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春
- 作品数:26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模糊逻辑的不确定知识处理(Ⅰ)─—模糊蕴涵的合理性被引量:6
- 1996年
- 本文从蕴涵悖论出发,分析了几种已有模糊蕴涵的合理性;定义了新的非单调的、次协调的、没有一般的蕴涵悖论的模糊择优蕴涵;通过比较这些模糊推理关系的性质与处理不确定知识的能力,说明了本文定义的模糊择优蕴涵能更好地处理不精确的、不断更新的、特别是不一致的知识.
- 程晓春刘叙华
- 关键词:模糊蕴涵模糊逻辑
- 基于模糊逻辑的不确定知识处理(Ⅱ)─—模糊逻辑的TABLEAU推理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基于TABLEAU方法,给出了模糊逻辑中一些至今缺少有效证明论的推理关系的证明论,也给出了作者提出的模糊择优蕴涵的判定过程.据此说明了Yager所给出的推理规则对其所讨论的模糊推理关系是不完备的.分析了本文对前提和结论分别构造TABLEAU推理树的方法在研究推理关系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直观语义和作为模糊Prolog的推理机所具有的优越性.
- 程晓春刘叙华
- 关键词:模糊蕴涵模糊逻辑
- 综合信息的多神经网系统应用于引擎故障诊断被引量:1
- 2000年
- 在数据层和决策层综合信息,采用多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诊断故障。通过对全互连、前馈、BP人工神经网的学习训练,可识别不同类型的故障;将诊断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对每个子任务训练相应的神经网,最后将多个神经网的结果综合起来,以提高系统性能。
- 程晓春余先川
- 关键词:信息综合引擎故障诊断飞机
- 模态逻辑D演绎过程的化简规则被引量:3
- 1995年
- 以分析模态逻辑中文字公式的极性为基础,将经典逻辑的Davis-putnam纯文字化简规则推广到了命题模态逻辑D系统的自动演绎中,并给出了一些刻划D逻辑自动演绎特征的化简规则,这些化简规则通过对公式、子公式和公式集的有效性(或不可满足性)的有条件的判断,进行证明过程的剪枝和化简,以提高D逻辑自动演绎的效率;这些化简规则都是依据公式(集)本身的结构特征,可用于D逻辑的任意一种推理实现系统,在机器上是容易实现的。
- 程晓春孙吉贵刘叙华
- 关键词:化简规则
- 一个基于Viola-Jones框架的面部识别算法的改进被引量:3
- 2005年
- 基于Viola-Jones框架的面部识别算法,提出使用矩形特征法进行特征值运算,采用感知器学习算法训练最佳特征,确定最佳阈值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速度较快,错误分类率较低,识别率较高,误识率较低.
- 宋艳辉王文永程晓春
- 关键词:面部识别识别率误识率
- 抽象和求精过程中用算子标识约束信息
- 本文研究抽象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针对一般的约束概念,给出基于高阶逻辑和类型理论的形式化描述.
- 程晓春欧阳丹彤
- 关键词:约束信息高阶逻辑
- 文献传递
- 基于格值逻辑比较概率逻辑和模糊逻辑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给出值域为布尔代数的格值逻辑的概率解释,相对于值域为含分界元分配格的模糊逻辑作比较,讨论了模糊逻辑和概率逻辑的密切关系和根本区别,并据此澄清了逻辑文献中关于这一问题的某些混淆.
- 程晓春
- 关键词:格值逻辑概率逻辑模糊逻辑知识表示
- 小波域Wiener滤波方法及其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理论的小波域Wiener滤波方法,并观察其在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中的降噪效果。方法:①小波域Wiener滤波方法介绍:时间域高分辨率功能磁共振图像常常带有大量噪声,并且其分布是不确定的,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理论的小波域Wiener滤波将不确定分布的一般噪声转换到小波域相互正交的不同尺度空间上,使其在同一尺度空间上为互不相关的附加高斯分布。应用小波削弱算法Wiener滤波分别在不同尺度空间上进行降噪,同时对同一尺度空间信号使用了稳健中位数法进行估计。②应用该方法分别对模拟数据(一方波加上随机噪声,主要是模拟实际的功能磁共振方波)和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结果:①模拟数据去噪前、后信噪比分别为68.987,78.529,表明降噪后信噪比明显提高;加噪声的混合数据、经小波处理后的数据与未加噪声的原数据很接近,附加的噪声得到了明显的抑制。②真实数据计算结果表明,经小波域Wiener滤波降噪以后,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提取信号,有助于识别新的有效激活区或排除伪激活区。结论:在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中应用小波域Wiener滤波方法降噪是有效的。
- 余先川程晓春丁国盛邹伟谈小生
- 关键词:多分辨率分析小波变换WIENER滤波功能磁共振
- 关于择优蕴涵的悖论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基于对蕴涵悖论的讨论,分析了已有非单调逻辑、次协调逻辑中择优蕴涵的合理性,发现由于这些择优蕴涵对结论缺少限制,从而不可避免地有蕴涵悖论.本文通过合理地增加对结论的限制,定义了没有一般的蕴涵悖论的、非单调的、次协调的择优蕴涵。
- 程晓春姜云飞
- 关键词:非单调逻辑次协调逻辑
- 从常识推理论科学知识的增长被引量:1
- 1996年
- M·Minsky、J.McCarthy提出:“知识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只有把相应的知识教给计算机,计算机才能表现出同人类一样的智能,完成类似的智能工作,知识就是力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从1965年开始,以美国E.Feigenbaum、E.Shorthliffe等为首,建造了世界上首批的专家系统.把不同领域的专家的知识存放到计算机中去,使计算机完成像医疗诊断、化学实验数据解释、地质勘探、股市预测等困难任务.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系统所取得的成功,使许多国家把它列入了政府的发展规划,如美国SDI计划、英国Alveg计划、法国UNI-KA计划、我国的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等.于是F.Machlup提出“知识是时代的黑金(石油)”,于是知识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财富的源泉.以知识工程为核心的智能产业在新时代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常识的表示和推理随着知识工程的崛起而显得日益重要.Mc-Carthy指出,人工智能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常识和推理.常识的特点是有不精确、不完全和不一致性.常识推理的特点之一是模糊性:人们可利用不精确的知识合理地推理.常识推理的特点之二是非单调性:智能系统在知识不全面时能根据缺省知识得到当前较合理的结论,当增加新知识时,能取消以前的相对不合理的结论,这符合人的认知过程.Minsky指出,使用经典逻辑。
- 程晓春
- 关键词:常识推理非单调推理人工智能系统模糊推理逻辑实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