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锡兵 作品数:78 被引量:42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离体培养和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2011年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Populus deltoids Bartr.×Populus ussuriensis Kom.)无性系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杂种无性系的离体培养及叶片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杂种无性系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种无性系茎段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min;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ZT0.5mg/L;MS+6-BA0.5mg/L+NAA0.05mg/L培养基可对不定芽实现增殖与复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0.3mg/L。5个杂种无性系中,无性系177的分化能力最强;叶片近轴面向上放置培养,其不定芽再生能力显著高于叶片近轴面向下放置培养;叶片、茎段及根段的分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叶片>茎段>根段。本研究优化了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的组织培养体系,为杂种无性系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郭斌 游阳 季乐翔 江锡兵 张志毅 安新民关键词:美洲黑杨 离体培养 不同甜柿砧穗组合根系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性状差异,可在形态学上揭示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及砧穗间互作,为甜柿嫁接砧木选择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7种1年生甜柿嫁接组合,3种2年生嫁接组合和3种2年生中间砧嫁接组合的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组合间存在差异性;同种砧木下(老鸦柿除外),嫁接‘次郎’或‘阳丰’的嫁接苗根系鲜质量、根系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优于嫁接‘太秋’或‘富有’的嫁接苗,表型性状综合评价结果也如此;除含水率外,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地上部分鲜质量与地上部分干质量是影响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的主导因子,株高和接穗直径则是影响这些根系表型性状的重要因子;山东产君迁子和浙江柿嫁接‘富有’的2年生嫁接苗根系有衰退迹象,利用‘次郎’作中间砧可明显改善其早期生根状况。[结论]研究结果初步反应了甜柿嫁接苗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且影响或与嫁接亲和性相关。砧木根系和接穗生长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利用‘次郎’作中间砧,或可改善浙江柿、山东产君迁子嫁接‘富有’不亲和。 汤丹 龚榜初 江锡兵 吴开云 徐阳关键词:甜柿 嫁接 根系 中间砧 柿果实脱涩及贮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2年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柿(Diospyros kaki L.)作为绿色功能保健型果品,其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了解柿果实脱涩机理及其易软化、难贮藏特征,对其脱涩、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综述了柿果实脱涩机理及方法、贮藏保鲜技术相关研究报道,并根据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柴雄 江锡兵 龚榜初关键词:脱涩 贮藏 保鲜 不同甜柿砧穗组合根系差异性研究 【目的】研究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差异,可在形态学上揭示接稳对砧木生根的影响及砧穗间互作,为甜柿嫁接砧木选择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甜柿27种1年生嫁接组合,3种... 汤丹 龚榜初 江锡兵 吴开云 徐阳关键词:甜柿 嫁接 根系 中间砧 文献传递 不同栗药模式中板栗产量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为筛选高效栗药种植模式,构建板栗-覆盆子、板栗-铁皮石斛、板栗-三叶青、板栗-白芨4种栗药种植模式,并进行板栗产量与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栗药模式单株板栗及栗仁产量分别比板栗纯林显著提高10%~40%与24.31%~71.10%。板栗-铁皮石斛、板栗-三叶青模式单栗质量比板栗纯林分别显著提高19.24%、10.79%,但板栗-覆盆子模式单栗质量只相当于板栗纯林的86.10%。去除栗壳影响,各栗药模式单栗仁质量增幅加大,其中板栗-三叶青模式单栗仁显著提高42.91%。栗仁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显著提升,栗仁磷、钾含量分别提高34.78%~81.62%、64.37%~82.30%;栗仁钙、镁元素含量分别提高135.64%~238.14%、36.54%~54.45%。而营养成分指标存在较大分化,栗仁可溶性总糖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反而显著低于板栗纯林,板栗-三叶青模式中栗仁淀粉含量比纯林提高3.51%。依据品质性状模糊分析,板栗-三叶青栗仁综合品质最佳,板栗-铁皮石斛模式栗仁综合品质反而低于板栗纯林。表明板栗-三叶青种植模式中板栗产量与品质表现最佳。 徐阳 龚榜初 江锡兵 胡卫滨 陈喜良 吴开云 孙维敏关键词:板栗产量 板栗品质 栗杂交F1代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为深入了解栗属植物种内、种间杂交F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规律,以及不同亲本遗传效应和配置方式对杂交F1代的影响,以锥栗种内、锥栗和板栗种间9个杂交组合235份F1代单株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32对高多态性栗属SSR标记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统计数据并进行遗传参数、分子方差、UPGMA聚类和PCA分析。