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颈椎病前路多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病前路多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影像学变化。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167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33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资料纳入本次研究。33例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拍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比较分析手术前后Cobb角和相邻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以及术后颈椎手术节段Cobb角在动力位X线片上的变化。行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分析相邻节段退变骨赘形成情况及其与钛板长度的相关性,并用Epstein标准对手术结果行主观评价。结果 33例患者术后Cobb角和相邻节段ROM较术前明显增大。术后颈椎手术节段Cobb角在过屈及过伸位X片上变化不明显。骨赘形成与钛板是否偏长之间无相关性。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改善率为66.35%。患者主观评价结果优良率为75.76%。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多节段经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颈椎病,能有效改善颈椎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疗效良好;术后相邻节段可能退变;部分患者术后相邻节段有骨赘形成,但与钛板是否偏长无关。
- 张良王林王强申剑孙常太
- 关键词:颈椎颈椎病脊柱融合术
- 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治疗中平衡因素的分析
- 目的:通过对我院骨科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病人术前术后平衡因素的分析,结合患者的预后,初步总结平衡因素对老年脊柱侧弯病人治疗的意义,对于手术治疗中是否必要纠正脊柱侧弯,恢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平衡提出见解。
- 王英民申剑王林
- 关键词: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
- 肩关节的微创诊疗技术研究及推广
- 薛庆云黄公怡张耀南赵立连文良元王晓滨申剑王强孙常太石磊尹自龙王林
- 当今医学科学发展中,微创诊疗技术是发展的趋势,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肩关节疾患的微创诊疗技术在中国骨科领域发展滞后。大量的肩关节疾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传统肩关节手术方法切口大,软组织损伤多,严重地影响病人术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肩关节疾病微创治疗手术治疗方法
- 颗粒硫酸钙在腰椎后外侧融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07年
- 2005年1月~2005年7月,我们应用颗粒硫酸钙作为植骨扩充材料与自体减压骨混合行脊柱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吴刚孙常太申剑王强张良张启维
- 关键词:腰椎后外侧融合硫酸钙后外侧植骨腰椎管狭窄症
- 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
-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scoliosis,dS)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脊柱组采用选择性减压、矫形截骨(Spo)和长节...
- 张良王林王强申剑张启维孙常太
- 关键词:脊柱侧弯脊柱融合术退变性疾病老年
- 高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后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背景:股骨颈基底型骨折属于股骨颈骨折,同时又是囊外骨折,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由于发生率低故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比较分析高龄(7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差异。方法:1995年9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38例股骨颈基底型骨折患者,男12例,女26例;年龄70~91岁,平均79.4岁;全部患者均为外伤性新鲜骨折,其中16例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为一组,另22例选择内固定术为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1年运用Harris评分中部分项目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结合术后1年髋部正侧位X线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1年后生活自理、髋部疼痛及行走距离等方面较内固定组优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年后均未出现假体松动,而内固定组骨折均愈合。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近期效果较理想,具有以下优点:(1)术后可早期负重活动,较快恢复伤前活动能力;(2)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发生几率;(3)近期感觉及功能优于内固定。但同时股骨颈基底型骨折作为囊外骨折血供较好,骨折愈合率高,对于预期生存时间超过5年、骨质量较好的老年患者考虑行内固定治疗,可避免人工关节置换后期的磨损、松动及下沉。
- 申剑薛庆云文良元黄公怡
-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
-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27例老年人桡骨远端脆性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和了解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3月间,60岁以上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年龄61—83岁,平均68.7岁,男:3例,女:24例。骨折AO分类A型、B型及C型各9例,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1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6例,9例患者使用注射用硫酸钙作为骨缺损的填充,3例使用异体骨。随访时间3个月~77个月,平均25.9个月,用Dienst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分。结果除3例术后三个月骨折部分愈合外,其余骨折全部达到骨性愈合,评分结果为优5例、良12例、可3例、差7例,优良率为63%。主要并发症有手腕部疼痛、伸屈及旋转功能受限、握力下降,或残留腕部畸形。结论手术治疗是老年人桡骨远端移位骨折治疗的重要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术式及植骨材料,术后积极康复,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文良元勾涛张启维申剑纪权王永红关键黄公怡
- 关键词:老年骨折手术
-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保守治疗及骨折畸形愈合的具体原因,探讨避免或减轻骨折畸形愈合的对策。方法随访15例老年转子间骨折保守治疗病例,年龄75~101岁,平均88.8岁,骨折类型按Evens-Jensen分型,入院后因内科并存症或其他原因未手术而行骨折保守治疗,分别采取皮牵引、骨牵引、穿“丁”字鞋或仅卧床制动,定期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最终的活动功能。结果2例患者在人院后1~3个月死亡,骨折仅部分愈合,其余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15例患者中,4例ⅠA型骨折和严格骨折牵引的1例ⅡB型骨折未出现畸形愈合,其余患者未能严格固定和制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翻、短缩及外旋畸形,并影响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结论老年人转子间骨折后因身体或其他原因而未能手术的移位骨,在折保守治疗过程中,如不能很好地维持骨折位置并固定,会导致骨折移位加重及骨折畸形愈合,最终影响髋关节的功能。
- 文良元金祎申剑纪权张启维高凡黄公怡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愈合
- 导航技术在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 文章对包括自己平地摔伤、一般交通事故等,无其他合并伤患者,同期股骨颈骨折随机分成手术组和对照组。转子间骨折组与前期另一组手术患者资料对照。髋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手术治疗是首选,目前临床常采用微创技术治疗。60岁以下的股骨...
- 文良元纪泉赵立连申剑高新生蔡恒江薛庆云
- 关键词: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导航技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80岁以上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院内死亡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院内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2例80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并发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评分)、骨折部位、死亡原因,统计年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气分析、血肌酐、血红蛋白等各项检查指标。结果 7例入院后因全身情况迅速恶化未手术而死亡。排除了术后死亡的3例(去除手术影响因素),存活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发现ASA评级与病死率显著相关(P=0.019),患者并发肺炎、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45%都增加髋部骨折后的病死率(P=0.013,P=0.044,P=0.048,P=0.030),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的院内病死率与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老年谵妄和糖尿病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需注意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同时注意调整肾脏等器官的功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减少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 纪泉张良申剑王林文良元薛庆云
- 关键词:髋部骨折肺炎高龄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