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伟凡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膀胱
  • 4篇肿瘤
  • 3篇尿管
  • 3篇腺癌
  • 2篇直肠
  • 2篇上皮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外科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微转移
  • 2篇细胞
  • 2篇结石
  • 2篇膀胱肿瘤
  • 2篇CD105
  • 2篇CD146
  • 2篇CK20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机构

  • 11篇南昌大学第二...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江伟凡
  • 7篇孙光
  • 7篇刘晓强
  • 7篇史子敏
  • 5篇熊建华
  • 5篇习小庆
  • 4篇潘正跃
  • 4篇刘芳明
  • 4篇吴勇
  • 3篇鲁雄兵
  • 3篇洪正东
  • 3篇胡映波
  • 3篇胡红林
  • 3篇朱安义
  • 3篇王一
  • 3篇林双泉
  • 2篇李晨光
  • 2篇冯涛
  • 2篇张高峰
  • 2篇程城

传媒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CK20、CD105及CD146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清肿瘤标志物CK20、CD105和CD146的表达,探讨CK20、CD105和CD146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K20及CD105/CD146的表达情况。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及CD105/CD146的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CK20及CD105/CD14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CK20和CD105/CD146在膀胱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和48.0%,其表达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有无远处转移、肿瘤直径、病灶数量等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患者中有10例同时出现CK20及CD105/CD146阳性表达,两者的表达有相关性(χ2=4.276,r=0.281,P<0.05)。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CK20相比,阳性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CD105/CD146相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但阳性率仍有提高。结论CK20及CD105/CD146对于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CK20及CD105/CD146与单项检测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CK20及CD105/CD146可以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刘晓强江伟凡孙光
关键词:外周血CK20CD105CD146微转移
继发于结直肠的膀胱转移性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014年
目的:探讨继发于结直肠的膀胱转移性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2004年6月-2012年3月我们共收治的11例继发于结直肠的膀胱转移性腺癌的诊治结果。原发癌包括:直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4例,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多发癌1例。其中8例原发癌术后出现膀胱转移时间为6~50个月,平均20个月;3例同时发现原发病变及膀胱转移病变。结果:lO例患者接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为1~42个月,平均18.7个月。死于全身多发转移6例,从发现膀胱转移癌到死亡间隔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7.2个月,其余4例均仍在随访中。结论:继发于结直肠的膀胱转移性腺癌少见,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膀胱腺癌和继发于结直肠的膀胱转移性腺癌。
江伟凡史子敏习小庆熊建华刘晓强孙光
关键词:结直肠膀胱肿瘤继发性
SonixGPS影像穿刺定位系统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的早期经验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SonixGPS影像穿刺定位系统在PCNL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上尿路结石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3~72岁,平均43岁。患者术前均行KUB、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或)IVU等检查。其中1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合并尿路感染4例,术前给予积极抗炎治疗;孤立肾2例。。肾多发性结石7例,鹿角形结石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手术均采用全麻,取俯卧位,在SonixGPS影像穿刺定位系统的引导下,采用系统自带的16G穿刺针穿刺目标肾盏并扩张建立24F标准皮肾通道,置入肾镜后应用EMS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并吸出体外。结果本组1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并行一期碎石,手术时间30~115min,平均45min,经皮肾穿刺时间2~10min,平均4min。术中术后未出现大出血、肠道损伤、气胸等并发症。术后复查KUB,一期清石率为93%(14/15),1例有残余结石患者行ESWL治疗效果良好。结论SonixGPS影像穿刺定位系统在PCNL穿刺前可预判和设计穿刺路径及角度,穿刺中可精准地看到穿刺针在组织中的穿刺轨迹,实时记录针尖位置,及时调整穿刺针的角度与深度,缩短了经皮肾穿刺技术的学习曲线。
江伟凡吴勇邹高德胡红林鲁雄兵刘芳明黄红卫熊建华潘正跃习小庆史子敏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超声引导导航肾结石
阴茎海绵体上皮样肉瘤(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刘芳明史子敏吴勇胡映波朱安义林双泉洪正东江伟凡程城
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93例报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可疑前列腺癌病例共计93例,其中年龄位于18至88岁,平均年龄69....
