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利

作品数:18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植被
  • 3篇植被覆盖
  • 3篇时间序列
  • 3篇气温
  • 3篇极端气温
  • 3篇NDVI
  • 3篇MODIS_...
  • 2篇生态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情景
  • 2篇情景分析
  • 2篇辽东半岛
  • 2篇毛细管
  • 2篇毛细管电泳
  • 2篇空间自相关
  • 2篇黄河三角洲
  • 2篇胶东半岛
  • 1篇登陆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烟...
  • 8篇江西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18篇王晓利
  • 10篇侯西勇
  • 4篇姜德娟
  • 2篇张春艳
  • 2篇汪海林
  • 2篇马大喜
  • 1篇刘昭华
  • 1篇李东
  • 1篇李晓炜
  • 1篇李东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湿地科学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东半岛大沽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被称为青岛市的"母亲河",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河川径流量急剧减少,河道断流形势严峻。基于1964—2008年大沽河3个水文站点(南村、产芝水库和尹府水库)的径流资料以及青岛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沽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年内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大沽河年径流存在明显的年代际特征,45 a间有一定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村站河道常出现全年断流现象;3个水文站均于60年代初发生了突变,而且尹府水库站的年径流还存在显著的准4 a的变化周期;南村站径流的季节特征及变化趋势均比较显著,年径流量的89.8%集中在汛期,汛期径流量及各月径流(除8—9月)在45 a间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非汛期径流变化趋势虽不明显,但其径流量自80年代以来大多年份为0;相对而言,产芝水库和尹府水库站径流的季节差异及趋势相对较小;由基准期(1964—1980年)到变化期(1981—2008年),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分别导致年径流量减少的比例为52.38%和47.62%,说明两者对径流的减少作用均比较显著,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并促使大沽河演变为季节性河流。
姜德娟王晓利
关键词:径流量突变胶东半岛
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被引量:58
2019年
基于1982—2014年GIMMS NDVI3g数据集,分析中国沿海地区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NDVI对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年尺度和月尺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及其子区域NDVI均呈上升趋势,且该趋势具有一定持续性;江南及其以南各子区域的NDVI高于江南以北,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NDVI下降较明显,而江南以北沿海地区NDVI多呈上升趋势。NDVI在东北沿海西部、华北和黄淮沿海各子区域与极端气温暖指数(暖昼日数和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多呈负相关,在其他沿海地区多呈正相关。NDVI与极端气温冷指数(冷昼日数和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在整个沿海地区基本呈负相关,且对冷指数的响应具有一定滞后性;江淮(含)以南各子区域的NDVI与气温日较差多呈正相关,以北基本呈负相关。NDVI在黄淮以北与极端降水之间一般呈正相关,在黄淮(含)以南和东北沿海中东部地区多呈负相关,黄淮(含)以北各子区域的NDVI对极端降水的滞后效应较明显。
王晓利王晓利
关键词:NDVI极端气温极端降水
基于RS和GIS的黄河三角洲主要人工地物时空特征分析
2022年
油井、风机和道路是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主要人工地物,明确其时空特征对保障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ndsat、SPOT、高分二号等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并建立2000年和2015年黄河三角洲主要人工地物分布数据集,使用核密度法、平均最近邻法、加权分析法、克里金插值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2000~2015年黄河三角洲人工地物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 2015年风机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呈现两大核心区为主、3个小集聚区为辅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 2000年和2015年油井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且存在时间变异特征,2000年油井呈现两大核心为主,团块成片分布为辅的空间分布格局,2015年油井呈现三大核心区为主、核心区周围油井呈鞍状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3) 2000~2015年黄河三角洲路网密度不断提高,空间集聚特征明显,路网密度高值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中部地区,并呈现向西部和南部扩散趋势。总的来说,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工地物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增长速度快,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通过识别和分析黄河三角洲人工地物及其时空特征,可为该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徐鹤侯西勇李东李东李东王晓利樊超
关键词:RSGIS黄河三角洲
免疫毛细管电泳分析检测醛类化合物对DNA甲基化的影响
<正>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RNA干扰等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密切相关,而DNA甲基化作为脊椎动物最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之一,对于哺乳动物胚胎的正常
王晓利汪海林
关键词:醛类化合物DNA甲基化
文献传递
中国沿海省区极端气温栅格数据集被引量:1
2019年
