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兴娟

作品数:32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缺血
  • 7篇再灌注
  • 7篇脑缺血
  • 7篇灌注
  • 5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血管
  • 4篇预后
  • 4篇灶性
  • 4篇神经保护
  • 4篇神经功能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局灶
  • 4篇局灶性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神经功能缺损
  • 3篇神经元
  • 3篇缺损
  • 3篇人参
  • 3篇卒中

机构

  • 26篇南通大学
  • 6篇南通医学院附...
  • 2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32篇樊兴娟
  • 6篇姜正林
  • 6篇成亚琴
  • 6篇史加海
  • 5篇王国华
  • 4篇柯开富
  • 4篇高志伟
  • 4篇陈翔
  • 3篇施建生
  • 3篇张元媛
  • 3篇刘俊华
  • 2篇吴洪磊
  • 2篇朱建建
  • 2篇李霞
  • 2篇尤庆生
  • 2篇沈丽华
  • 2篇高福民
  • 2篇倪耀辉
  • 2篇张云峰
  • 1篇吴二兵

传媒

  • 7篇交通医学
  • 4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南通医学院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比灵治疗神经衰弱40例临床观察
2001年
在以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 40例神经衰弱病人 ,口服西比灵 5 mg,每晚 1次 ,共 4周 ,并与传统药物治疗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40例中显效 2 8例 (70 % ) ,有效 7例 (17.5 % ) ,无效 5例(12 .5 % )。对照组 40例中显效 19例 (47.5 % ) ,有效 8例 (2 0 .0 % ) ,无效 13例 (32 .5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因此 ,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神经衰弱 ,可获得更好疗效。
樊兴娟高志伟
关键词:西比灵神经衰弱阿米替林泰必利药物疗法
甘氨酸受体激动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5种甘氨酸受体激动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从中筛选出作用最佳的氨基酸。方法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牛磺酸组、L-丝氨酸组、甘氨酸组、β-丙氨酸组、L-α-丙氨酸组,每组10只。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时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2h后各组重复注射1次。所有动物于再灌注后24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各组中6只采用TTC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剩余4只用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5种甘氨酸受体激动剂中,牛磺酸组、L-丝氨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均P<0.01),减少脑梗死体积(均P<0.05),同时逆转脑缺血损伤侧顶叶皮质神经元的变性坏死与丢失;而其余氨基酸的神经保护作用不明显。结论5种甘氨酸受体激动剂中,L-丝氨酸、牛磺酸的抗脑缺血损伤效果最佳。
王国华姜正林李霞樊兴娟张云峰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0例入住NICU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63例(22.5%)发生SAP,其中23例(36.5%)发生于脑卒中72h内。SAP组与非SAP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脑卒中部位、意识状态评分、鼻饲治疗史、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胃黏膜保护剂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吸烟史、糖尿病、意识水平低、鼻饲治疗、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及预防性抗生素。
成亚琴陈翔樊兴娟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
就诊时间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功能预后的影响及其可能相关因素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查看19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记录和就诊时间,分为7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96 h组,排除从外院转入者。主要转归为依赖水平〔Barthel指数(BI)〕,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功能残疾(改良Rankin评分)。结果分析患者出院1年后与入院时BI差值发现,≤6 h组BI均值与≤72 h组、≤96 h组、>96 h组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37,0.035和0.005),其余各组无显著差异;分析患者出院1年后与入院时NIHSS评分差值发现:仅≤96 h组和>96 h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差异;分析患者出院1年后与入院时改良Rankin评分差值发现,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缩短患者就诊时间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各组6 h内和48 h内就诊患者BI、NIHSS和改良Rankin评分差值差异不明显,这可能与患者经济能力、病情轻重、受教育程度、脑卒中知识普及及患者依从性等相关,因此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做好脑卒中患者及家人对该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等的健康教育,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降低致残率起重要作用。
顾萍樊兴娟黄琳葛颂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就诊时间
