关(r=-0.76,-0.52),差异及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S评分仅与P300波幅相关(P〈0.05)。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冲动行为P300的异常可反映成瘾者的冲动行为,海洛因成瘾者的较高冲动性行为可能是成瘾及复吸的原因之一。
林彬钱若兵傅先明胡文富伊涛牛朝诗汪业汉
关键词:海洛因成瘾事件相关电位P300冲动行为
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决策行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与冲动性决策行为相关的脑区功能定位,从决策行为角度来解释海洛因成瘾和复吸的神经机制。方法运用神经心理学实验范式,对海洛因成瘾组(HA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两组各20例。在执行爱荷华赌博任务(IGT)时同步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m)扫描,数据采集后使用SPM5软件进行分析,对与冲动性决策行为相关的脑区进行功能定位,并了解其功能变化。结果IGT的行为学结果发现,随决策次数递增,HC组被试的净分数逐渐提高,而HA组被试的净分数无增加(始终保持在-1—0)。fMRI发现两组被试执行1GT时右侧前额叶眶部(OFC)、右侧额叶背外侧部(DLPFC)、左侧前额叶腹内侧部(VMPFC)和前扣带回(ACC)均有激活;HA组的右侧OFC的激活程度强于HC组,但右侧DLPFC和左侧MPFC的激活强度低于HC组;同时HA组的右侧豆状核、右侧丘脑、右侧岛叶、海马、左侧尾状核亦出现激活。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在行为学上存在冲动性决策障碍,前额叶等冲动性决策行为相关的脑区存在功能异常,这可能是其成瘾行为的产生、维持和复吸的原因之一。
林彬钱若兵傅先明季学兵魏祥品牛朝诗汪业汉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冲动行为额叶前皮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