结果表明:32对SSR引物在235个子代中共扩增出278个多态性位点,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8.69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基因遗传多样性(Hs)和基因流(Nm)平均值分别为1.3707、0.6574和1.5951,遗传分化系数(Fst)显示杂交F1代85.18%的变异存在于组合内;不同组合Shannon’s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8816~1.1317,显示其子代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子代遗传多样性水平受不同父、母本遗传效应以及亲本配置影响;分子方差分析表明栗杂交F1代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组合内(78.06%),与遗传分化系数结果较为一致;不同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显示,具有相同亲本的正反交组合C3和C5遗传距离最近,最先聚到一起,其次是具有相同母本或相同父本的组合,分别聚到一起;杂交子代PCA散点图进一步验证了杂交组合聚类分析结果,同一组合内或遗传距离较近的组合多数子代能聚到一起,同时,不同组合子代又存在交叉重叠现象,说明存在较为广泛的基因交流,且子代分离现象明显。 江锡兵 章平生 徐阳 吴聪连 张东北 龚榜初 吴开云 赖俊声关键词:板栗 锥栗 杂交子代 SSR标记 板栗果实褐变度与总酚和总黄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明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果实褐变度与总酚和总黄酮的相关性,基于此对板栗品种进行抗褐变评价,并筛选出抗褐变性较强的品种。【方法】以10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测色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烤制前后板栗仁褐变度、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内果皮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褐变度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板栗品种进行抗褐变综合评价,获得不同板栗品种抗褐变性评价模型。【结果】栗仁烤制前后子叶表层、子叶心部和子叶中部褐变度值(△L)差异均较大,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板栗子叶表层>子叶中层>子叶心部。板栗内种皮总酚含量(544.46 mg/g)和总黄酮含量(484.25 mg/g)均显著高于栗仁;子叶表层褐变度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3),与总黄酮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R=0.445),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R=0.411);权重系数最大的指标为褐变度(w=0.5143)。根据加权关联度可将105个板栗品种划分为3个等级,即抗褐变性极强,包括51个品种,加权关联度为0.9206~0.9723;抗褐变性较强,包括29个品种,加权关联度为0.8354~0.9098;抗褐变性弱,包括25个品种,加权关联度为0.7082~0.8267。【结论】板栗内果皮总酚含量与栗仁褐变密切相关,北方板栗抗褐变性强于南方,其中河北地区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东陵明珠’‘大板红’抗褐变性位居前三。 樊晓芸 郭素娟 李艳华 江锡兵关键词:板栗 褐变度 总酚 总黄酮 综合评价 杨树Genomic-SSR与EST-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6 2010年 利用16个杨树无性系对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SSR标记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enomic-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Shannon指数为1.0646、观测杂合度为0.4427、期望杂合度为0.5523;EST-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8、Shannon指数为0.6985、观测杂合度为0.2330、期望杂合度为0.46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EST-SSR相对Genomic-SSR能更精准地鉴别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标记多态性及基因型鉴别等方面EST-SSR与Genomic-SSR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性。通过对两种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为合理利用SSR标记进行物种遗传多样性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宋跃朋 江锡兵 张曼 王泽亮 薄文浩 安新民 张志毅关键词:杨树 GENOMIC-SSR EST-SSR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耐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测定其低温胁迫中多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杂种无性系SOD、POD和APX活性在低温胁迫中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电解质渗漏率、活性氧含量、CAT和GR活性保持逐渐升高的趋势。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其中DU146和DU147电解质渗漏率和活性氧含量最低,而5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最高,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而DU135和DU150电解质渗漏率和活性氧含量最高,而5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最低,表明其耐寒性差。 江锡兵 郭斌 宋跃朋 马开峰 安新民 张志毅 史志伟 徐兰丽 张有慧关键词:杨树 杂种无性系 耐寒性 柿果生理性病害顶腐病发病规律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2014年 以广西、山西、陕西、云南不同树龄的涩柿品种‘恭城水柿’、甜柿品种‘阳丰’和‘次郎’为材料,调查柿果顶腐病发生时期、病害症状及落果时间,柿果顶腐病与果园立地、树龄、树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柿果顶腐病发生在柿果膨大、转色期;发病部位在果实中上部;‘恭城水柿’和‘阳丰’柿果的病害始发部位是顶部果皮或少许皮下果肉,由外而内发病,而‘次郎’是内部果肉先发病,病害由内而外扩展。‘恭城水柿’、‘次郎’病果软化速度较快,‘阳丰’软化较慢,病果集中落果时间分别为症状初现后的15、20、35 d左右;树势弱的柿园发病重;‘恭城水柿’平地柿园较山地柿园发病重;‘次郎’、‘阳丰’病果率和树体结果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0.895;‘阳丰’、‘次郎’病果比一般健果大,树冠上层发病较下层重,外侧发病较内部重。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柿果顶腐病病因及制定防治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邓全恩 龚榜初 吴开云 丁榆 杨勇 陈学初 江锡兵 邱有尚关键词:生理性病害 顶腐病 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