多种诱导剂联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多种诱导剂联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rMSCs并进行体外培养,经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行CD44、CD45和CD90鉴定后,将传第3代的rMSCs用DMEM、0.1 mmol/Lβ-巯基乙醇(BME)和2%二甲基亚砜(DMSO)预诱导5 h后,给予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μg/L表皮生长因子(EGF)、10μg/L肌酸联合诱导7 d。应用荧光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对神经元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诱导后约80%rMSCs呈神经元样改变,神经元标志物阳性率分别是巢蛋白为(42.14±2.85)%、神经细丝蛋白为(17.13±1.03)%、β-微管蛋白-Ⅲ为(20.42±1.98)%、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为(39.97±2.34)%、微管结合蛋白-2为(39.30±1.72)%、胆碱乙酰转移酶为(21.30±1.83)%。结论多种诱导剂(BME、DMSO、bFGF、EGF和肌酸)联合可诱导约80%r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陈翔樊兴娟毛伟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人参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人参总皂苷对MCAO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Nissl染色法了解人参总皂苷的抗缺血损伤作用。结果:总皂甙20mg/kg和60mg/kg治疗组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后24h神经行为学评分,以20mg/kg效果更为显著。总皂甙20mg/kg和60mg/kg治疗组大鼠顶叶皮层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存活较多,其中以20mg/kg组神经元存活率最高。结论:人参总皂苷对MCAO后再灌注的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樊兴娟姜正林王国华柯开富
关键词:人参总皂苷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
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抗栓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析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行低剂量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120例,根据是否予以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n=56)和对照组(n=64),分析入组患者急性期的临床资料,随访30 d,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减分值、30 d改良Rankin(mRs)评分、30 d良好预后(mRs 2分)、再发脑梗死、其他栓塞事件、颅内外出血事件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抗凝组和对照组在NIHSS减分值、再发脑梗死(1.79%vs 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 mRs评分、30 d良好预后、颅内外出血事件及其他栓塞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抗凝治疗)分析显示,NIHSS减分值(OR=2.41,95%CI 1.30~3.51)、再发脑梗死(OR=0.10,95%CI 0.0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减分值(OR=39.87,95%CI 21.98~57.77)、再发脑梗死(OR=0.10,95%CI 0.01~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无症状性出血转化患者行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再发脑梗死风险,且不增加颅内外出血事件。
朱建建张爱萍施建生成亚琴张元媛樊兴娟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出血转化抗凝
小剂量白蛋白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小剂量白蛋白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6 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所有病人均应用 2 0 %甘露醇脱水治疗 ,脑细胞保护剂 ,保持水电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白蛋白 5g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连续 10天为 1疗程。治疗 15天和 30天后两组均复查CT。结果 :治疗组 30天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CT显示治疗组在 15天后血肿周围缺血水肿带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1) ,30天血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小剂量白蛋白结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施建生樊兴娟张云峰周纯
关键词:脑出血白蛋白
胸穿自动抽吸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胸穿自动抽吸装置,该胸穿自动抽吸装置包括:穿刺针,其特征在于,穿刺针上连接有液柱压强抽吸装置,液柱压强抽吸装置竖直设置,液柱压强抽吸装置低于穿刺针。本发明的胸穿自动抽吸装置,操作简便,节省人力,通过负压自动抽...
史加海高福民吴洪磊樊兴娟刘俊华尤庆生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脊髓损害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患者女,33岁.因渐感双足麻木、双下肢无力伴一过性排尿费力10余天于2002年1月16日拟诊 "SLE合并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收入院.7年前因发热、关节炎、颜面蝶形红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伴肾炎等表现,曾于我院确诊为SLE,出院后一直服用泼尼松(10mg/d)和(或)雷公藤(60mg/d)治疗.
樊兴娟顾永健吴二兵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脊髓损害并发症大剂量激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