林双泉罗仪洪正东胡红林江伟凡朱安义项明峰鲁雄兵胡映波吴勇邹高德黄红卫刘芳明熊建华潘正跃葛根习小庆史子敏
关键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
文献传递
原发性非脐尿管型膀胱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脐尿管型膀胱黏液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原发性非脐尿管型膀胱黏液腺癌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62(55~78)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8例,其中黏液血尿4例;体检发现1例。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发现膀胱肿物9例,取活检5例,病理报告均为膀胱黏液腺癌。肿瘤直径平均3.1(1.9~4.7)cm。手术治疗8例,其中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3例,TURBt1例。TURBt1例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再行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1例体弱患者未手术。结果9例病理报告均为原发性非脐尿管型膀胱黏液腺癌,病理分期T2a5例、T2b2例、T3a2例。病理分级高分化5例、中分化4例。9例平均随访16.5(3~60)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4例,1例未手术者随访4个月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行TURBt患者,再行根治术术后3个月死于肺转移;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者分别于术后9、11个月死于肿瘤转移。其余5例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非脐尿管型膀胱黏液腺癌少见,预后差。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复发或转移患者,配合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江伟凡孙光刘晓强郭战军王一杨宇明李晨光
关键词:膀胱肿瘤腺癌黏液
IME-FICC法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索一种早期发现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方法。方法选择患有膀胱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IME-FICC)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联合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方法(FCM)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CD105、CD146,并对比其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外周血CK20、CD105、CD14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CK20、CD105、CD146对预测膀胱癌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膀胱癌微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江伟凡熊建华
关键词:CK20CD105CD146
膀胱肠瘘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膀胱肠瘘的临床特点,提高膀胱肠瘘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接受手术,保守治疗1例。结果 10例患者随访3个月-10年,平均3.8年,1例失访。癌性患者8例,7例接受随访,1例术后4个月死于全身脏器功能衰竭,2例分别于术后18及25个月死于全身多发转移,1例术后2年死于心脏病,另外3例存活良好,仍在随访中。结肠憩室炎患者2例存活良好,仍在随访中。1例克罗恩病患者术后5年复发、再次手术后生存良好。结论膀胱肠瘘主要临床表现为粪尿、反复尿路感染、气尿等;常见病因有憩室炎、结肠直肠癌和克罗恩病等;CT、膀胱镜是主要的检查方法;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且常需多学科联合手术;预后与病因密切相关。
江伟凡史子敏习小庆潘正跃熊建华刘芳明刘晓强孙光
关键词:膀胱肠瘘外科手术
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探子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探子,包括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的一端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金属套管一体成型,所述金属套管的另一端设有针筒,所述针筒的顶端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针筒一体...
江伟凡
文献传递
膀胱转移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膀胱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2009年4月该院收治的10例膀胱转移癌患者的诊治结果。原发癌包括:直肠癌3例,宫颈癌2例,前列腺癌2例,乙状结肠癌1例,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多发癌1例,卵巢癌1例。其中8例原发癌术后出现膀胱转移时间为8~60个月,平均20个月,2例同时发现原发病灶及膀胱转移病变。7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未行手术治疗。7例接受针对原发病灶的化疗及放疗。2例原发癌为前列腺癌行内分泌治疗+放疗。结果9例患者接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15.7个月。死于全身多发转移5例,从发现原发癌到死亡间隔时间为20~66个月,平均37.0个月,从发现膀胱转移癌到死亡间隔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8.4个月。其余4例均仍在随访中。结论膀胱转移癌少见,预后差。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处理,术后配合针对原发病灶的化疗及放疗,可以缓解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江伟凡孙光刘晓强王一李晨光
关键词:膀胱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