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快、经济发达,同时,该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1961–2014年中国156个地面气象站点日尺度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采用RClimDex模型计算了中国沿海省区(包括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台湾、南海诸岛和海域的数据暂缺)极端气温指数数据。极端气温指数包括16项内容: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暖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霜冻日数(FD0)、冰冻日数(ID0)、夏季日数(SU25)、热夜日数(TR20)、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TXx)、日最低气温的极高值(TNx)、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TXn)、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TNn)、暖持续日数(WSDI)、冷持续日数(CSDI)、生长季长度(GSL)以及气温日较差(DTR)。根据这些指数数据,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研发出中国沿海省区1961–2014年极端气温栅格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中国沿海省区16个极端气温1961–2014年多年平均值的栅格数据;(2)中国沿海省区16个极端气温1961–2014年间年际倾向率的栅格数据。该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8.934 km,数据集存储为.tif格式,32组文件,数据量为12.5 MB(压缩为1个文件,2.15 MB)。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学报》2017年第37卷第21期。
王晓利王晓利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东部地区海陆温差时空变化特征
2024年
海陆温差是海-陆间热力对比的重要表征,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基于2001—2021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数据,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地表温度、海表温度以及海陆温差的时空变化及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2001—2021年中国东部地区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0.34℃/10a和0.32℃/10a;夜间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的上升态势更突出;各季节中,冬季地表温度和夏季海表温度增幅最大,分别达0.45℃/10a和0.43℃/10a(P<0.05);空间上,中国东部地表温度总体呈南高北低的格局特征,海表温度则表现出从东北向西南递增、近岸低于远岸的特征。研究时段内,中国东部地区海陆温差通常为负值,海表温度总体高于地表温度,且离海岸线越近的缓冲区范围内海陆温差越小;100 km、200 km和300 km缓冲区范围内年际海陆温差总体呈减小趋势,其中100 km缓冲区范围内的降幅最大;各季节中,春季和冬季海陆温差呈减小趋势,夏季和秋季的呈增大趋势;空间上,以30°N为界,以北和以南区域的海陆温差分别呈减小和增大趋势。
董丽洁王晓利王晓利侯西勇
关键词:地表温度海表温度
高灵敏免疫毛细管电泳分析检测细胞内痕量苯并(a)芘-DNA加合物
<正>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毒性。苯并(α)芘(BaP)是多环芳烃中污染最广且致癌性最强的。经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B...
王智鑫王晓利尹瑞川冯峰汪海林
关键词:DNA加合物
文献传递
1961—2014年中国沿海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及区域差异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基于1961—2014年156个地面气象站日尺度的气温数据集,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累积距平、Pettitt检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及各子区域极端气温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冷指数和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夜指数的年际倾向率明显大于昼指数的年际倾向率;除相对指数、极高值指数和冷(暖)持续日数的多年均值在各子区域之间相差不大以外,霜冻日数、冰冻日数以及气温日较差的多年均值从北至南依次递减,与之相反,夏季日数、热夜日数、极端气温极低值指数以及生长季长度的多年均值则从北至南依次增加。各子区域极端气温指数年际间的主周期介于2—8 a,均无显著的年代际震荡周期;各子区域极端气温指数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980s和1990s期间,冷指数和极低值指数的突变时间稍早于暖指数和极高值指数的突变时间,突变后,极端暖事件和气温的极值事件进入多发阶段,极端冷事件进入相对少发的阶段;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高载荷的极端气温指数对日均气温和日最高(低)气温均有较好的指示性,这类极端指数两两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强,低载荷的极端气温指数对日均气温和日最高(低)气温的指示性相对较弱,与其他极端气温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较弱。
王晓利王晓利
关键词:极端气温
20世纪50年代以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基于1951—201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利用趋势分析、R/S分析以及周期分析等方法对近67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个数、频次、强度以及登陆位置等热带气旋活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近67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个数和频次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0.003个/a和0.008次/a,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未来一段时期热带气旋登陆个数、频次将呈缓慢增加趋势。(2) 6—10月是热带气旋发生和登陆的高频期,其中,8月份热带气旋的发生次数和登陆中国的次数均最多。(3)历年最低中心气压、平均中心气压均呈增加趋势,且最低中心气压通过了M-K显著性检验;热带气旋登陆强度总体呈减弱趋势,且未来一段时期将继续呈减弱趋势,但高强度热带气旋呈显著增加趋势。(4)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是热带气旋的主要登陆地;热带气旋的登陆位置呈向东、向北偏移趋势,且未来时期该偏移趋势仍将持续。利用热带气旋路径数据分析1951—2017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数量、强度等变化,旨在深入认识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及规律,为热带气旋的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工作等提供科学参考。
张春艳张春艳刘昭华侯西勇
关键词:热带气旋
基于RS与GIS技术的胶东半岛典型流域氮、磷营养盐输出模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土壤侵蚀以及水污染等现象频发,其中,水污染现象最为突出。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排污的不断加剧、农施化肥量的逐渐攀升、禽畜养殖业...
王晓利
关键词:GIS技术营养盐污染控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