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志刚
- 作品数:48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印度库塔卡详解及其与大衍总数术比较新探被引量:1
- 2019年
- 古代印度数学中的"库塔卡"既指一次不定问题,又指解决此类问题时的一套算法。自从它出现于5世纪《阿耶波多历算书》之后,一直是印度数学研究的主要论题之一。通过研读梵语原典,在说明库塔卡的产生、发展、特点和有效性之后,将它与中算大衍总数术做比较,确认后者的关键部分大衍求一术与库塔卡的互除原理、迭代计算和数字阵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大衍求一术问题其实是特殊类型的库塔卡,库塔卡的解题能力实际等同于大衍总数术。然而,库塔卡与大衍总数术在算法结构和历史发展上都有较大差异,并且由于库塔卡有一套约化和联立规则,加上印度数学家能熟练使用0和负数进行计算,因此在处理同余问题上库塔卡较大衍总数术要更为简单快捷。
- 吕鹏纪志刚
- 《同文算指·叠借互征》内容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克拉维乌斯的《实用数学概论》是16世纪欧洲实用数学知识的集合,在创作之初即有为世俗阶层提供帮助的目的;而《算法统宗》也是对当时中国数学的汇编整理,尤以珠算等内容而广为流传。这两部东西方实用数学代表作恰好被李之藻所编译的《同文算指》"骈附"其中。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对16世纪末东西方数学的原始样本,同时也使我们有机会窥见时人对数学传播的贡献与观念。本文尝试通过考察《同文算指》"叠借互征"章中所载算题,探讨这一时期东西方数学的优劣长短,推测译者的心态。
- 才静滢纪志刚
- 关键词:《算法统宗》李之藻
- 一元五次方程求解的往事和近闻
- 寻求一元五次方程的根式解曾困扰数学家三百余年,阿贝尔和伽罗瓦的工作证明了一般一元五次方程没有根式解。1930年华罗庚《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一文,是对试图推翻阿贝尔和伽罗瓦证明的一种反驳,也是华罗庚...
- 祝涛纪志刚
- 关键词:阿贝尔伽罗瓦
- 文献传递
- “几何之理”与“几何之用”:利玛窦“数学观”的历史探源被引量:4
- 2015年
- 明末由利玛窦所主导的西方数学的引入,开启了中西两种异质数学思想碰撞与交融的历史。本文将利玛窦所著《译几何原本引》与克拉维乌斯1574年版《原本》的《导言》内容进行比对,发现两篇文本内容相关,利玛窦的数学观可以溯源到乃师克拉维乌斯。利玛窦引用并拓展了克拉维乌斯论述"几何之用"的部分,在"几何之理"方面却遮蔽了克拉维乌斯所持有的柏拉图哲学色彩的先验观点,转而采纳中国传统的"格物穷理"学说。利玛窦"数学观"的继承与变异与其所秉持的"易佛补儒"传教策略有关。
- 王宏晨纪志刚
- 关键词:利玛窦数学观
- 让文化架起沟通数学的桥梁——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文化》的课程建设被引量:4
- 2012年
-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课程设置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与逻辑4大领域,并指明数学类通识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纪志刚
- 关键词:数学文化通识教育
- 梅文鼎与《欧罗巴西镜录》被引量:2
- 2019年
- 《欧罗巴西镜录》是明末清初介绍西方笔算的一部著作.梅文鼎偶得此书,认真研读,并为之订注.通过对梅文鼎订注的探讨,并与其所著《笔算》《少广拾遗》做比对,分析梅文鼎对《欧罗巴西镜录》的理解,发现梅氏著作中吸收了《欧罗巴西镜录》中的知识,体现在梅氏对开乘方表、初商表做了扩展,在乘除法中吸收了西算的定位法.结果揭示了梅文鼎对西方数学知识的吸收过程,从新的视角探析梅文鼎的数学思想来源.
- 何磊纪志刚
- 从“古为今用”到“丝路精神”: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1
- 2021年
-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学主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吴文俊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是"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因此,"古为今用""古证复原""两种主流"和"丝路精神"构成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核心要素,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伟大旗帜。
- 田春芝纪志刚
- 关键词:古为今用
- 《测量法义》在中国:翻译、传播与发展
- 2017年
- 通过对《测量法义》的综合性考察和探讨,认为该书共有7个版本流传下来,其内容与李之藻翻译的《勾股测望图说》同出一源,共包含测高和望远两类15道算题,涉及5种测望工具,矩度测望是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解读和比较该书内容,认为中西方测望术的差异正是源于对直影和倒影互变原理的应用,从而催化了矩度这一测望工具的诞生,并影响到我国测望知识的传播与发展。该书发行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引发了中算家们的广泛讨论,其中徐光启、李之藻、陈荩谟等明末学者对其改造较大创见较多,毛宗旦、陈訏、黄百家、屠文漪等清代算家则更多是传承和改良了这一类矩度知识。
- 姚妙峰纪志刚
- 关键词:利玛窦
- 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的文化阐释被引量:2
- 2017年
- 1607年汉译《几何原本》(前六卷)的问世开启了东西方数学交流的新纪元。《几何原本》是西方公理化数学的典范,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则完全是一种陌生的"异域文化"。为了帮助中国学者理解《几何原本》的意义和价值,利玛窦写下一篇长长的"导言"《译几何原本引》。在"导言"中,利玛窦阐明"几何之理"有助于"明达物理","几何之用"可为国家建功立业,"几何之学"更关乎社稷安危。在"导言"中,利玛窦充满深情地讲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其业师"丁先生"的感人故事,从而唤起了明末清初中国学者对《几何原本》的巨大热情。
- 纪志刚
- 关键词:《几何原本》利玛窦
- 当毕加索遇上爱因斯坦
- 2005年
- 这并不是一个古怪的题目。1904年,毕加索和爱因斯坦在巴黎的一家小酒馆中相遇,他们以其充满智慧、幽默的语言,热烈地讨论着“美”、“物理”、“欲望”、“相对性”和“新世界”。翌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三年后,毕加索则以《亚威农少女》震撼世界画坛。……不过,上面的描述只是剧作家斯提夫·马田(Steve Matin)幽默话剧《毕加索遇上爱因斯坦》
- 纪志刚
- 关键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相对性相遇