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燕

作品数:26 被引量:52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护理
  • 4篇肠内
  • 4篇肠内营养
  • 3篇危重
  • 3篇危重病
  • 2篇血管
  • 2篇再喂养综合征
  • 2篇脏器
  • 2篇脏器功能
  • 2篇脏器功能衰竭
  • 2篇肾脏
  • 2篇肾脏替代
  • 2篇肾脏替代治疗
  • 2篇衰竭
  • 2篇通气
  • 2篇气管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综合征

机构

  • 2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卫生职业...

作者

  • 26篇王海燕
  • 5篇谢翠娥
  • 4篇赵建江
  • 4篇姚梅琪
  • 4篇胡亚玲
  • 3篇俞群
  • 2篇金仙妹
  • 2篇兰美娟
  • 2篇金静芬
  • 2篇曾妃
  • 1篇徐珏华
  • 1篇陈姝怡
  • 1篇姚金兰
  • 1篇张仲苗
  • 1篇陈井芳
  • 1篇封秀琴
  • 1篇方晓眉
  • 1篇黄兰兰
  • 1篇费素定
  • 1篇李红炎

传媒

  • 10篇护理与康复
  • 5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癫痫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华急危重症...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声门下冲洗引流在预防VAP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导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并探计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收入ICU需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二组,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接受声门下积液冲洗为引流组,采用普通气管导管为常规治疗组,定期从口咽部、声门下分泌物和下呼吸道获取细菌学样本,记录行机械通气的天数和发生VAP的病例数结果。常规治疗组VAP发病率为53.3%,平均发生时间8.4±3.0d积液引流组VAP发病率为25.7%,平均发生时间11.6±4.1d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声门下积液的仔在是引起机体发生VAP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行声门下积液冲洗引流可以明显减少VAP的发生率,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王海燕赵建江黄兰兰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
昏迷患者肛周及会阴外用珍珠粉防治湿疹的观察被引量:16
2009年
胡亚玲王海燕俞群赵建江
关键词:昏迷湿疹珍珠粉
1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持续脑室冲洗引流患者的护理被引量:4
2013年
开颅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脑组织直接暴露、破坏了血脑及血脑脊液屏障,容易出现术后感染,而且一旦出现感染,治疗复杂,常导致严重后果,是临床医生的棘手难题。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大多数抗生素难以到达感染部位或在颅内达到有效抗菌浓度,其死亡率在10.0%-15.0%,而严重感染死亡率可高达57.0%。2012年6月,我科收治1例脑外伤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在加强全身抗生素治疗、蛛网膜下隙穿刺、脑室置管引流后均无明显效果,最后脑室持续冲洗引流,并加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谢翠娥王海燕
关键词:颅内感染开颅术后血脑脊液屏障护理鲍曼不动杆菌
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防止血培养标本采集过程受污染,提高检验正确率。方法分析2005年6月至2005年12月血培养标本污染的相关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经2006年1月至2006年6月实施后评价效果。结果血培养标本污染的发生率从2.08%下降至0.5%。结论通过对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过程的步骤细化和程序改进,能有效降低血培养标本污染的发生率。
王海燕方晓眉俞群
关键词:血培养标本护理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2018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及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在临床中肾脏、皮肤黏膜、关节、肺部等脏器受损较多见。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以脱髓鞘反应为主,可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四肢瘫痪及呼吸机麻痹,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异常[1]。SLE病人并发GBS较为罕见,有一项对323例SLE病人的回顾性研究显示,185(57.3%)发生神经精神狼疮,其中2例发生GBS(0.6%)[2]。
倪远泉王海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
微量法血糖测定与己糖激酶法血糖测定结果比较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评估微量法血糖测定与己糖激酶法血糖测定结果的相关性 ,探讨临床护理中采用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方法用美国onetouchⅡ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血及用己糖激酶法测静脉血血糖浓度。结果微量法测定末梢血、微量法测定静脉血、己糖激酶法测定静脉血的结果分别为 10 .0 5± 4 .15mmol/L、10 .10± 4 .0 3mmol/L、9 6 4± 3.912mmol/L ,三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不同采血部位不影响血糖测定结果 。
王海燕俞群
关键词:微量法血糖测定己糖激酶法
ICU肠内营养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1
2021年
目的调查ICU肠内营养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7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4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再喂养综合征分为再喂养综合征组和非再喂养综合征组,分析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结果共130例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为3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风险评估量表2002评分(OR=5.504)、白蛋白浓度(OR=2.295)、前白蛋白浓度(OR=2.957)、是否有糖尿病史(OR=2.536)、喂养途径(OR=2.323)、肠内营养液温度(OR=2.271)、蛋白质摄入情况(OR=3.270)、热量摄入情况(OR=3.965)和喂养速度(OR=2.735)是ICU肠内营养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肠内营养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评估量表2002评分≥3分、低白蛋白浓度、低前白蛋白浓度、有糖尿病史、鼻肠管喂养、36~38℃的营养液温度、高蛋白质摄入、高热量摄入和喂养速度过快是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建议密切关注ICU肠内营养患者喂养情况,加强喂养护理,控制相关影响因素。
龙兴霞姚梅琪姚金兰王海燕
关键词:危重病肠内营养再喂养综合征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4
2006年
目的观察冲洗刮吸法加口灵涂擦及常规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2例分2组,对照组按口腔护理操作常规进行操作,试验组在口腔护理操作常规的基础上,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刮吸加口灵涂擦的方法操作,定期观察并记录发生口臭和口腔炎症的病例数。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8.00%,口腔炎症发生率为36.00%;试验组口臭发生率为1.92%,口腔炎症发生率为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洗刮吸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和口腔炎症中效果明显。
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
关键词:经口气管内插管口腔护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非计划性下机时间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0
2015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非计划性下机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行CRRT的53例患者,进行CRRT非计划性下机时间相关因素研究。结果 53例患者共行CRRT 367例次。其中因透析目标达到下机36例次,因自动出院、死亡下机17例次,因跨膜压过高、滤器凝血及各种报警非计划性下机314例次。非计划性下机的CRRT时间为(20.33±14.55)h,24h内下机225例次,占71.7%。有明确诱因的31例次,包括红细胞等血液制品输入11例次,股静脉双腔留置导管不完全阻塞15例次,操作不当5例次。其余283例次CRRT时间受抗凝方式、血小板值、机器型号、凝血酶原时间(PT)值的影响。结论 CRRT非计划性下机时间大多数在24h内,与是否体外循环抗凝、患者自身凝血状态及治疗机器型号有关,同时与护理操作密切相关。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CRRT操作,及时排除各种报警,避免体外循环凝血,保证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通畅。
费素定金静芬王海燕曾妃徐珏华陈井芳
关键词:肾替代治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的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1]。该病全年均可发病,高峰为5~10月份,潜伏期一般为7~14d,发病率为1.02/10万。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继发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而且病死率高。2013年5月,本院ICU收治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感染性休克、病毒性心肌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经积极救治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邬莹玉王海燕
关键词: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